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80年代,中国番茄种业发展进入了快车道。1982年,西安金鹏种苗有限公司(以下称“西安金鹏”)总经理李晓东登上了番茄发展的列车。经过三十多年的积累,金鹏在番茄种业中地位举足轻重,“金棚一号”问世具有划时代意义。

金鹏一号奠定行业地位
1982年,毕业于陕西省农林学校蔬菜专业的李晓东进入西安市临潼区种子公司,成为了一名普通的技术员,一工作,李晓东就与番茄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临潼种子公司工作近20年的经历为他成为番茄制种能人积累了经验。
上世纪80年代,中国番茄育种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西安蔬菜研究所番茄育种已在国内闻名。临潼县是西安市蔬菜研究所的番茄制种基地,在临潼区种子公司工作的李晓东参与了番茄制种基地的创建。在那十年,因制种条件优越,临潼吸引了全国众多科研单位前来制种,这为李晓东接触来自全国的各类番茄品种提供了机会。
进入90年代,李晓东走上了番茄种子经营之路。2000年12月1日,《种子法》实施,种子市场进一步放开。2001年,因临潼种子公司改制,李晓东成立了西安金鹏。
20世纪初,国内番茄种子市场被毛粉802、中杂9号、L402、佳粉15和上海918“五大天王”占领,这5个番茄品种垄断了90%的粉红番茄市场份额。不过,金棚一号的出现打破了这一格局。1999年,金棚一号育成。金棚一号属无限生长粉果类番茄,因其商品性超群、综合抗性好、早熟性突出,迅速在全国各地得到了大面积种植,2003年,金棚一号成为国内市场公认的老大,市场份额占近四成。
金棚一号统领中国番茄市场十余年,在北方、西南以及中部省份种植广泛,产品还出口到俄罗斯、蒙古以及中亚地区。截至目前,累计种植面积超过500万亩。
抗TY病毒品种再占一席之地
凭借金棚一号,西安金鹏确立了在番茄种业的江湖地位。但李晓东看到,公司的发展需要依靠持续的科研育种和扎实的市场运营。
金棚一号成功后,李晓东不断丰富番茄品种。2001年开始,西安金鹏的“金棚系列育种成果”分三个批次稳步走向市场。
金棚三号、金棚五号、金棚六号等品种凭借与金棚一号同样的商品性、抗性以及早熟性优势,成为西安金鹏番茄品种的第一梯队。这批番茄品种种出的番茄硬度好,比同期市场上的番茄早熟10-15天时间。
2005年,广西田阳首次出现了番茄黄叶曲叶病毒(简称TY病毒),随后蔓延到上海、浙江、山东、河南等地。番茄黄叶曲叶病毒病发病凶猛、危害猖獗,且因菜农对该病的发病规律和防治措施不了解,极易给西红柿生产造成惨重损失,甚至绝产。因而,抗TY病毒番茄成为市场需求点。2010年秋季,西安金鹏推出了抗TY病毒的金棚10号和金棚11号,并成功在番茄市场中再次抢占一席之地。
2010年,西安金鹏投资1000余万元建立番茄育种研发中心,组建了一支十多人的育种队伍,科研投入每年近200万元,相继推出粉红番茄、粉红番茄抗TY病毒、樱桃番茄、大红番茄系列等数十个品种。
着眼品种创新和产权保护
套牌种子侵权是中国种业的顽疾,在这样的环境下,西安金鹏市场不断受到挤压。李晓东也看到,统领中国粉果番茄十余年的金棚一号种植面积近年来种植面积有所下降,番茄市场面临新的挑战。
当然,外部环境不可能在短期内改变,西安金鹏早已经开始着手内部自我保护。李晓东提到,现在公司制种一般都集中独立种植父本,超低温保存花粉,在基地的安排上尽量远离“热点地区”,如陕西临潼、甘肃酒泉和辽宁盖州等地区。
李晓东还认为,公司目前品种研发创新的力度不够,经销商的营销体系及手段也显陈旧,公司的管理水平和治理结构也存在一些问题,这都需要向跨国公司和国内兄弟公司学习。
李晓东提到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足,希望出台相关政策,保护民营企业品种,维护良好市场竞争体系。
《农财宝典》记者 赵思扬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