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养虾模式分析报告

  笔者有幸在越南从事对虾养殖的技术服务工作多年,走访了越南中部、南部、西部等主要的对虾养殖区域,将2014年越南对虾养殖情况做一个简单总结,供同行专家们交流、参考。

  一、越南水产养殖环境条件

  越南是一个狭长的沿海国家,从南到北有着3260公里的漫长海岸线,河流水库众多,淡水、海水资源都异常丰富,在水产养殖养殖环境上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除了北部靠近广西、云南这些区域有四季分明之外,中部、南部一年只分旱季和雨季两个季节,所谓的雨季也没有像中国一样的梅雨、连阴雨天气,雨季期间也就是每天1-2次阵雨,下完之后就雨过天晴,这对于水产养殖,尤其是对虾养殖来说也是一个有利因素。

  越南的主要养殖区在南部的湄公河三角洲,该区域占越南整体水产养殖量的70%以上,该区域的另外一个优势的几乎全年不会发生台风等强破坏性的自然灾害。越南气候温热,年平局温度在24℃左右,但是南部湄公河三角洲区域平均温度在28℃,年平均日照时间多达2700小时,年降雨量接近2000ml,这些气候条件对于水产养殖来说都非常有利。

  另外,在湄公河三角洲的主要养殖省份,目前还主要是以农业为主,工业污染相对较少,水质条件目前相对来说还非常理想。旱季海水倒灌,河水盐度可以达到15‰-20‰。雨季主要以淡水为主,通过升龙公司几年的大力推动,目前大部分养虾的客户都会挖井打地下水,以补充雨季时候池塘的盐度,盐度一般可以达到8%-10‰左右,条件好的地方会更高,对于养虾人来说这是梦寐以求的条件。

  二、2014年对虾养殖概况

  1、整体养殖概况

  越南的对虾养殖热潮从2000年左右开始,中北部有很多中国人跑过去养虾,大部分越南养殖户因此开始就以养殖南美白对虾为主。南部湄公河三角洲在2011年前以草虾养殖为主,之后在正大、升龙等一些公司的有力推动下,客户逐步开始转养白虾,养殖总产量年年攀升。越南历年的对虾养殖产量如表3所示。

  2013年越南的对虾养殖产量是54.8万吨,养殖面积980万亩。2014年越南对虾养殖产量是66万吨,养殖面积是1014万亩。其中85%以上养殖面积是属于草虾滩涂或者大水面粗养模式。2014年草虾面积小幅下滑,白虾养殖面积增长45%,增加迅速。

  近两年越南的对虾养殖的总产量迅速提升,个人认为并不是行业所说的是越南养虾业发现了EMS的解决方法,所谓的罗非鱼混养降低EMS也仅仅是个例,疾病问题依然严重,部分区域养殖成功率仍然很低,产量增加的主要动力是大量客户从草虾转养白虾,带来的养殖总产量的增加。当然还有其他很多几个因素,笔者后面还会专门写一篇文章阐述越南对虾养殖产量增长的几大因素。

  2、草虾与白虾养殖对比

  越南是一个传统的草虾养殖大国,目前的草虾养殖面积与规模在全球排名第一。2011年之前,越南对虾养殖产量的90%,养殖面积的95%以上都是草虾,经过2012-2014持续三年的转变,白虾养殖产量已经占据越南对虾养殖总产量的70%以上,但是养殖总面积的85%仍然还是草虾,这说明越南的对虾养殖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与后劲。

  分析越南草虾转养白虾的大趋势,原因其实很简单,白虾养殖虽然要求的投资更高,但是周期短、产量高,还是越来越得到大多数养殖户的青睐。下面比较一下10年期间的白虾与草虾养殖效果对比。

  拿2003年和2013年平均水平的客户效果数据比较一下草虾和白虾养殖:2003年,草虾养100天规格有15头/斤,亩产可以达到1200斤;2013年的养殖行情下,理想成绩是150天才能养到20头,亩产只有700来斤;而相比之下白虾养殖,80、90天规格就可以达到25头/斤,亩产高的可以达到1900多斤,相比之下白虾养殖周期短、产量高,抗病力好了许多,再加上白虾苗种有SIS、OI、KonaBay、CP等一批大公司做了长时间的种虾选育,苗种保障性高许多,而草虾迄今无正规的大公司在做种虾,养殖过程中新出现了大量规格参差不齐以及生长速度慢等问题,所以白虾养殖逐步成为主流是一个不可逆的趋势。

  3、白虾养殖成本分析

  越南的对虾养殖成本,由于1993年越南开始实行土地私有制,大部分虾农的池塘都属于自己的,因此不存在塘租成本,这一点除了节约了塘租之外,更大的好处是提升了客户对于养虾的事业心,养虾不是短期行为,这是他的生活的重要经济来源,他们会想办法改造好池塘,会接受新的养殖理念与技术,追求最佳的养殖成功率。部分租用池塘养殖户成本也相对低,大约在300元-600元/亩,因此塘租成本比国内要低很多。再加上人工成本低廉,养殖工人一个月的工资大约在1000-1200元之间,饲料、苗种、电费、药费整体与国内相比持平,因此整体养殖成本相比国内有一定的优势。

  4、各区域养殖模式简析

  1)中北部养殖模式

  在越南对虾饲料市场,从北部海防省至中部平顺省一般统称中北部,这些区域跨度大,养殖面积分散,各省养殖市场容量相对较小。据越南水产贸易杂志统计,2014年中北部对虾养殖总面积大约在70万亩,对虾养殖总产量在13.8万吨。

  中北部的养殖主要以沙地地膜池精养为主,一般每年养殖2-3造,北部从海防省至富安省一般养殖两造,3月份开始放苗,6月中下旬收虾,7月份放养第二造,10-11月份收虾。中部从庆和省至平顺省一般每年养殖3造,放苗季节一般在2月、6月、9月。地膜池放苗密度一般在13-15万/亩,养殖80-100天,平均产量在2500-3000斤/亩。

  2014年中北部整体对虾养殖情况一般,发病比例40-50%,其中部分区域广治与广平省发病率接近80%;主要疾病是白粪病、EMS、白斑病为主;

  2)南部白虾养殖模式

  南部养殖区域主要集中在湄公河三角洲,该区域气候适宜,咸淡水丰富且水质优良,无台风等自然灾害,因此70%对虾养殖面积与产量均集中在此区域。根据越南水产贸易杂志统计数据,2014年湄公河三角洲区域对虾总养殖面积大约在930万亩,对虾养殖总产量在52万吨左右。其中大部分养殖面积是草虾粗养模式,主要分布在槟枝、朔庄、博辽、金瓯、坚江等沿海省份,统计的白虾精养面积在100万亩左右,仅南部总养殖面积的10.7%,但白虾养殖产量却占养殖总产量的65%以上。

  湄公河在中国境内又叫澜沧江,流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之后,在越南的南部分为九条大河流入南中国海,因此湄公河三角洲又叫九龙江平原。属于典型的河流入海口型的冲积平原,平均海拔不足2米,面积约4.4万平方公里,河流、水道、沼泽众多,土质主要以沉积型细粘土为主,类似沼泽地土质,铁质与有机质含量高。

  从2003年左右,受养虾的高利润驱使,大量农民将水稻田改为养虾池,也有大量的池塘由原来的沼泽地、红树林改造而成。南部区域的白虾养殖主要以土池精养为主,一般每年养殖2-3造,2月份、6月份、9月份为相对集中放苗季节,但由于南部天气好,一年四季均有客户养殖放苗。一帮放苗密度在6-8万/亩,经过80-100天的养殖,产量在1200-1500斤/亩,成活率在80%左右。

  南部的白虾养殖是给越南对虾总产量带来增长的重要一极,2014年整体养殖成功率维持在50%-60%之间,年初开局第一造虾养殖比较顺利,但是5月份之后其中部分省份的发病率开始攀升,其中有几个重要的白虾养殖省份如槟枝省、茶荣省、博辽省养殖成功率有6-8成,但是朔庄、同奈等省份成功率相对较低,只有3-4成左右。

  3)南部草虾粗养模式

  这种养殖模式从总体养殖面积上来看,在越南对虾养殖上还占据着主要地位,主要是由于道路、电力等基础设施还不到位所导致的。草虾粗养面积保守上估计也有800万亩,草虾总养殖产量近几年都维持在25-26万吨之间,没有大的突破与提升。

  草虾粗养模式一般一年养殖2造,2-3月以及7-8月是放苗高峰期,放苗密度比较低,一般每亩放苗密度在1.2-2万之间,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低密度、养大规格虾,投资相对较低,但是养殖周期长,总体利润相对也不错,很多大规模的养殖公司如明富集团目前还采用这种相对风险低的养殖模式,也有一部分养殖公司开始尝试白虾土池精养模式。

  2014年这种养殖模式成功率也持在6-7成,采用这种草虾粗养模式的主要密集在几个养殖大省如金瓯、博辽省。据数据显示,这两个省的草虾养殖面积接近600万亩。

  海大集团 崔罗生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