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花胜去年红——横琴前世今生
- 来源:澳门月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横琴,珠海,澳门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1-10-19 11:20
作為珠海190個島嶼中的“老大”,橫琴島現有陸地面積67平方公里,南北長8.6公里,東西寬7公里,海島岸線76公里,全部開發後將達86平方公里,是澳門現有面積的三倍左右。今天的橫琴原本是兩個島:大橫琴島和小橫琴島。因其地形與山勢,大小二島像橫在南海碧波上的兩具古琴,千萬年來,日日夜夜和著山風與海濤彈奏著山海相連遙遙漫川的動人旋律。橫琴島四面環水,氣候溫和,山清水秀,空氣清新,而且有“十步一瀑布,百步萬棵樹”的自然景觀。素有“山不奇水奇、樹不奇石奇、地不奇島奇”之美稱。橫琴島海灣眾多,沙灘綿延,怪石嶙峋,空氣清新。碧波蕩漾的海面上,潮汐起伏的海浪,輸卻沙灘三分藍,勝似天空一片光。另外,橫琴還盛產聞名遐邇的海鮮美味———橫琴蠔,許多遊客慕名而來,只爲一享其珍。
橫琴島毗鄰港澳,處於“一國兩制”的交匯點和“內外輻射”的結合部,是東南亞和中國經濟活躍地區的中心。作為珠海市面積最大的島嶼,橫琴可謂佔儘天時地利人和,秒殺水路陸路空航之便利。距澳門機場三公里,距珠海機場約八公里,距離香港34海里。它東與澳門一橋相通,設有國家一類口岸———橫琴口岸,並有連接澳門的蓮花大橋,距國際航線—大西水道4海里,北距洪灣保稅區不到1公里,與珠海西區一衣帶水,從珠海市區駕車向南僅30分鐘,過橫琴大橋,便行駛在該島寬闊的大道上。
然而,在珠海尚未被劃爲特區、澳門仍處在葡國管制下、國內改革開放還沒實行的年代,橫琴作為一個邊陲城市的不起眼島嶼,也只是一個未甚開化的小漁村而已。在封建統治時期,甚至可以算是中國的國境邊界,南蠻盡頭。追溯至歷史上短命的南宋王朝,在政治鬥爭失敗的情況下,南宋朝廷最後僅存的皇室力量倉皇出逃,兩位忠臣裹挾著尚未成年的小皇帝來到此處,前是懸崖,後有追兵,陷入進退維谷的絕境。這種千鈞一髮的時刻,又正逢上颱風季節,在北方生活慣了的小皇帝和官員們哪裡見過這樣疾風驟雨的陣仗,加之身後仇家追及,腹背受敵,誓死效忠的大臣張世傑爲了守住效國節操與皇家最後一絲尊嚴,毅然背著小皇帝縱身從崖上跳海,壯烈殉國。雖說南宋這個王朝在歷史上風評欠佳,但在珠海、江門交匯處的橫琴島崖壁邊曾上演的這樣一幕,無疑也為它挽回了最後一絲顔面,為國效忠至死不渝的大臣張世傑,也博得了世人的敬重。也正因历史上这特别的一页,今天的橫琴島上還存留著南宋古戰場遺跡,雖然黃沙塵漫、馬革裹屍的殘酷慘烈已經隨著千百年的海風與濤聲離我們十分遙遠,但其中那一縷浩然正氣卻流傳至今,影響著世世代代的橫琴人。
在橫琴尚默默無聞的年歲裡,没有太多的遊者,没有熙攘的喧哗,只有三疊泉水叮咚流響,蠔香海鮮炊煙嬝嬝。三疊泉是珠海橫琴島上的名泉,泉水自市區最高峰腦背山(458米)三个由上而下疊成的瀑布———大狹瀑———飛淩瀑———隱靈瀑飛流直下而得名。山澗有許多的清澈的溪泉,山腳下更有可以暢飲的山泉,它以鵝卵石砌岸鋪底、泉水自進自去、活水清爽暢快。並有一個1.5萬平方米的大型沙灘泉水泳場,泉水有兩種水溫,上暖下涼,甚為獨特。因泉眼处位占至高,清泉由山上一直流淌而下,人向上走,水向下流,可以一路攀登一路戲水。亚热带南国海島上一般少有清洌甘泉,而三疊泉竟能成瀑、成潭、成泳場、既可觀、又可飲、更可遊樂,真是島上一絕。此外,從山上觀景台,極目可望大海環繞的橫琴島,北望澳門、蓮花大橋;西有蘆葦蕩和紅樹林;中心溝養殖場如塊塊鏡面爍爍閃光,人間有此美景,令人陶醉。及至今日,橫琴三疊泉已被《全景中國》列為廣東五大必遊景點之一。
在漁業農業佔主導的年代,雖沒有繁盛的旅遊業,但“是金子總會閃光的”。溫家寶總理曾說:“橫琴是一塊寶地,要謀而後動。”時至今日,十字門中央商務區蘊含商機無限,灣仔碼頭、海鮮食街門庭若市,澳門大學新校區建設熱火朝天,廣東省省長黃華華日前親臨澳门宣讀橫琴新政策更是一大推助力量。橫琴的明天,太陽尚遠,但必有太陽。
文/符愔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