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当代青年住房图鉴

  • 来源:四川省情
  • 关键字:成都,青年,住房图鉴
  • 发布时间:2023-01-13 12:21

  青年是城市建设发展的生力军。随着成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青年选择进入成都生活与就业。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2020 年成都青年人口686 万人[1],占全市常住人口的32.8%,其中80.6% 的青年集中在中心城区[2] 工作和生活。而让青年人选择在一个城市留下来,首要面对的就是居住问题。

  为了解青年住房情况,成都市统计局于近期开展了相关调研,内容涵括现状、需求和困难,勾勒了成都当代青年的住房图鉴。

  购房需求高,价格仍是主要影响因素

  通过对问卷调查的统计分析,成都青年对住房的需求具有以下特征:

  购房是青年解决住房问题的首要选项

  问卷调查表明,受访青年住房来源为自有住房的最多, 占45.9%; 其次为租赁住房, 占38.7%; 另有15.4% 的青年住在父母亲友房屋或单位宿舍。74.7% 的青年已购房或有购房计划,这其中七成以上已购房。有购房计划的无房青年中,73.2% 计划五年内购房。

  价格是青年选择住房的主要因素

  购房和租房时,64.8%受访青年首先考虑的是价格因素,57.1%的青年表示经济压力大。对成都的房价,近九成青年认为房价偏高,超八成青年表示无法接受或勉强能接受当前房价。超八成青年认为当前的房贷利率偏高。

  不同青年群体的置业初衷各异

  在已购房或有购房计划的青年中,“寻求稳定和安全感”在所有置业初衷中比例最高,占43.5%;其他初衷主要有“结婚需求”“方便子女获得优质教育”“改善居住条件”。不同年龄的青年置业初衷有所不同,除寻求“稳定和安全感”外,20 - 29 岁的青年更多考虑的是“结婚需求”,占22.6%;30-35 岁的青年在“方便子女获得优质教育”方面的考虑明显增多,占33.3%。

  父母支持和银行贷款是青年购房资金的主要来源在自有住房的青年中,购房资金来源于父母支持的比例最高,占68.2%,其中近六成由父母负担全部购房资金;通过银行贷款获取购房资金的占43.2%;由自己或夫妻负担全部购房资金的仅有8.0%。

  青年自有住房和租赁住房的居住空间和满意度呈分化趋势

  对青年住房面积的调研显示,65.3% 的租房青年居住在70㎡以内的一居室或两居室,其中三分之一不足30㎡;相较租赁住房,93.2% 的自有住房在70㎡以上,其中120㎡以上的近两成。调研发现,64.8% 的自有住房青年对居住现状感到满意,租房青年中仅有44.1% 的对居住现状感到满意。

  购买力不足,保障普适性仍待提升

  调研发现,成都青年住房还面临一些困难,主要表现在:

  青年购房能力不足。青年对住房产权的偏好十分明显,相较于租赁住房,自有住房的居住稳定性、舒适度等具有明显优势,此外投资属性体现了其资产功能,社会属性体现了其符号功能。然而,青年购房能力不足造成居住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对青年月均收入的调研发现,超六成青年的月收入低于5000 元。

  青年住房保障普适性不足。住房作为房地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不言而喻,但住房的高度市场化导致房价过快上涨已成为市场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当前,成都为住房困难家庭提供住房保障,推行以住房保障吸引人才进驻等政策,但在青年住房保障的普适性方面还有不足。调研发现,租赁或购买保障性住房的青年仅占0.5%,享受过住房扶持政策的青年仅有13.5%。对于住房扶持政策在缓解住房压力方面的作用,79.6% 的青年不太认可或不清楚。

  住房靠老。调研发现,三分之二以上的青年购房需要父母资助,完全依靠个人或夫妻的不到十分之一。由此可见,青年能否实现购房很大程度取决于父母支持,家庭作为先赋因素对青年获取住房的作用力在不断加强。一方面,面对较高的购房条件,青年创造财富能力无法满足购房资金的原始累积和贷款偿还;另一方面,结婚买房很大程度上成为婚姻的基础条件,父母为提升子女的婚恋竞争力,将帮助子女购房作为己任,“住房靠老”已成为当下普遍的社会现象。

  构建梯度消费,化解青年住房难题

  建立青年住房梯度消费模式

  根据青年群体的年龄、婚育状况以及收入状况,建立“一张床”——“一间房”——“改善房”的适应不同阶段青年群体的住房梯度消费模式,一方面符合青年自身生命周期的住房消费轨迹,另一方面也符合整个社会的青年人群结构。同时,强调不同住房梯度,即不论是改善型、保障型或基本型住房,均应注重租赁和购买两种消费模式并举。

  完善青年住房保障制度体系

  各地收入水平、住房供需矛盾、青年住房问题的严重程度存在差别,因此要因地制宜,适度拓宽青年住房保障范围,完善青年住房保障准入条件和退出机制,提高青年住房保障精准化程度。同时,推动青年住房保障方式多元化,形成保障青年住房的可持续发展机制。

  发展青年住房租赁市场

  多主体供给不同层次、不同标准的租赁住房,建设租赁监管平台和网络交易平台,统一租赁住房管理,规范租赁市场秩序,实现租赁住房建设规范、监管到位和服务高效,提供更多居住条件适宜、租金稳定、能长期租用的房源,使租赁住房成为解决青年住房问题的可持续途径。

  引导青年理性对待住房问题

  加大对住房保障政策的宣传力度,拓展宣传渠道,通过高校讲座、社区宣讲、微博发布、公众号互动等多种形式宣讲政策,确保政策受众可以便捷准确地理解所需资讯,引导青年树立乐观心态与积极奋斗观,理性对待住房问题。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