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探讨

  • 来源:教学与研究
  • 关键字: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探析
  • 发布时间:2022-07-25 16:34

  摘要: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通过有效的阅读教学活动开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让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获取、积累大量的知识,但是由于中学阶段,学生综合能力相对来说有限,他们往往比较缺乏阅读能力,并且许多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在较大程度上限制了中学阶段学生的成长。鉴于此,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当中,教师需要从多方面思考,有效提高学生阅读水平,并且引导学生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知识积累量,更好的推动中学阶段学生的发展,并且实现中学语文课程教学的目标。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切实有效的推进落实,我们语文教学者深切意识到如果我们想要有较高的语文教学质量,这就要看课堂的教学质量高不高了。而且语文的课堂教学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就是语文阅读教学。所以,笔者认为只有在教授学生的阅读教学的技巧上下功夫,这样才能真正的提中学学语文教学质量。

  一、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在现阶段的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使得阅读教学在实际中存在较多的问题。因此想要提中学学语文阅读的有效性,前提是需要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才能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

  1.阅读内容单一

  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学内容主要来源于教材,实际上教材是阅读教学内容的唯一来源。虽然说中学语文教材的内容是经过综合考虑后制定的,同时也是符合该阶段学生发展需求的内容,但时代不断变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仅仅依靠教材中的内容进行语文阅读教学,很难满足学生在阅读上的需求,也很难满足学生兴趣多元化的特点以及考试的不同要求等因素,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对阅读的积极性,难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2.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较少

  通过对调查结果分析,可以发现学生的课外和课内阅读时间较少,其阅读量远远低于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要求。能够按时按量完成老师布置的阅读任务和课外经常自主阅读的学生各占 15%,没有时间阅读或者基本不读的学生则占到 70%。有一多半的中学生每天课外阅读时间少于半个小时,10% 的学生课外阅读时间在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之间。由此可见,大部分中学生每天几乎没有课外阅读的时间。课外阅读需要耗费大量时间,但是中学生面临着沉重的升学压力,课业负担过重,难以挤出较多时间用于课外阅读,只能将有限的时间用在应付老师布置的课内阅读任务上,语文课外阅读时间严重偏少。语文教师、学校在升学率考核指标的引导下,难以腾出更多时间来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而学生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复习功课、题海战术中。

  二、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探析

  1.利用信息化技术开展多元阅读

  在信息技术大背景下,为提高中学阶段学生的整体阅读能力,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抽象化的文字内容以生动、形象的动态画面呈现出来,使学生能够从形象化的层面认知文字内容,以此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同时,教师也可以将描写同一个类别的事物进行综合,让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引导下,从动态画面角度进行认知,提高学生的领悟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以画面的形式将同一题材的阅读内容进行表达,完成文字与图形的转换,使学生的形象思维模式逐步过渡到抽象模式,让学生的思维能够得到灵活发展,使学生从多元角度理解阅读问题,帮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让学生将阅读内容进行录音,并进行反复收听,为学生构建体系化的信息阅读空间,在班级内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让学生能够进行自发自觉地阅读,突破学生的阅读障碍,提高学生的阅读信心,让学生的整体综合阅读能力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从而对整体阅读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

  2.根据学生认知现状,做好对课外阅读素材的整合

  不同题材、主题、内涵的文学作品,对学生的认知发展,也有着不同影响。而中学生的认知个性比较显著,其更喜欢徜徉于自己所喜欢、所钟情的不同课外读物领域,来汲取养分,感知快乐。这使得教师在落实课外阅读资源开发与利用时,除了需做好对学生的适度引导外,还应切实加强对各类课外素材的整合与重构,尽量使所选用的课外读物、文本、作品等,无限契合学生身心特性,为其课外阅读兴趣激发而提供助力。同时,还需根据学生的认知现状,做好对课外阅读计划的制定,目标的明确,使学生在有安排、有计划的阅读参与中,涉猎各类课外文学作品,提升发展自身语文阅读能力。例如,可结合某一阶段的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在课外去阅读与课内教学相关的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应用文等作品,或者由其自主阅读诗歌、小说、戏剧、散文等素材,通过教师的整合与引导,来提升阅读阅读的实效性。

  三、开展活动,为中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给予学生展示、交流课外阅读收获的舞台,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从中感受掌握知识和收获的喜悦,又能进一步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外阅读效率。具体可以借鉴以下几点。

  1.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阅读交流活动。可定时组织开展“成语接龙”、读后感展览等活动,并开展课外阅读星级评定,将课外阅读的质和量作相应的规定,分别设为一星到十星的等级,只要达到相应的目标,及时定级或升级。

  2.开展师生、家长共读活动。作为课外阅读的指导者,教师要坚持将读到的好文章介绍给学生,将积累下来的期刊借给学生,以自己的行动带动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可经常组织师生读同一篇文章或同一本书,择时开展读书研讨,让教师在交流中掌握学生的读书爱好,让学生有机会在家长面前充分展示读书的才能。

  参考文献:

  [1]林庆妹.浅析如何优化语文课外阅读教学[J].试题与研究.2020(08).

  [2]周红红.试析语文课外阅读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散文百家(理论).2020(02).

  [3]刘文江,韩玉梅.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的高效方法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0(01).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