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10多亿蔬菜种子市场群雄竞逐
- 来源:农财宝典种业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广西,蔬菜种子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1-21 15:38
广西本土种企因缺乏育种研发能力,大多以代理商的角色经营,也有一些有远见的企业家,已开始布局商业化育种,致力于品牌打造。
广西是全国重要的蔬菜生产基地,全区蔬菜种植播种面积已超过1600万亩,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百色番茄、五塘苦瓜、合浦豆角等特色蔬菜专业化区域。业内人士估计,广西蔬菜种子市场价值10多亿元。
作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前沿,广西成为走向东南亚的重要窗口。据不完全统计,东南亚种业市场预计2015年可达到50亿元。不过,广西本土种企因缺乏育种研发能力,大多以代理商的角色经营,也有一些有远见的企业家,已开始布局商业化育种,致力于品牌打造。
国内外名企进驻广西
广西自治区农业厅统计,2012年,全区蔬菜播种面积1613万亩。根据“十二五”规划,2015年,全区蔬菜种植面积达1800万亩,蔬菜商品生产基地良种覆盖率达100%。百色田阳小番茄、南宁五塘苦瓜、合浦豆角、北海和桂林西瓜成为广西特色蔬菜专业区域品牌。
广西与东南亚的自然条件和品种结构相似,当地培育的品种能够快速进入东南亚市场。据了解,东南亚种业市场在2011年达到了37亿元,预计2015年将达到50亿元。从广西走向东南亚种业市场成为国内种企的选择。潜力巨大的种子市场吸引了先正达、圣尼斯、瑞克斯旺等国内外种企国内外种企纷纷进驻广西,成为种企必争之地。
叶菜、毛节瓜、冬瓜、甜玉米是广西本地优势品种,国外品种也在广西占有一席之地。来自美国的美椒12号、以色列的海泽拉番茄、台湾圣玛丽番茄、法兰西玉豆、泰国玉豆等品种已经成为百色蔬菜主流品种。以番茄为例,广西80%以上被国外品种占据。
本土种企自主研发能力弱
在种子市场化的浪潮中,广西种业在2001年兴起,在2010年前后达到高峰。广西的优势品种主要集中在冬瓜、毛节瓜、苦瓜和丝瓜等瓜类作物上,科研院所研究较早、育种材料资源相对比较完备,自主品种较多,但销售额并不大。
“广西种子企业研发能力薄弱,在番茄、萝卜、大白菜等一些大宗作物上基本都是国外品种。”广西种子协会副会长、南宁桂研种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蒋月喜说,广西不少种子企业仍停留在家庭作坊式,还不能真正称之为企业。
缺乏自主研发品种是广西蔬菜种企的一大硬伤,除南宁市桂福园农业有限公司、南宁桂研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南宁科农种苗有限责任公司等少数企业开始注重品种的引进和自主研发外,多数市县种子企业仍是代理国内外品种的方式经营。
在重点调研的种企中,柳州前进种子店、桂林市明鑫种子有限公司、桂林金利达种子有限责任公司、灵山县强坤蔬菜种子有限公司等已经是当地做得最好的企业,但他们却是国内外知名蔬菜种子企业的代理商。
桂林市明鑫种子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友明说,由于品种资源缺乏,缺少自主品种,10多年来,主要以代理为主,经营范围也仅以当地为主。
广西横县子龙种业有限公司业务范围已经不局限于广西,已经走出了国门。总经理冯喜良说,公司年销售种子多达1000万斤,已经通过蔬菜种子走向全国和东南亚市场,但还是以常规蔬菜种子为主,商业化育种体系仍没有构建。
“关键还是本土科研相对薄弱,而研发投入又不足。”南宁科农种苗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刘政国认为,广西大学、广西农科院等科研单位有一定的研发实力,但成绩并不突出。
“广西种业还没有形成一个市场体系。”蒋月喜说,国外企业给我们的启发是,从长期看,种企要具备育种、营销、管理和服务等体系。
目前,南宁桂福园、南宁科农、南宁桂研是广西有自主研发能力和自主蔬菜品牌的种自企业。
挖掘本地特色品种
从长期来看,市场留下来的是有研发能力,自主品种、品牌的企业;没有自主品种,在市场上难以发展,站稳脚跟。“拿来主义”不长期,市场上可以忽视;企业的品种要具备精品、名牌、不可替代性等特点。
广西本地在常规叶菜、毛节瓜、冬瓜、甜玉米等都极具地方特色,具有丰富的地方品种资源和悠久的栽培历史。刘政国认为,本土种企应加大对广西特色农作物(特别是特色蔬菜)的种业价值挖掘。
南宁桂福园总经理宋钢认为,优良品种是种企生存发展的基础,不断加强育种科研和创新企业营销模式是提高种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据悉,南宁桂福园较早开展了商业化育种体系的建设,甜玉米、小冬瓜、节瓜和丝瓜等品种在广西具有竞争力,并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广西种企要立足本地,而后求发展。”蒋月喜说,蔬菜种子有的一包卖几百,有的只有几块钱,并不是所有做种业的利润都很高。蔬菜品种利润的高低取决于精品、不可替代品种。
《农财宝典》记者 刘海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