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奇观“翠云廊”古柏苍颜处处景

  • 来源:四川省情
  • 关键字:“翠云廊”,自然,蜀道奇观
  • 发布时间:2023-01-13 12:20

  国家森林步道是指穿越重要山脉和森林区域、具有不同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特征、长度超过500千米、主要供人们以徒步形式深入体验大自然的带状休闲空间。为保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原真性,森林步道主要由石板路、土路和砂石路组成,保留周边的自然荒野风貌,并有效避开野生动物种群的迁徙通道,与珍稀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保持安全距离。

  截至2020 年10 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先后公布了3 批12 条国家森林步道,沿线途经20 个省份,全程超过2.2 万千米。

  横断山国家森林步道呈南北走向,南起云南勐腊县,由宁蒗县进入四川盐源县,经15 个县后止于松潘县。步道全长3302 千米,其中云南段1850 千米, 四川段1452 千米。四川段沿线有贡嘎山、四姑娘山、大熊猫国家公园等自然保护地,多处串联茶马古道、南方丝绸之路及红军万里长征之路等文化线路。

  未来,国家森林步道将是串联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国家公园、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等自然遗产地和古村、古镇文化遗产地的重要载体,到2025 年国家森林步道总里程将超3.5 万千米。徒步者可沿自然小径、古驿道欣赏具有国家代表性的自然美景。

  四川在建设国家森林步道方面潜力巨大,广元、南充、绵阳三市交接处的“翠云廊”就是一例,可争取打造为“川北国家森林步道”。

  翠云廊历史由来已久

  翠云廊,是由古蜀道上人工栽植的行道古柏群组成的绿色长廊,以剑州古城普安镇为中心,东南至阆中古城,西到七曲山大庙,北达昭化古城。保护区总面积27155 公顷,其中剑阁县的面积为15772 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57.9%,是整个保护区的核心地段。

  翠云廊现存古柏树总数量达到12082 株,犹如苍龙蜿蜒在高山河谷之间。其中剑阁县境内共遗存有驿道古柏树7803 株。另梓潼县境内有3808 株,昭化区境内有454 株,阆中市境内有17 株。

  历史上,剑门一线古驿道上曾有过六次植柏树明确记载,贯穿北宋、南宋、明、清。其中明代正德十三年(1518 年) 时任剑州知州李璧率官民所植柏树规模最大,数量最多,且规定了对驿道栽植柏树“官民相禁剪伐”,至清代康熙初年已荫翳蔽日,剑州知州乔钵命名为“翠云廊”。在乾隆中晚期和光绪晚期,剑州在每棵皇柏上悬挂了书有“官”字的木牌。民国三十年(1941年),当时四川省政府发布训令,要求剑阁县政府严加保护驿道古柏,并要对每棵古柏“依序编号,列为专案,并列册备查,以备县长交接”。因此,才有今天翠云廊这一盛景,人行其间,恍若隔世,被誉为“蜀道奇观”“国之瑰宝”“蜀道灵魂”,是世界唯一的、不可复制的历史文化自然珍品,具有巨大的文化魅力、历史价值以及科研、旅游价值。

  翠云廊沿线文化旅游资源丰富

  翠云廊整体呈“人”字形分布于沿途广元、南充、绵阳三市数十个乡镇村组,分为南、北、西三线。三线在古代都是以青石板铺设而成的官道,南线剑阆道从剑州古城抵达阆中古城约150 千米,北线剑昭线即从剑州古城至昭化古城约80 千米,西线剑梓线即从剑州古城沿金牛道西行至梓潼县大庙山。其中,北线与西线重合于古金牛道,自广元朝天区至梓潼大庙山约200 千米,密集分布着中子铺遗址、千佛崖、皇泽寺、鹤鸣山道教石窟寺、觉苑寺、大庙山、剑门蜀道遗址广元段七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及上百处文物点,文化多元性极好。翠云廊紧密联系着广元、绵阳、南充三市,沿途密集分布着高级别文化与自然遗产资源,价值之高、享誉之广、文旅利用前景之好,均在我国较为罕见。

  同时,翠云廊名人诗歌文化资源丰富。翠云廊是古金牛道与剑阆古驿道合体,作为官道,两千余年来,有无数文人墨客仕子商旅帝王将相经行其间。如战国时期司马错、张仪,蜀汉刘备、诸葛亮、姜维,晋代张载、李特、桓温,唐代王勃、岑参、李白、杜甫、唐玄宗、唐僖宗、李商隐、罗隐,宋代王全斌、张知白、文同、宋孝宗、黄裳、陆游、崔与之、吴旰,元代蒙哥、杨立、段元鉴、马可·波罗,明代方孝孺、杨慎、赵炳然、李璧、杨如震、张献忠,清代乔钵、果亲王、张问陶、张问通、曾国藩等等,这些历史名人、文化大家与古蜀道结下了深深的缘分,留下了珍贵的文化史料。

  水域资源亦是丰富。如南线紧邻亭子湖和升钟湖两大水域,北线直抵嘉陵江和相邻白龙江等水域,西线临近潼江、涪江等。特别是亭子湖和升钟湖两大水域,有利于渔业、垂钓、水上体育赛事举办等,文旅体育等产业有着较好前景。

  建议建设“川北国家森林步道”

  翠云廊是罕见的古树林、典型的古蜀道,历史文化和生态文明价值无法估量。建议四川根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和《关于蜀道翠云廊古柏保护利用的工作方案》,进一步重视翠云廊这一世界级的文旅资源,在广元、南充、绵阳三市之间建设“川北国家森林步道”。由于国家森林步道一般要求跨省、长度在500 千米以上,可以考虑与陕西省联合申报。或者,由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相关部门上报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将“翠云廊”建设成为“古柏国家文化公园”。总之,应争取把翠云廊打造成全球知名的生态文化名片和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形成集徒步观光、历史文化研学、摄影写生、农旅休闲、古城探秘、庙会巡游等特色鲜明的“川北金三角”文旅产业带,为建设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做出贡献。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