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基建项目决策期工作探讨
- 来源: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医院基建,建筑,项目决策期,编制报告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09-03 12:35
摘要:项目决策阶段是项目建设管理中最关键的阶段,是项目建设管理工作的核心和保证,文章系统阐述了项目决策阶段的工作内容和程序,以及每一项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为项目管理决策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医院基建;项目决策期;编制报告
“十二五”规划实施以来,国家加大了民生事业的资金投入。医改方面,“新农合”、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大病医疗保险等政策的落实对医疗卫生行业发展又带来了新的契机,新一轮的医疗建筑建设呈现出勃勃生机。
医院建设项目管理的程序和内容以工作程序分为项目决策阶段、项目实施阶段和竣工验收阶段。项目建设管理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程序和内容。而项目决策阶段是项目建设管理中最关键的阶段,其工作的主要内容是:编制《事业发展规划》、编制《项目建设规划》、编制《项目建议书》、项目选址、医疗工艺设计、优化确定规划设计方案、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制订资金筹措方案、初步设计、责任主体和重要材料设备的招标等工作。
一、编制完善的事业发展规划
项目建设单位应在符合当地区域卫生规划前提下,组织相关专家和管理班子,对本单位的床位设置、门急诊服务量、大型医技检查治疗设备的种类、临床科室的设置、科室发展和人才培养等情况认真论证,制定出《事业发展规划》。
二、编制《基本建设规划》
医院根据已经确定的《事业发展规划》组织相关专家和决策层领导制定《基本建设规划》,在建设规划中确定临床科室的床位数量的分配、大型诊疗设备的数量、门诊科室设置的种类、中远期建设的内容等。
三、《项目建议书》的论证和编制内容
建设规模:根据《事业发展规划》确定床位数、门诊量;
项目功能:根据《建设规划》内容确定项目建设功能;
筹建初步方案:论证医院的医疗技术的开展范围,科室间的工作流程,床位、人员和设备合理配置的综合统筹方案。确定医院的建设规模、管理模式和科室设置等。
四、项目选址
(一)项目选址原则
综合医院选址应符合当地城镇规划、区域卫生规划、城市交通影响和环保评价的要求;
(二)项目选址要求
交通方便,宜面临两条城市道路;便于利用城市基础设施,便于院内部分服务社会化;环境安静,应远离污染源;地形宜规整;应远离易燃、易爆物品的生产和储存区,并应远离高压线路及其设施,避免强电磁场干扰;不应临近少年儿童活动密集场所;不应污染、影响城市的其他区域;应远离城市商业聚集区和城市交通阻塞地段;宜避开城市绿地、湖泊、河流和公园;应避开地下暗河、溶洞、流沙等地质条件不稳定区域。
(三)申领《规划选址意见书》(规划设计要点)
在取得《项目建议书》批复(核准)文件后向当地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申请《规划选址意见书》,同时请规划主管部门出具该区域的《规划设计要点》,明确建设密度、绿化率、建筑物控制高度等。
(四)申领《规划用地许可证》
携带《土地证》、立项批文、《规划选址意见书》、航测图等资料到规划主管部门申领《规划用地许可证》,明确规划建设边界红线,为规划设计提供条件。
五、组织编制医疗工艺设计
建设单位根据《立项批复文件》确定建设规模和内容,合理分配和确定医疗业务结构和功能,以及相关医疗流程、医疗设备、技术条件和参数。
医疗工艺设计根据工作内容侧重面不同可分为前期设计和条件设计。前期设计的内容主要侧重确定项目的业务功能、规模和建设内容。深度上必须要满足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任务书及建筑方案设计的需要,为编制高质量的《设计任务书》或《设计招标文件》提供依据。医疗工艺的条件设计阶段的内容主要侧重建设项目中的业务单元和大型医疗设备在施工图设计之前需要确定的数量的多少、尺寸的大小、技术参数的选择、负荷的高低等。对于较为复杂的医疗建设项目应在初步设计前完成,并与建筑设计的深化、完善过程相配合,深度上要满足医院建筑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的需要。
医疗工艺流程在不同的研究层面分为三级,即医院内各单体医疗功能建筑之间的流程(一级流程)、单体医疗功能建筑内各医疗功能单元之间的流程(二级流程)和各医疗功能单元内部的流程(三级流程)。
医疗工艺设计在医院建设项目管理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项目决策的重要依据。在项目决策阶段为能获得高水平高质量的设计十分关键。目前,在医院的项目建设管理中还没有完全得到项目决策层的高度重视,项目设计的质量高低过分依赖设计单位的经验,殊不知能够为设计单位充分阐明“我们需要什么”才是高质量设计的重要前提。
从事医疗工艺设计工作的人员由医院的医疗、护理、医技和基建管理人员和行业建设工程专家组成,文本可由医院基建管理部门和专门咨询机构整理编制。
六、规划方案设计和设计单位选定
按照《医疗工艺设计》、《规划设计要点》等立项批文要求,通过招标、设计竞赛或委托的方式确定项目建设初步方案。
(一)新建医院总体规划方案的设计要求
功能分区应合理,洁污、医患、人车等流线组织清晰,要注意既保证医疗流程有序又从物理上避免院内感染;
建筑布局紧凑,交通便捷,方便管理、减少能耗;
应保证医疗活动区域用房环境安静;
病房应能获得良好朝向和景观,缓解患者就医心理压力;
方案设计在满足卫生防护距离要求下要联系紧密,尽量为医技发展留有改、扩建用地;
应有完整的绿化和景观规划;
对废弃物的处理,应作出妥善的安排,要避开人员密集区和交通要道;
医院出入口不应少于两处,人员出路线及出入口不能与医用废弃物路线及出口重叠;
医院应设置足够的停车位,院区内车辆行驶路线不宜过长;
太平间、病理解剖室应设于医院隐蔽处,如需设焚烧炉,应考虑风向影响,并应与主体建筑有适当隔离。尸体运送路线应避免与出入院路线交叉。
(二)院区环境设计评价要点
应充分利用地形、防护间距和其他空地布置绿化景观,并应有供患者康复活动的专用绿地;
应对绿化、景观、建筑内外空间、环境和室内外标识导向系统等作综合性设计;
在儿科用房及其入口附近,宜采取符合儿童生理和心理特点的环境设计;
病房建筑的前后间距应满足日照间距要求,且与相近的其他建筑物间距不宜小于12m,并符合有关规定的要求;
院区内生活用房宜独立成一个区域,不宜与医疗区域产生相互干扰。
(三)医院扩建项目选址和设计方案招标重点
首先建设单位应在《医院事业发展规划》前提下进行《医院改扩建整体规划》,《医院改扩建整体规划》可委托规划设计单位完成,也可在选定设计单位时通过招标确定,并且《医院改扩建整体规划》要满足《医疗工艺设计》要求;二是要充分分析扩建项目的建设内容和功能以及对原有内容和功能的改造利用;三是规划方案应关注改扩建项目对医院原有整体布局和流程的影响;四是关注医院水、电、气的供应荷载,污水站的处理能力,是否需要增容和扩大院内配套设施建设;五是论证扩建项目对院区原有道路和地下管网产生的影响;六是项目选址时要注意项目施工时场地、施工道路不要影响到正常医院医疗活动开展,或提前采取措施将影响降到最低;七是要充分考虑施工期间噪声对医院医疗活动和周边环境产生的影响,以便提前采取降噪措施。
七、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委托有丰富医疗建筑可研编制经验的咨询机构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设单位主要参与编写内容:
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阐述
根据《项目建议书》、《医疗工艺设计》内容充分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着重结合区域卫生规划、《医院事业发展规划》阐述项目建设对医疗服务、学科发展、可研能力提高、医疗卫生水平整体提升产生的作用。
2.项目建设条件论述
论述项目建设区域的气候和地理地质情况,项目周边市政道路,给水、污水、雨水管网,天然气管网,城市配电站点、高低压电力线路等分布情况。项目院区内道路交通、地下管网、配电负荷、锅炉装机容量和供应能力,污水处理能力,中心供氧和负压吸引站位置和容量情况等必须认真详细分析,既是项目建设条件论证需要,也可避免隐性投资,提高投资估算的准确性。
3.项目建设方案技术论证
根据设计方案,侧重论述平面布置、交通组织、功能分区、医疗工艺流程、景观规划、外装效果等方面,列表说明各功能单体面积分配指标,再对各功能单体方案设计思路进行阐述,以在方案阶段要充分体现医院临床科室的优势及学科发展的特点。
4.资金筹措方案
建设单位应根据项目投资估算及建设进度提供切实可行的资金筹措方案,以便保证项目顺利实施。
八、招投标工作
按照《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批复和核准的方式,组织地质勘察、工程监理、项目设计、工程施工、重要材料和设备的招标工作,为项目的顺利实施做好充分准备。
九、结束语
综上所述,项目决策阶段是项目建设管理的最关键的阶段,它是项目建设管理工作的核心和保证。这个阶段工作的质量好坏、效率高低、决策是否科学和具有前瞻性,对整体项目的实施将会产生很大影响。因此,项目建设单位要组建一个基建管理知识全面、技术专业、经验丰富的管理团队,深入细致地逐项有序地完成项目决策阶段的工作内容,为医院领导的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凌达,汤越.论医院建设项目投资控制与管理[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14(4)
[2]张肃川.基层医院项目建设管理体会[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13(4)
编辑刘鲁 文/李郁鸿 赵玉霞 By Li Yuhong Zhao Yuxi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