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病房楼双护理单元设计特点剖析

  ——以深圳大学学府医院新建工程为例

  摘要:文章以深圳大学学府医院为例,从双护理单元的设计理念、病房床位数的确定、电梯种类及数量的确定、防火分区与疏散、病房的通风与采光等方面进行剖析,探索医院标准护理单元设计的方法及设计思考因素,为今后双护理单元的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双护理单元;病房楼;防火分区

  深圳大学学府医院新建工程位于深圳大学城,规划用地面积89828.24m2,总建筑面积135000m2,项目一期设置800张床位,二期设置500床,总计1300床。其中,综合病房楼四层由新生儿及儿内科病房组成;五层由产房及产科护理单元病房组成;六层~十四层,每层由两个标准护理单元组成。

  一、双护理单元的设计理念

  (一)共用交通核心

  众所周知,一个标准护理单元一般有两个交通核心,一个是患者电梯、楼梯组成的交通核心,另一个是污物电梯、楼梯组成的交通核心。而在双护理单元设计中,通过合理安排交通核心的位置,可将两个护理单元公共的患者交通核心合并布置,另外,每个护理单元再各自设置一组污物电梯交通核心。在平面设计中,如果可以节省一组交通核心,就能留出更多的面积作为医疗用房,其价值不言而喻。本案根据以上原则,巧妙设置功能性质不同的各交通核心,使护理单元的平面利用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二)医生流线与患者流线分离

  医生流线与患者流线分离是现代护理单元设计必须遵守的准则。在不同功能交通核心分区布置的基础上,利用医生走廊与患者走廊分离布置实现医患分流,满足院感控制要求。

  (三)护士站作为物流传输终端

  每种物流传输系统均与建筑平面的流程息息相关,尤其轨道小车物流对主体结构的层高及结构留洞影响更大,在设计中应提前预留管井,并安排好物流传送路线。护士站作为病区的核心,最适合作为物流传输系统的终端使用。

  (四)其他理念

  在基本医务用房满足需求的基础上,优化楼、电梯位置及布置方式,提高病房使用面积。

  考虑到未来患者探视制度发生变革的可能性,合理分组布置患者交通核心与探视交通核心,达到探视时分得开,非探视时又可统一使用的效果。

  在满足消防要求的情况下,尽量将楼梯、电梯厅直接对外,充分利用自然通风采光,节省能源。

  二、双护理单元的平面设计特点

  (一)每个护理单元床位数的确定

  按照《综合医院设计规范》的要求,每个护理单元建议设置38~42张床,本案采用40张床。

  (二)电梯种类及数量的确定

  1.电梯种类

  根据医院设计相应规范,标准护理单元内电梯种类包括:患者电梯、医务人员电梯、手术专用电梯、污物电梯、消防电梯、无障碍电梯、办公电梯等。建议以上电梯均采用医梯,井道轴线尺寸3300×2700(墙体采用20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或250厚剪力墙),基本可满足大部分医梯厂家电梯安装的要求。

  2.电梯数量

  根据国家有关标准的要求,以本案为例,病房楼患者电梯的数量一般按100床一部来考虑(经济型)。在此基础上,尚应增加1~2部医生电梯、1部手术专用梯、1~2部污物电梯(兼消防电梯)。

  如果设置静脉配置中心,可根据物流传输系统的要求,增加1部物流电梯。

  如果手术室、ICU层与消毒供应室垂直毗邻布置,可在科室内部增加1部洁物电梯,1部污物电梯,用于两个科室内部的垂直交通。

  (三)防火分区、防火疏散及消防电梯

  1.防火分区

  按“高规”要求,高层病房楼最大防火分区为2000m2(加自动喷淋)。本案中标准层建筑面积为3224.3m2,应设两个防火分区。

  2.防火疏散

  按“高规”要求,高层病房楼高度大于24m,属一类高层,病房部分:两个楼梯间之间疏散距离48m,袋形走道12m;非病房部分:两个楼梯间之间疏散距离60m,袋形走道15m。

  每个防火分区均设两个疏散防烟楼梯间,楼梯间及前室的门为乙级防火门。

  标准护理单元的楼梯间应具备直接对外通风采光的条件。

  3.消防电梯

  每个护理单元各设1部消防电梯,一般兼作污物电梯,应设消防前室。

  消防电梯机房与其他电梯机房应有分隔,隔墙及楼板满足规范要求。

  (四)病房的通风采光

  南向病房实际开窗面积与南向窗户面积的比值为30%;每个护理单元(防火分区)各设一间新风机房(12~15m2);所有病房均南向布置。

  (五)单复廊结合的护理单元设计

  1.护理单元单廊布置特点

  由于进深小,通常15m左右,通风采光好;医患共用中间走廊,无法实现医患分流。

  2.护理单元复廊布置特点

  由于进深大,通常22~24m左右,设两条走廊,通风采光不好;由于北侧用房需安排医生办公区、楼电梯等,使医疗用房过少,不能满足使用要求;双走廊布置方便实现医患分流;由于高层病房楼电梯数量较多,电梯井道尺寸较大,仅靠北侧用房安排楼电梯交通核,进深不能满足要求。

  3.护理单元单、复廊布置特点

  本案通过对平面形态的调整,吸取单廊与复廊布局的优点,在护理单元采用了单复廊结合的布局模式,特点如下:

  南向病房具有良好的通风采光条件;

  护士站居中布置,护理路线短捷,有利于医疗护理质量的提升,大大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劳动强度;

  患者交通核与医生交通核分开设置,解决医患人流交叉问题;

  交通核均有直接的通风采光条件;

  设置完善的医疗附属用房,为护理工作提供了有利的保证;

  护理单元的“母题”重复,形成简洁统一的病房楼外观效果;

  楼梯间位置布置合理,有利于消防疏散;

  规整的柱网、合适的剪力墙位置,使建筑与结构形成了良好的呼应关系。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虽然病房护理单元的设计看似简单,但若想将其设计好,需要掌握多方面的知识。在方案设计或工程投标中,如何确定采用一个护理单元还是两个护理单元,使用单廊还是复廊,抑或是单复廊结合,这是需要通过对整个医院用地形态及医院用地的各项指标进行缜密分析去寻找答案的。只要从根本上了解医院建筑发展的规律、标准护理单元的发展脉络及前景,将会在传统标准护理单元布局的基础上,推陈出新,设计出更多更好的病房楼标准护理单元的平面。

  参考文献

  [1]尤坚一.谈护理单元建设[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13,14(1):78.

  文|贾敬龙 夏宝 孙菲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