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8日早上,梁国强来到自己的鱼塘边,伴随着电机转动,投料台周围有十多股气泡冒出来,鱼群已经聚拢在一起,准备吃料。“我用这个底氧(当地养殖户对均衡增氧俗称)半年多,效果确实是明显,看这些鱼吃料的状态就知道,以我这么多年的经验,不会看错。”
投料量同比增长约三成
梁国强在珠海平沙镇养鱼已经十多年了,目前他的基地有100多亩水面,共5口塘,主要养殖草鱼和罗非鱼。在去年的八月,他到通威位于三水的365养殖模式示范基地参观过以后,就在自己两口14亩左右的塘安装了均衡增氧设备。
“当时参观过后,我就想,按照示范基地的数据,我自己的鱼塘产能应该也能得到提高。” 梁国强说,在安装均衡增氧设备后,鱼塘有四个显著的改善:鱼吃料顺利,不会炸群;阴雨、低气压天气一样投料;夜间不会缺氧浮头;在进入冬季之后,鱼群摄食正常。“最令人意外的是,到了冬季一样可以投喂,就在1-2月间,我这里投料量比以往同期增加了近三成。”
梁国强采取了1批罗非鱼、2批草鱼的养殖模式,两口各14亩左右的塘,开春共投放5万尾罗非鱼苗,养到8月上市,不清塘,在9月前投放0.2-0.25斤规格的草鱼苗,每口塘各投2-2.5万尾,养到当年年底,卖掉一批超市鱼,规格1.7-2.5斤,剩下一部分,利用其它鱼塘开疏密度,养4斤上的大规格草鱼,一直到春节后全部出售,然后清塘,准备下一造养殖。
珠海海壹水产饲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珠海海壹)水产工程师陈明春介绍,在这两口塘中,采用了一台功率1.5千瓦的鼓风机,每口塘放置14个增氧盘;经过测算,安装均衡增氧设备以后,投喂时料台周围水体的溶解氧上升了0.2mg/L左右,对鱼的好处已经可以明显观察到,他准备等到目前这一批大草鱼出塘后,再计算饲料系数,以便总结更优化的养殖方案。
注重防疫和保健
在采访过程中,梁国强多次提到鱼病的防控问题。“我拿回来的鱼苗规格比较大,已经打过以针免疫,等到下塘一个多月后,和1.5斤左右规格时,我还要再补两针。”他说,很多人养殖打过针的鱼苗,容易想当然认为不会再发病,其实在0.5-1斤规格时,发病率还是比较高的,特别是碰到开春天气变化频繁的时候,损耗特别大。“我自己也吃过这个亏,所以宁可多花点钱,也要多补一针。”
梁国强还介绍,水质管理是他平时最重视的工作,几乎每天都要到基地里来看,底改、调水这样的工作不可或缺。“最好的防病方法是预防,但做起来不容易。”在梁国强的基地里,一旦发生水色变化,或者鱼的活动不正常,他立刻会采取措施。每当需要加料的时候,都要提前在饲料里拌中药制剂,特别是天热高温时,鱼发病往往都是消化系统病变引起的,保护好肠道,鱼能够正常吸收营养,即使环境有些许突变,鱼群也能具备一定的抵抗力。
在梁国强看来,鱼病防治的道理都是相通的,他用同样的理念养罗非鱼,也从未出现过病害。“抗生素是个坏东西,所以不管碰到什么问题,我都不去使用。”据介绍,他现在还有安装底排污系统的想法,以便更好的维持水环境,确保健康养殖。
新手养鱼超越同行
“2014年是我第二年养鱼,原本想着要交学费,现在看来令人满意。”8日当天,在珠海白蕉镇,养殖户李国强这样说,他原本是出海打鱼的渔民,从2013年开始养鱼,按照珠海海壹技术人员设计的方案,在2013年11月底投苗,规格0.8-0.9斤,数量为6000尾出头,去年4月下旬起捕一部分,约11000多斤,随后再补充0.4斤/尾规格的鱼苗,大概6500多尾,到了8月下旬再次卖鱼7300多斤,最后剩下的养到5斤上规格大鱼。
陈明春介绍,李国强鱼塘的配置也是一台功率1.5千瓦的鼓风机,同时供应两口6亩鱼塘的供气,每口塘13个增氧盘。李国强告诉记者,就在前不久的2月5日,他刚刚清掉一口塘,有了明确的数据,使用均衡增氧技术以后,鱼摄食很旺盛,而且由于溶氧量足够,鱼的消化吸收效果理想,计算下来,养5斤上的大草鱼,投喂一包50斤装的颗粒饲料,可以长29斤鱼,明显超出周围只有26-27斤的水平。

陈明春告诉记者,由于鱼价不理想,这次清塘比原计划延迟了近一个月。“当时计算,大草鱼加上各种杂鱼,存塘鱼量已经超过了3000斤/亩,不仅投料效果不好,而且泛塘的风险非常大,现在想来,李国强有多开均衡增氧的习惯,这一点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农财宝典》-新渔网记者 孙岁寒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