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农行业媒体的春天才刚刚开始

  • 来源:农财宝典水产版
  • 关键字:移动互联网,传统媒体,涉农行业
  • 发布时间:2015-03-09 09:57

  这是乙未羊年的第一期杂志,《农财宝典》以全新的面貌与您见面。

  近两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与应用突飞猛进的发展,关于“传统媒体日落西山”的讨论甚嚣尘上。每一次掏出手机、每一次分享微信、每一次拆开红包,在享受互联网带来的便利同时,也在承受其所能引发的各种不确定性。

  2014年,大众媒体哀嚎遍野,关于传统媒体何去何从的声音愈演愈烈。业内业外,茶余饭后,也不乏人云亦云。事实上,如果谙熟媒体传播的规律,你会发现,涉农行业媒体的春天才刚刚开始。

  且不说,大农业版块已经掀起中国最新一轮的财富浪潮,成为各路投资者眼中最值得开发的处女地。单就媒体属性来说,行业媒体迥异于大众传媒,是典型的分众媒体,面对的是专业受众。大众媒体受众基数大,依靠眼球吃饭,属于“注意力经济”。受信息爆棚的互联网冲击,乱花渐欲迷人眼,信息早已供过于求;分众的行业媒体,依靠专业受众吃饭,属于“专业力经济”。在行业资讯方面,有价值、有分量的内容,依旧是稀缺资源。

  传统媒体转型面临的另一个困境在于,随着微信、微博等自媒体的出现,传统大众媒体在信息传播渠道上的垄断优势被打破。读者不再是某个媒体势力范围内的专属物,而是像寻找庄稼的蝗虫,哪里有粮食,就向哪里飞。与此不同,行业媒体植根于行业、成长于行业、服务于行业,在为行业提供信息与技术的同时,更提供全方位的多元服务。行业媒体与行业读者之间,是天然的锚定社区,不单是铁打的媒体,更是铁打的读者与合作伙伴。

  涉农行业媒体面向一线农民与经销商,这一群体整体年龄结构偏大,使用移动互联网的习惯较弱。传统纸媒仍是其接收信息最重要的渠道。而年轻新锐从业者以及涉农产业链各环节企业人员,已全面熟练使用基于移动客户端的新闻产品。这是非常难得的“后发发展红利”。传统纸媒与移动端两个新闻产品,面向不同目标群体,不存在目前大众传媒在转型期普遍面临的“左右互博、互抢用户”的最棘手问题,而是形成了影响力打造的全媒体链。在这个链条中,真正能产生优质内容的媒体,其行业影响力会比以前更加放大。从《农财宝典》最近两年综合利用报纸、杂志、网站、微博、微信的情况看,已经充分得到了证实。

  乙未年的第一期《农财宝典》,在版式上微调的同时,在内容结构和采编流程上也因应时代的发展,做了不同程度的调整。一方面,加强了传统媒体与移动互联网的融合,充分发掘和利用社交圈,多维度地对读者进行分类。在新的杂志中,我们开设了微话题、微调查等全新栏目,只是最初级的简单尝试;另一方面,在以后的杂志中,基于众包的理念,我们将本着“开门办报”的思路,向更多资深行业人士约稿,发出他们的真知灼见;不仅如此,我们还设想对采编结构做更大的改造,吸纳专业人士成为《农财宝典》的特约编辑、特约审稿人,让《农财宝典》真正成为行业人的《农财宝典》……

  这些都只是写在纸上的《农财宝典》,而《农财宝典》早已不只是一张纸,作为具有独特价值的三农综合服务商,她更大的变化在于其独特的平台价值,以及由此衍生的强大的服务能力。这才是最大也最值得期待的“改版”。这一点已经显现,并在今后越发强烈的展示出来。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