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武汉是蔬菜种企大本营
- 来源:农财宝典种业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湖北.武汉.大本营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1-21 15:30
统计资料显示,2013年湖北省蔬菜产量715.6万吨,居全国第4位。湖北蔬菜种业市场开放早,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湖北种业人便已走出国门。湖北蔬菜品种繁多,种业交流频繁,改革开放初期,全国四方商贾便云集武汉,武汉成为种企交流中心。
水生蔬菜全国一流
湖北享有“鱼米之乡”的美誉,蔬菜种业在这里蓬勃发展,有着必然的先天优势:她九省通衢,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高校众多,人才辈出;地肥水美、四季分明,自然条件优越;良好的良种研发环境,科研院校云集。
据了解,目前湖北已形成城郊蔬菜、水生蔬菜、西甜瓜、食用菌、鄂西北高山蔬菜、魔芋六大蔬菜生产基地。从整体看,湖北省蔬菜年播种面积在1800万亩左右,年需蔬菜良种近3万吨。优势品种是萝卜、大白菜、甘蓝、辣椒等。
水生蔬菜是湖北蔬菜特色,水生蔬菜从种子到种植当属一流。湖北水生蔬菜年播种面积达135万亩,拥有全国独一无二的种质资源,有国家武汉水生蔬菜种质资源圃、国家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水生蔬菜工程技术研究部、农业部水生蔬菜种质资源科学观测试验站等平台做支持。武汉蔬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武蔬”)有武汉市蔬菜科学研究所做研发支持,强项之一正是水生蔬菜业务。
湖北省高山蔬菜播种面积全国第一,达240万亩,主要分布在长阳、利川等地。
武汉市文鼎农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下称“武汉文鼎”)王汉舟表示,多年来全省优势品种种植格局较稳定,用种格局变化不大,十字花科类占主流。湖北蔬菜种业的发展离不开武汉种子交易会(下称“武汉会”)。
2014年,北京种子大会、哈尔滨种业博览会、广东种业博览会分别走过了22年、20年、13年,而武汉种子交易会资历最高,已有31年历史。作为种业界历史最长的展会,武汉会不仅促进湖北本省蔬菜种企对外交流,也推动了我国蔬菜种业发展。
注册资金200万以上200多家
在湖北还没有一家上市种子企业之时,临近省份安徽和湖南已分别有安徽荃银、合肥丰乐及湖南金健、隆平高科等4家上市企业。据统计,2012年湖北省注册资本在100万以上的蔬菜种企有200多家,且集中在武汉市。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张抗抗等曾在研究湖北种业的论文中提到,湖北种子企业实力不够大,竞争力不够强。而这也在对武汉16家蔬菜种企的调研中得以体现。
在业界,武蔬、武汉文鼎与武汉汉研种苗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武汉汉研”)被公认研发实力较强。武蔬宁斌表示,武蔬走技术营销之路,在有科研单位背景下很早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历经坎坷后生存下来。
而武汉文鼎正朝着两个方向发展。王汉舟说,一是由以经营为主向研发转移,二是由高中低档混合经营向中高档产品转移。对武汉种企阵列有着深刻理解的武汉汉研董事长吴忠认为,公司注重田间常规育种与生物育种相结合的方法,在策略上注重商业化育种模式。在营销推广上,武汉九头鸟种业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九头鸟”)和武汉亚非被公认颇有建树,两家公司在主推品种上也有相似之处。九头鸟经理黄琛表示,仅高档萝卜种,一年就有近20万罐的销售量,公司当前重点发展大基地推广模式。国际贸易专业出身的贺亚菲擅长营销,他表示在选种、试验、示范等一系列流程上,公司也十分慎重。湖北市场国内外良种品种繁多,也面临激烈竞争,本省自给率不足30%。黄琛说,湖北在高山蔬菜种植方面很强,不过品种绝大部分是进口品种。王汉舟提到,茄果类、西甜瓜等本土种尚占优势,但十字花科类与进口种的差距超过十年,像萝卜,韩国种可以在冬天放很久。
如今,新政实施,经营门槛提高,蔬菜种企又面临着发展新问题。在王汉舟看来,小企业抱团发展将是趋势,对于本土企业,树立自有品牌很重要。宁斌认为,种企数量可能不会减少,但整合趋势会加速,合作机会增多,强强联合将是湖北蔬菜种企的发展之路。
《农财宝典》记者 惠婷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