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水果刺客”说川果产业进阶
- 来源:四川省情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川果,产业,进阶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3-10-14 11:41
文/本刊记者贾翔
文化类期刊《咬文嚼字》发布的2022 年“十大流行语”中,“雪糕刺客”一词入选。此后,“XX”加“刺客”的组词方式频频出圈,用于形容消费者购买司空见惯的平常商品,付钱时却被高昂价格深深伤害的窘境。
今年夏天,不少爱吃瓜的人就感到被西瓜“背刺”了,继“水果刺客”榴莲之后,西瓜也因为太贵而上了热搜。不少网友分享了自己遭遇“刺客”的经历,往年随便买不心疼的西瓜,今年随便买一个就几十元,甚至还有人买到了百元天价瓜。
如果说感受可能不全面、不准确,那数据告诉我们,水果的确变贵了!2022 年,我国食品的整体消费价格指数为102.8,而水果达到了112.9。为什么变贵了?
市场经济下,研究价格的波动,首先看供求关系一定没错。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步提高,尤其是经过新冠疫情之后,消费者更加注重健康和安全,水果的营养价值、产品品质及质量安全备受关注,对于高品质水果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高品质水果供不应求,价格水涨船高。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水果消费量逐年攀升,全国居民人均干鲜瓜果类消费量从2013 年的40.7 千克上升为2021 年的61.0千克,在粮食、肉类、蔬菜等主要食品中涨幅领先。
再看水果产业本身,传统的水果供应链渠道由农户与传统批发商、集贸市场、小商贩等构成,这种模式下各成员普遍规模较小,相互间协作较弱,果品在流通环节造成的损耗较高,是水果田间产出价较低、零售价格较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防止耕地“非粮化”的时代背景下,又对水果产业提出了总量稳定、加快产业结构和质量内部优化的发展要求。即水果产业面积将逐步趋稳,产业发展的重心侧重于提高生产效率,通过突出特色水果和高品质水果优势,进而提升产业效益。
市场加政策的双重驱动下,对四川水果产业提出了向上进阶、产出更多高品质水果的要求,挑战不小,但更是发展方式由粗放到精细转变的一次契机。
四川是全国地形地貌气候条件最为多样的区域之一,优越的自然禀赋让四川在水果种类方面有先天优势,也有种植多样新品种的巨大潜力。自然禀赋优势催生了诸多优秀水果地理标志品牌,安岳柠檬、蒲江猕猴桃等不仅全国闻名,还广泛供应国际市场。
四川水果产业仍面临着一些传统模式下发展的不少通病:虽然品类众多,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品种的却很少,种业受制于外;水果的产业链条短,特别是深加工少,服务于鲜果的冷链物流虽发展较快,却还无法完全覆盖需求;在地理标志品牌发展还不错的情况下,缺少龙头企业和企业品牌……种种短板是四川水果产业发展要突破的桎梏所在。
川果正在走、将要走怎样的进阶之路,本期专题带您一探究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