新课标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微探

  • 来源:教学与研究
  • 关键字:新课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 发布时间:2022-07-25 16:31

  摘要:随着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语文阅读教学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如果想要获得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要充分的认知孩子们的学习特点和规律,因此,开展教学的时候应该多寻找一些好的教学方法,这样可以有效的推进整体教学效果的提升,本篇文章主要是对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一些好的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质量。小学语文在开展教学的时候,一般来说都会选择采用一些创新性的教学方法,这样能够很好的推动整个教学工作的进一步开展。现如今人们是十分重视对自身孩子们语文素养的教育,因此要加快对教学工作的创新,这样能够对于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是很有帮助的。

  小学阶段在开展教学的过程当中,一定要注重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因为阅读能力对于一个人一生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并且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获取很多方面的信息。小学语文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当中,一定要着重对孩子基础阅读能力的培养,这样能够使得孩子日后的学习和生活都产生十分重要的作用。

  1新课改背景下加强小学语文阅读中读写结合教学

  1.1丰富孩子语言积累

  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们来说,他们个人的思维是比较活跃的,而语言主要是思维的表达工具,但是由于小学阶段的孩子们,他们个人的思维能力是比较薄弱的,这主要是因为他们缺乏对一定的学习经验,在积累语句的过程当中所呈现出来的结果不尽人意。比如说在写作的过程当中有许多孩子,明明他们构思是十分的新颖的,但是由于他们语言表达能力不强,从而导致所写出来的文章没有一点事情画意。这个时候小学语文老师必须要在阅读教学当中着重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老师可以通过选择使用读写结合的方式,使得孩子在写作的过程当中获得更多的素材,并且可以灵活地运用到自己的文章当中,使得自己所写出来的文章更加的生动。另外,老师也可以帮助孩子们灵活的运用相关的语句,例如在一些表达手法上可以进行不同形式的切换,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都得到相应的改善。

  例如在学习《春天的小雨滴滴滴》这篇文章的时候,里边包含有大量的描写雨声的语言,在这个时候老师可以引导孩子在不改变语句意思的前提下,运用不一样的修辞手法,将雨声进行形态上面的转化。孩子在进行写作练习的时候,老师也可以引导他们采用夸张比喻,反问等各种各样的修辞手法,从而使得他们的写作能力得到很好的提升,并且也可以灵活的运用所积累的各种语言。

  1.2深化文章内容理解

  小学语文老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当中,也必须要十分的注重对孩子们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由于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们,他们个人的思维正处于发展阶段,因此他们在理解文章的时候是比较片面的,很难深刻的认识到的文章当中的各种内容。通过采用读写结合的方式,老师可以在极大程度上的带领孩子们去深度的理解文章的一些内容,并且使得他们个人的阅读理解能力得到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当中有许多方面的课文都包含着十分丰富的思想感情。因此,老师在对孩子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要求孩子对课文内容进行仿写,运用课文当中作者所使用的各种表达手法来对自己的文章进行描述,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得他们对文章更进一步理解的同时,个人的写作能力也可以得到提升。

  例如在学习文章《四季之美》的时候,整篇文章当中对四季的各种特点进行了充分的描写,同时文章当中还采用了大量比喻的修辞手法。在学习本篇文章之后,老师就可以布置孩子运用比喻的写作手法来对自己所生活的地区的四季进行描写,这个时候孩子在仿写的时候会更加的具有针对性,并且能够将自身的情感带入到文章当中,使得文章的表达内容更加的充满诗情画意。

  2新课改背景下加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课外阅读教学

  2.1主动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小孩子由于年龄尚小,他们的年龄大概都在7到12岁左右,这个是年龄段的他们正是需要多识字,多阅读,同时在这个阶段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可以养成他们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孩子由于年龄尚小,并且他们在上课时喜欢好动,所以说如果老师依旧按照课本上的内容给孩子讲解,那么效果非常差,同时孩子都比较喜欢带色彩的图案以及书本,所以说阅读书本一般都带有彩画或者是动物的卡通形象等,可以吸引孩子的兴趣。同时老师还可以举办每周的阅读小达人活动,对于阅读书籍多的孩子进行奖励。

  2.2正确指导孩子的阅读方法

  因为小孩子年龄较小,所以说他们不懂得如何是有效的阅读,所以说老师如果直接让孩子自己在课外进行阅读,那么他们可能只是看书上的图案,或者是彩笔绘画出来的图形,那这样其实没有任何的学习效果,所以说老师要正确地指导孩子进行阅读。对于4到6年级的孩子来讲,这个阶段的他们在对于字的认识方面上,基本上不会有不认识的,所以说这个阶段老师推荐的书可以涵盖一些人生哲理,或者是锻炼孩子思维能力的书。例如:《三顾茅庐》、《草船借箭》《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丛林传奇》、《世界5000年》等,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他们会对于任何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所以说让他们阅读一些关于我国一些经典的名著,或者是涵盖人生哲理的书,可以更好地培养他们的思维意识,以及想象力。

  同时,老师在推荐课外阅读书本时,也要与课文内容相结合,因为让孩子多阅读是为了更好的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以及对文章的理解能力。所以如果老师这节课讲的是《小英雄雨来》那么在课下时老师可以让孩子阅读《狼牙山五壮士》,因为这两本书都是关于爱国的书籍,这样可以让孩子对于爱国的思想,有一个层层递进的理解和认识。当老师课上要讲《少年闰土》时,那么课下老师可以让孩子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都是关于鲁迅的书籍。当孩子学完老舍的《母亲》这篇文章时,可以让孩子在课下阅读关于朱自清所写的《背影》这篇文章,因为一个是关于母爱,另一个是关于父爱的文章,孩子通过对两篇不同文章的阅读,从而对于母爱和父爱有一个更深层次的理解。

  最后,其实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非常的容易,首先老师不能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使得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因为课上的时间有限,老师可以让孩子在课外进行大量书籍的阅读,同时在阅读过后,可以让孩子对所读的文章写一篇读后感。阅读书籍能够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以及对于事物的思考。其次他还需要家长配合老师在为孩子选择书籍时,不能选择超过孩子年龄段的书籍,例如,如果孩子上三年级,家长不能选择一些关于科学或者是哲学以及人生的书籍,要选择一些较为简单的、没有生僻字的书籍。

  2.3利用多媒体进行阅读教学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大部分的学校在教学硬件设备上都配置的比较全面。所以说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例如:老师可以利用课上的几分钟,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书籍的片段然后以一个片段的方式去吸引孩子,对于该书籍的好奇和兴趣,然后老师让孩子在课后把该书籍阅读完,在上课时可以让孩子对于自己在阅读过程中所遇到问题以及感觉写得很好的文字分享给大家。在这个过程中,无论孩子说的是否正确,老师都要给予鼓励和支持。其实现在孩子在阅读时,大部分都喜欢使用电子产品来进行阅读,并且孩子喜欢接触电子产品,所以说家长可以利用电脑或者手机,然后与孩子共同阅读,这样不仅可以拉近家长与孩子之间的距离,还能够培养孩子对于阅读的兴趣。当孩子在阅读过程中遇到自己不懂的问题时,家长要进行及时的讲解,同时,家长与孩子在进行阅读时,遇到好玩的,可以彼此共同分享,这样的阅读氛围可以带动孩子增强对于阅读的喜爱。

  3结束语

  新课改背景之下,小学语文阅读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老师一定要采用多种方式来开展教学任务,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推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可以通过读写结合和进行课外阅读的方式来提高孩子们的阅读能力,让孩子们的语文阅读素养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吕高耸.浅谈新课标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J].亚太教育,2016(04):32.

  [2]马云阔,李洪萍.新课标下小学阅读有效教学策略[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04):86-88.

  [3]赵正军.新课标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的探讨[J].亚太教育,2015(27):16.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