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戏剧化的生活剧

  • 来源:电视指南
  • 关键字:双城生活,生活剧
  • 发布时间:2011-12-22 14:23
  最近追看了《双城生活》,说实话,该剧在现实题材的生活剧中算是制作精良的,也引起了一定反响,但硬伤也很明显。剧中有些不靠谱的桥段和人物,比如郝京妮的亲妈张北燕和徐嘉惠的亲姐姐两个人物,一个虚,一个实,但共同点是都不知道她们在剧中是什么功能。另外,关于两家的生活背景与他们实际的消费能力、居所,观众也都产生了一些疑问。《双城生活》的编剧王丽萍写过热剧《媳妇的美好时代》,以她的功力完全可以在细节上多下功夫,把双城生活的真实性做足,做到让人信服,而不是在枝节上做太多文章。

  国内这几年家庭生活剧升温,但也逐渐走进了一个误区,为了冲突而冲突,争家产,争老公,婆媳不和,外遇不断,一样的剧情,类似的矛盾冲突,比的就是谁吵架吵得凶,斗争得死去活来。

  曾经和一个制片人探讨这个问题,他说现在的观众喜欢看热闹,生活剧需要戏剧化的情节冲突,太平淡就没有故事。在和制片方打交道的过程中,可能很多编剧都曾经遇到制片人的各种要求,有编剧接受采访时总结:恨不能三集一个巴掌,五集一个下跪,高潮部分来点儿车祸、癌症,最少也该有场暴雨中的嚎啕大哭。如果再来点邪乎的,那只能不孕不育了。当三破一苦成了生活剧惯撒的狗血,观众的虐心也成了常态了。

  可观众真的需要这样的自虐吗?为此,我特意调查了身边从事各行各业的朋友们,他们大多数人并不喜欢这类剧情,认为这样的生活剧是给生活添堵,而不是增加休闲的乐趣。那么制片方、播出方以什么来判断观众的喜好呢?是个别剧的收视率?是做了市场调研,还是靠主观的臆断?不管怎样,对于生活剧这个类型,在电视剧制作的很多环节都需要重新检视自己。

  其实生活本身是平淡的,所谓激烈的矛盾冲突并非生活的常态。如何在平淡中写出人生的况味需要主创们的扎实功力和踏实的创作心态。比如经典的韩剧《澡堂老板家的男人们》,剧情很简单,未见人物间有什么激烈的大冲突,依旧吸引人一集集看下去,单就台词来说,不仅显示出人物独特可爱的个性,还时不时表现出一定的人生智慧。

  当然生活剧也并非拒绝冲突。好莱坞电影的剧情都充满着想象力,日韩剧的剧情也有些惯用的冲突桥段,观众为什么还那么爱看?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指出:“诗人的职责不在于描述已发生的事,而在于描述可能发生的事,即按照可然律或必然律可能发生的事。”生活剧应该是以真实的生活质感做底子,以丰富感人的情感和微妙的关系作为推动生活剧情节发展的逻辑,如果再能让观众咂摸出点隽永的生活哲理,那么作品不可能立不住。

  近两年,好的生活剧也有很多,包括前面提到的《媳妇的美好时代》、《老大的幸福》、《幸福来敲门》等都以真实的生活逻辑,积极向上的生活理念给观众带来了真正的心理抚慰。什么时候不再让戏剧化的冲突来绑架生活,让生活剧回归生活本身,观众的美好时代也就来了。

  田爽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