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前,水果走过的产业路

  • 来源:四川省情
  • 关键字:水果,产业路,上市
  • 发布时间:2023-10-14 11:43

  文/本刊记者戚军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高品质、多样化的水果及相关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四川盆地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为水果种植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但优越的自然条件只是基础,要成为合格的商品,在上市流通前,一颗水果还要走过这些环节。

  种苗:好的基础是成功的一半

  枇杷是四川传统优势水果,“川字号”特色农业产业川果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冬季低温冻害、主栽品种单一、比较效益不高等原因,近年来全省枇杷面积缩减较快。而由四川农业大学科研人员精心培育出的全球独有枇杷新品种——“春花枇杷”有望改变这一现象。

  春花枇杷就是春天开花的枇杷,这与传统枇杷在国庆前后开花迥异,从而成功躲避了传统枇杷越冬的冻害风险。由于开花晚,其果实成熟期也相应比传统“大五星”枇杷延后了40-45 天,从而能实现错峰上市,避免大量枇杷集中上市价格低迷。此外,春花枇杷还具有口味好,抗病虫害能力强等优点,目前多地已经在引种试验,未来有望大面积种植。

  说到错峰上市,独特的地理条件和适当的品种选择赋予了四川独特的优势,比如攀西的芒果上市时间为8—10 月,为全国最晚熟芒果;四川大面积种植的晚熟柑橘上市期为1—5 月,正好为国内水果淡季。一些地区通过不同品种搭配,使区域内水果上市期延长,如蒲江的柑橘,早熟品种在10 月即可上市,而晚熟品种可到次年4 月才上市,上市期长达半年以上。

  但当前也有很多水果品类尚未解决上述问题。最为典型的就是中国樱桃,四川种植的中国樱桃品种较为单一,多为质地偏软的品种,成熟期短而集中,加之果实不耐储运,导致果实成熟期集中而出现滞销。如果搭配更多早熟和晚熟品种,则可以有效缓解这一问题,说到底还是种苗问题。

  种苗已成为制约四川水果产业发展的一大问题,主要表现为良繁基地建设投入严重不足,零散的小型育苗企业生产的苗木质量参差不齐,优质种苗供应滞后于产业发展。例如,柠檬以无性繁殖为主要繁殖方式,在扩繁和生长过程中,难免会积累或感染各种病原。由于病毒病主要靠嫁接传染,所以应用无病毒技术、繁育无病毒苗木,对防治病毒病有重要意义,而一些小的育苗企业无法做到这一点。面对这一问题,一些水果主产区已经在行动,例如安岳建设了安岳县柠檬良种苗木繁育基地,当前一期已经投入使用,每年可繁育种苗30-50 万株,基本能满足本地需求,二期建成后年可繁育种苗100 万株,可以向全国销售。

  近年来,四川各地不断加大引种育种力度,优良品种栽种的比例越来越高。随着优良品种种植面积增大,一些水果的稀缺性下降,加之消费者偏好和市场行情的变化,持续培育引进新品种,将成为赢得未来竞争的重要手段。当前,安岳引进了十几个柠檬新品种,大多处在中试阶段,其中部分品种未来将会大面积栽种;丹棱培育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雅柑”“金乐柑”和“夏雅柑”,并且已经在丹棱本地及全省大面积栽植;苍溪先后培育了红阳、红华、红美、红昇等红心猕猴桃品种……

  种植:成为合格商品的关键

  有了好的种苗,接下来的种植环节就成了水果生产的关键。蒲江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左旭东认为种植技术对水果生产的影响至关重要:“为什么蒲江的柑橘品质好,除了蒲江适合种植柑橘,还一个重要原因是蒲江水果产业发展成熟,我们的种植户有技术积累”。安岳县柠檬产业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也持类似的观点,“同样面积的柠檬,不同的种植技术对产量的影响很大,这些年我们通过更加科学的种植管理有效提高了柠檬的单产。”

  当前,四川水果种植技术和田间管理水平正在迅速提高,一个重要标志是机械化水平正在快速提升。机械化水平的提升固然是由于农村劳动力正快速减少,但也反映出四川水果生产种植水平正在快速提升,种植的科技水平越来越高。四川的主要水果产区都研发和引进了一些适合丘陵山地的农业机械,从目前实际状况来看能够实现机械作业的环节有机械除草、机械开沟、机械施肥、系统化灌肥水、无人机喷药等。

  但另一方面,人力劳动依然占四川水果生产的主导地位,机械化程度仍然不高,大量的工作都需要人工来完成,例如果树整形修剪、疏花疏果、套袋、采果、抹芽等。主要原因是适合四川生产实际的机械缺乏,以柠檬的机械化采摘为例,国外一些地区实现了机械化,但他们的柠檬以榨汁为主,机械化采摘对柠檬表皮造成一些损伤也不影响销售,但国内柠檬以鲜食为主,表皮破损的柠檬根本卖不出去,因此这些机械并不适合引进。而柠檬只是水果中的一小类,很少有企业愿意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柠檬相关机械研究,其他许多小品类的水果也存在相同的问题。此外,由于许多机械并非针对水果种植来制造,虽然能用但效果不好,例如多位水果种植户反映,无人机喷药存在喷不透、喷不匀的问题,农药主要喷在了果树的顶部。安柠宝现代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单小平表示,虽然无人机喷药存在一些问题,但再过一两年肯定还是要大量使用,因为农村劳动力越来越缺乏。这也反映出研发制造适合四川水果种植的农业机械迫在眉睫。

  要实现更高的机械化水平和种植管理水平,建设高标准的生产基地是一个重要途径,只有标准化的生产基地才能实现果园机械化作业和智能化管理。不少水果产区已经在种植基地建设上走了很远,例如,会理、安岳、蒲江、丹棱等地都在建设规模化、标准化的种植基地。规模化也有利于节约成本,安岳柠檬种植大户王聪表示,安装了水肥一体化管网系统后,大大减少了人工和肥料用量,每年施肥成本就可减少两万元,柠檬的产量也更高。但当前大量小农户分散经营的实际情况制约了水果基地标准化规模化发展,以安岳柠檬种植为例,当前种植散户约11 万户,种植面积接近全县柠檬种植总面积的一半,而规模化设施成本动辄几十万元,普通散户难以承受。

  除了降低成本,保障水果安全质量也非常重要。当前很多地方已经在实践, 例如蒲江的“ 两个替代”(有机肥替代化肥、绿色防控替代化学防治),就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有机肥替代化肥改善了土壤的质量, 绿色防控减少了农药使用量,柑橘品质和食用安全性也因此提升,柑橘价格也相应上涨。“我们一方面加强对种植户的引导,另一方面加强农药销售管理和水果品质监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左旭东说。安岳也建立了一整套柠檬安全制度,严把用药关,确保农业投入品安全,20 年来未出现柠檬质量安全事故。

  但并非所有地区都能做到这些。除去一些产业发展比较成熟的水果主产区,全省普遍存在农户管理粗放、重栽轻管、用药随意等现象,果品质量不高;多数地区种植基础仍薄弱,水果基地建园标准低,土壤改良水平差,园区道路、排水沟渠等果园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普遍存在,多数果园未建立肥水一体化管网设施设备,导致水果产量受限、种植成本居高不下,未来这些方面仍要下大力气来解决。

  加工:让水果实现华丽变身

  水果长成之后就可以上市了,但要实现更高的价值,还需经过加工这道程序。

  水果商品化处理是最简单的加工。商品化处理主要是指对果品进行分拣、清洗、涂膜、贴标签和包装等一系列处理。这一方面是对果品的“美容”,有利于提高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在短期内可以通过减少水分蒸发和防止病原微生物的入侵而起到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当前四川一些地方的水果商品化处理产业已经发展得非常成熟,例如在蒲江县西来镇两河村的冷链物流集中配送中心堆满了产自各地的石榴和猕猴桃,两河村党委书记姚庆英介绍说,产自各地的水果在这里分拣、包装,这里不仅仅是商品化处理中心,还是冷链物流中心和水果交易中心。

  更复杂一些的加工是水果榨汁、切片等,可以有效延长产业链、提高水果的附加值和抗市场风险的能力,这也是四川当前水果加工业的主要业务。以安岳柠檬为例,全县柠檬加工企业有560 户,年加工产值达50 亿元, 主要产品为柠檬干片。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四川在初加工上仍显不足,例如,安岳柠檬用于工业加工的仅20% 左右,低于国外其他主产区;四川用于榨汁的柑橘约为5%, 而世界平均为40% 左右。“我们当初也尝试引进过果汁和果酒生产企业,但企业经过测算之后发现生产成本太高”,左旭东介绍蒲江水果加工率低的原因时说道,他认为蒲江主要种植鲜食水果,品质高价格也高,少量的小果次果也可以做成有机肥的原料,对加工业并没有很大需求。但并非所有地方都对加工业没有需求,据会理有关部门反映,小果次果为了品牌形象不能对外销售,需要通过榨汁等途径来消化,当市场出现滞销时加工业也有助于化解风险;安岳有关部门反映安岳柠檬也存在相似需求,榨汁企业可以有效消化小果次果,如果没有这些企业,小果次果的处理是个大问题,“不能随意丢弃,会影响环境”。

  在初加工上存在不足,在精深加工上更是缺乏。例如安岳亿元级柠檬加工企业只有3 家,大部分企业规模较小,以初加工为主,产品附加值低。制约水果精深加工发展的一大原因在于科研水平不足,例如柠檬含有柠檬苦素和柠檬黄酮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成分,但由于科研能力不足导致无法产业化开发;另一个原因在于企业的成长需要时间,“要想在深加工领域有一席之地,是需要沉下心来做很久的”,四川华通柠檬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俊峰说道。

  即使是最初级的商品化处理环节,依然存在很多问题。虽然在一些成熟的产区商品化处理已是基本操作,但在另一些地方没有商品化处理的水果才是常态。

  其实这也是四川水果生产领域的一个缩影,“黑科技”与“老办法”并存,大企业与小农户同在,如何利用先进地区和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带动川果产业发展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未来四川水果产业发展必然道阻且长,但行则将至。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