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言休的太极大师

  • 来源:高峰
  • 关键字:杨维文,太极,健康
  • 发布时间:2014-11-24 15:34

  现年70岁的杨维文师傅,习拳龄已有半世纪,是新加坡有名的太极拳大师。是什么因缘带师傅走进太极拳的世界?过程有哪些酸甜苦辣?跟着师傅学太极,又有什么独门的训练方式?太极师傅教功夫真的会「留一手」吗?种种疑问,就让杨师父告诉你……

  师傅是在怎样的机缘下开始学习太极拳?

  我在十五、六岁的时候开始学,由哥哥带着我,在林氏大宗祠(也称「九龙堂」)。我当初的师傅是林伯炎老师,他是国民党教官,精通多门武术。五、六十年代的新加坡没什么娱乐消遣,一个不小心还可能染上赌博等不良嗜好,学太极拳正好可以消磨时间,而且当时的社会风气和治安也不太好,学了正好也可以保护自己。

  现在流传的各式太极拳(陈式、吴式......),为什么都冠上了不同的姓氏,可是又叫太极拳呢?

  其实各姓氏流派的太极拳都源自「太极拳十三势」,就是包括了最基本的八个手法、五个步法。各姓氏流派之间不同的地方就在于个人的体悟和理念不同,表现手法也就不同。

  该不会只有姓杨的人才能练「杨」式太极吧?

  当然不是,只是刚巧我也姓杨。这个巧合只是偶尔开玩笑的时候能派上用场。当别人跟我争执杨式太极拳法套路时,我都开玩笑说我的套路是我祖先留下的,我的才是最正统的。

  师傅你所教的太极拳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一般人也许不会意识到拳法的起源是来自「大杆」。我从大杆中参透拳法的起源,来补足自己对拳法的认识。太极大杆是修习太极的一种辅助器械,细长的树木枝干,长约3-4.5米,主要是从中国运来的。练习时,学员们人手一根,用来练自身的力道。先从轻的大杆开始练起,熟悉了以后,才换成更重的大杆。

  师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教太极拳,教多久了?

  二十多岁的时候就开始教了。当时年轻,学没多久,却也信心满满,跟着林伯炎师傅开班教学生。反而要在自己越学越精以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才开始意识到自己需要有更扎实的知识才能教人。

  师傅每个星期要教多少学生?

  没有仔细算过,一个星期累计下来有大概有100-200位吧,当中有很多的家庭主妇以及退休人士。当然也有个别指导的学生,他们都是越学越有兴趣,后来决定悉心钻研的。

  我在网络看过别人介绍你的文章,都会亮出你是「免费在植物园教课」的这个亮点。其实是真的免费吗?

  我在植物园里面开班教太极,大家一起练拳,正好有路过的人想要加入,那当然是欢迎啊,不可能跟一个即兴加入的人收钱吧。

  有人结束后会随喜缴学费;也有人越学越喜欢,干脆就问明收费。

  最让你印象深刻的学生是怎样的一个人?

  有个学生跟我学了20多年,为人师最欢喜的一件事,就是遇见像他这样悟性强,能举一反三的学生。可惜啊,他年纪比我还大。

  那你目前的学生当中,有没有谁有潜力成为新一代的太极拳大师?

  有。有个50多岁的学生,很有天分,而且比我年轻。这个学生不会墨守成规,十分灵活懂得变通,我教的拳法套路,他都能打出自己的风格来。有的时候要达到顶峰,能下苦工的地方都下了,就还得靠点天分。

  师傅太极拳学了那么多年,遇到过最大的挫折是什么?

  曾经有一度想要全盘放弃太极拳。年轻的时候,过程中遇到的难题都还能逐一克服,反而在我练了几十年,将近六十岁的那个时候,遇到一个大瓶颈。当时出拳的时候觉得拳都划不开,无法拿捏力度,被困扰了很久,甚至萌生起放弃的念头。

  后来师傅是怎样突破这一关呢?

  在一个交流会上经人认识了金仁霖师傅,中国着名的太极大师。第一次拜访,金师傅冷落了我两个小时。我知道他是在考验我的耐心。后来金师傅让我挥拳给他看,我就赶紧借机把心中的疑惑问了。金师傅让我握他的手臂,他轻轻使力,我就「啪」一声被抛开,连带在身上的相机都被摔坏。接着金师傅赠了我四个拳法口诀,我一听,这全是林伯炎师傅已经教过的啊!金师傅说我理解的程序不对,让我回去好好想想,参透了明年再来找他。第二年我们见面,我俩一握手,我就感觉到金师傅在发内功。一年前我来见师傅,心中疑惑还没解开,一下就被抛开。一年下来我苦练并反复思考那四个口诀,这次我赶在他又把我抛出去之前制止他,我们四目交接会心一笑,吃饭去了。

  修习太极拳怎样改变了你的人生观?

  太极让我看事情的眼光变得更细致。一个出拳的动作,任何人看了都能模彷,但是一个动作里面究竟有几个程序?一开始你可能只看到两个程序,慢慢地悟出其实有三个,练着练着,最后参透到四个划分动作。这就是细致。

  你觉得教太极拳最辛苦的是什么?

  学生总认为师傅故意留一手,把东西「收起来」不肯教完。其实年轻的时候我也怪过我的师傅把功夫「收起来」。其实不是师傅担心学生超越自己而不肯教。

  凡事都必须循序渐进的,必须靠自己下苦工去悟出来。很多时候我是教了,学生理解不了,悟不出来,就认为是我留了一手。教人,其实只是给学生指路,学生必须依照我的指示自己去走,才能学到的。

  为了学习太极拳,你做了什么一般人不会做的事情?有没有后悔?

  要成功一定有代价,我就用「愿意受伤」来概括我为了学习太极拳而作出的牺牲,没有后悔过。

  那么如果让你选,如果不是太极拳,你会培养哪方面的嗜好?原因是什么?

  我会选美术和摄影。这两项虽然不是武术,它们跟太极拳还是有相似之处。欣赏美术作品的时候,考你的观察能力。美术讲究颜色和画面的平衡、和谐,学太极拳也考你的观察能力,出拳时也讲究平衡。摄影你要运用器材,决定用怎么样的镜头对焦、决定如何去表达你的景物。了解了基本的理论,拍摄时就考验你能不能捕捉那一刹那的光线和景。就好像你学会了基本太极拳法跟理论,你如何出拳,就在乎在那个当下你对太极拳认识的深浅。

  你打算何时退休?

  不会退休的。会一直摸索,遇上瓶颈,突破瓶颈,再继续往前。一直让这样的过程循环。

  练太极的好处

  畅通经络、血管、淋巴及循环系统

  练太极拳的时间一般至少在10-20分钟左右,所以跟一般的带氧运动一样,能使血气通畅。有人会在修习途中察觉指尖麻软发痹、关节微响等感觉,从中医的角度,这些是筋脉活络的现象。

  改进柔韧度、肌力及肌耐力太极拳多以慢速进行,配上屈腿半蹲式运动,使肌肉耐力得以提高;再配合多方向及大幅度之活动,能改善各关节的柔韧度。

  提高心肺功能

  练太极拳要保持呼吸自然沉实,腹式呼吸法能增加胸腔的容气量、递增吸氧呼碳的次数,相对地提高了身体内部器官的获氧量,持之以恒,必能训练并提高心肺功能。

  访问/许月丽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