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四川区域经济:发展韧性增强

  • 来源:四川省情
  • 关键字:区域,经济,四川
  • 发布时间:2023-10-14 11:58

  文/谢林

  今年以来,四川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上半年全省区域经济继续保持稳步恢复态势。

  五区稳步发展

  成都平原经济区支撑有力

  上半年,成都平原经济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389.5 亿元,同比增长5.9%,增速比一季度提高1.2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水平高0.4 个百分点。经济贡献突出,经济总量占全省比重达到62.3%,较上年同期提升0.2 个百分点,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6.6%,拉动全省经济增长3.7 个百分点,有力支撑全省经济恢复回升。分产业看,工业稳定增长,工业增加值增长4.9%,增速比全省平均水平高0.8 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8%,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5 个百分点;服务业快速恢复,服务业增加值增长7.8%,比全省平均水平高0.8 个百分点,位居五区首位。

  川东北经济区快速恢复

  川东北经济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65.1 亿元,增长4.7%,增速比一季度提高5.3 个百分点,回升幅度居五区首位。分产业看,农业增速居五区首位,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4.5%,比全省平均水平高0.5 个百分点,广元、南充、广安、达州、巴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速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对外贸易快速增长,进出口总额增长99.4%,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02.3个百分点,其中出口额增长1.12 倍,进出口总额、出口额增速均居五区首位。消费稳步回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0%,增速比一季度回升3.0个百分点。

  攀西经济区经济增速领跑五区

  攀西经济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34.6 亿元,增长6.1%,增速比全省平均水平高0.6 个百分点,居五区之首。三次产业增势良好,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4.3%、5.3%、7.5%,分别比全省平均水平高0.3 个、1.7 个、0.5 个百分点。供需两端持续向好,从生产看,工业增加值增长5.4%,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3 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8%,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5 个百分点;从需求看,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增长6.0%、9.9%,均快于全省平均水平。

  川西北生态示范区经济稳步恢复

  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27.2 亿元,同比增长5.2%。工业发展提质增效,工业增加值增长7.6%,居五区首位,比全省平均水平高3.5 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0%,比全省平均水平高0.7 个百分点。投资保持快速增长,金川水电站、双江口水电站等重大清洁能源项目加快推进,阿坝查理等地光伏项目开工建设,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2%,增速居五区首位, 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1.9 个百分点,是唯一投资呈两位数增长的区域。消费市场加快回暖。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4%,增速比全省平均水平高3.8个百分点,居五区首位。其中阿坝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7.5 亿元,增长11.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9 个百分点,居全省各市(州) 第2 位。

  内生动力仍需增强

  上半年, 全省经济持续恢复,五区均实现增长,但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仍然突出,地区分化有所加剧,部分地区生产有所放缓,需求增长乏力。

  经济发展仍不均衡

  分区域看,区域之间差异明显,成都平原经济区、攀西经济区经济增速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但川南经济区、川东北经济区、川西北生态示范区经济增速分别比全省平均水平低0.8 个、0.8 个、0.3 个百分点。分市(州) 看,区域内部发展不均衡,成都平原经济区内部各市GDP 增速最大差距达5.8 个百分点,川南经济区内部各市GDP 增速最大差距达3.7 个百分点,其中川南经济区中的泸州、自贡GDP 增速分别低于川南地区平均水平2.0 个、0.9 个百分点。

  部分区域生产有所放缓

  从工业看,川南经济区、川东北经济区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3.0%、0.1%,分别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1 个、4.0 个百分点;攀西经济区、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比一季度回落2.3 个、5.5 个百分点,其中甘孜、凉山分别回落18.1 个、10.2 个百分点。从服务业看,川南经济区、川西北生态示范区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5.4%、4.5%,分别比全省平均水平低1.6 个、2.5 个百分点。

  部分区域内需恢复乏力

  从投资看,成都平原经济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仅增长0.6%,比全省平均水平低2.7 个百分点,川南经济区、川东北经济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增长2.5%、3.1%,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资阳、巴中、成都分别下降5.0%、5.0%、2.7%。从消费看,川南经济区消费品市场恢复缓慢,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仅增长1.1%, 其中自贡下降0.9%、比全省低8.5 个百分点,泸州、宜宾分别增长0.4%、0.7%,增速比全省低7.2 个、6.9 个百分点。此外,成都平原经济区外需市场未能扭转下降态势,进出口总额下降7.3%。

  积极挖掘发展潜能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深入实施“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发展战略,根据区域产业特点和发展水平制定差异化政策,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强化政策指导力度,夯实区域经济恢复发展基础,促进市(州) 经济全面回升;加快培育省域经济副中心和区域中心城市,努力打造区域发展新增长极,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整体提升;加大对革命老区、边远山区、民族地区、生态保护区政策扶持力度,推动经济发展滞后地区加快发展。

  促进生产恢复回升

  结合区域特点,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推进先进制造业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推动区域工业转型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支持金融服务业和信息服务业加快发展,积极打造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促进服务业整体回暖。

  挖潜增效提振内需

  支持刚需和改善型住房需求,推动房地产市场企稳回暖;鼓励和吸引民间资本参与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加强民间投资项目要素保障和金融支持,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推动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电、绿色建材下乡,提振乡村消费市场;及时出台促消费措施,进一步创新消费场景、培育消费热点,办好各类展会、促销会;支持零售、餐饮等重点行业企业加快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不断挖掘消费潜力。

  (作者单位:四川省统计局)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