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华语言情剧的扛把子,赵宝刚导演这些年来一直在巩固自己战果的同时,寻求着进步的空间,于是他最新的作品《男人帮》就玩起了用台词和概念,颠覆中国电视剧创作规则的新把戏。到目前,似乎还不好用成败来具体衡量赵宝刚、《男人帮》最终将留给中国电视剧的影响,但是至少,这种全新的模式,确实吸引了眼球。
所谓中国电视剧的规则,自诞生以来就一直存在,类型、内容都可以变换,但是以剧情的发展来推进节奏,以人物命运的变化来抓住观众,始终是中国电视剧的最大特色。近两年通过网络逐渐蔓延到内地的美剧《欲望城市》、《生活大爆炸》等等,假如放在国内,最多只能算做情景喜剧,是无法撼动传统剧情剧的强势主流地位的。
《男人帮》号称中国男版《欲望城市》,在形式感上学足了美剧的做派,三个大男人顾小白、罗书全、左永邦仿佛生活在一个时代的横切面当中,从剧集开始到剧集结束,都没有发生任何可以对其人物命运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一切只是围绕着他们以及他们身边形形色色的女人,展开一场男人与女人的爱情战争,无涉现实,只谈风月。
比较新颖的是,《男人帮》以系列剧的模式,每集套用一个男女婚恋关系上的现象,集中火力展开段子,小品式紧凑、密集的桥段,三条男演员的主线纠缠不休,最终各自开花结果,进而推导出一个其实在片头,已经借由孙红雷之口讲述出来的似通似不通,但是确实能引起思考与共鸣的爱情“箴言”。形式感非常强烈,最难得的是,全剧三十集,还真像模像样地找出了三十个所谓的爱情“命题”,加以阐述,铺排。不过可惜的是,到了剧集后半段,也就是大概十五集之后,很明显这种手法已经有点不敷使用,剧情和人物逐渐开始出现反复、拖沓,甚至是摇摆在系列剧与剧情剧之间的现象,风格不够统一,这是很大的一个失误,但是主要应该是编剧在没有足够素材的前提下,盲目追求形式感的失误,与赵宝刚的场面调度能力和强自说圆一个故事的能力无关。
之所以敢于大胆尝试全新的结构,大概是因为赵宝刚自海岩剧之后,通过《奋斗》、《婚姻保卫战》等大热剧集,自我感觉重新找到了制胜法宝,那就是台词!
轻松、幽默,具有强烈批评与自我批评,其实说白了也就是耍贱的台词风格,在《男人帮》中发挥得淋漓尽致。大段大段单独截取出来,简直就可以当做段子流行的台词,在微博盛行的时代,终于发挥出难以想象的功用。这也直接导致《男人帮》轻剧情结构,而重台词风格的最大特色。从目前的反映来看,这种风格化的做法毁誉参半。
赞的方面开始批量复制、传播《男人帮》中的台词,并以此为自己的生活准则等等;弹的方面,大多是受不了这种千人一面,自作聪明,牙尖嘴利,却又浮泛地驾临于生活之上,还要自以为对生活有多深刻了解的小聪明劲。赵宝刚选取网络知名作家唐浚作为新剧《男人帮》的编剧,所想的大概也就是借助其出色的台词功底,但是成也台词,败也台词,《男人帮》的伪深沉,假深刻或许会流行一时,但是在多年之后,能够被多少人记住,就很难预料了。
另一个《男人帮》无法界定成败的地方在于三位男主角的选用。导演出身的汪俊还好说,45岁成功男士的形象基本成立,而且比较贴切。而故意模糊掉年纪,但是从工作性质、收入水平乃至性格特质方面,显然更像三十出头的顾小白和罗书全,却选用了孙红雷与黄磊两位“中年”男星来演出,从形象上来说无疑是个败笔。尤其是孙红雷颠覆一贯的硬汉形象,耍贱卖萌,无所不用其极,粉丝自然是爱极了,但是对于另一部分观众而言,却是恨在心里口难开。
之所以无法界定成败,是因为孙红雷和黄磊两人尽管气质、形象上并不算符合,但是演技,尤其是台词功底的出色,还是极大程度上镇住了场。看孙红雷扑闪着小眼睛,大段大段地念那些贱到极致的对白,其实也有种受虐的快感,当然,前提是你能忍住不看他那张沧桑的老脸。说实话,一时间还真想不到有哪些新生代的男演员能够胜任顾小白这个角色。
从目前的收视率以及影响力来看,《男人帮》绝对取得了赵宝刚导演事先预期的效果。但是假如从长远来看,《男人帮》显然具有不可复制性,这种纯靠卖弄台词功底,不讲求戏剧结构,更没有抓人剧情的系列剧,很难成为中国电视剧市场的主流,赵宝刚的实验也不可能一而再,再而三地成功。
赵猪:编剧,自由撰稿人,岭南人士。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