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欧委会第1421/2013号法规,2015年1月1日起,中国内地所有产品不再获得欧盟普惠制优惠。欧盟是我国进出口贸易主要伙伴国家之一,2014年前11个月,我国对欧盟进出口保持增长态势,中欧双边贸易总值达3.43万亿元,增长8.9%。
随着欧盟“普惠制”待遇取消,我国输欧产品平均税率普遍上浮约3个百分点,这将明显降低我国产品出口欧盟市场的竞争力。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业须引起高度关注,并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
普惠制是发达国家给予发展中国家出口制成品和半制成品(包括某些初级产品)一种普遍、非歧视、非互惠的关税优惠制度,按照欧盟目前执行的普惠制方案,共有176个国家和地区享受普惠制待遇,涉及6200种产品。根据相关规定,受惠国的某类产品被欧盟认定为具有竞争力且占据其市场一定份额时,这个国家的这类产品就会被欧盟“毕业”,不再给予普惠制待遇。
我国不再享受普惠制待遇后,一方面,按照普惠制证书平均能给企业带来5%的关税减免,这意味着出口欧盟国家的企业将多出5%的运营成本。以广东湛江为例,2014年1-11月份,检验检验部门为湛江地区外贸企业签发的欧盟普惠制证书为913份,签证金额为4109.6万美元,这意味着湛江外贸企业出口欧盟的产品将多出205.5万美元的运营成品,湛江出口欧盟的水产品等产品均受到影响,进口商会要求中国出口企业分摊关税成本,进一步压缩出口企业的利润。
另一方面,关税成本增加后,我国产品在欧盟市场的售价会提高,这就会削弱我国产品在欧盟市场的竞争力。据了解,随着普惠制待遇取消,我国输欧产品平均税率普遍上浮约3个百分点。此外,欧盟取消我国出口产品普惠制的同时,却继续对印度、越南等东南亚国家以及秘鲁、阿根廷等南美国家的一些产品实施普惠制待遇,这些国家的产品成本优势就会远远强于我国。据了解,目前已有企业反映,在于欧盟客户沟通时,因价格无法达成一致、欧盟客户最终向印度公司购买同类产品,出现了订单转移现象。
在欧盟“收紧”普惠制新的出口形势下,检验检验部门建议采取以下举措进行应对:
开拓除欧盟外其他发达国家市场。企业可以开拓给予我国普惠制待遇的其他发达国家的市场,如将产品出口至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加拿大和俄罗斯等东欧国家,以继续享受普惠制优惠。
实施“走出去”战略。有条件的企业可充分利用普惠制原产地规则,实施“走出去”战略,考虑在继续享受普惠制待遇的老挝、柬埔寨、缅甸等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投资建厂,既可以扩大我国的出口,也能间接享受到欧盟普惠制带来的利益。
充分利用自贸区低关税优惠政策,除了欧盟、东欧、美国等传统市场外,企业还可以充分利用自贸区的低关税,将产品出口到与我国建成自贸区的国家和地区。目前,我国已签署自贸协定12个,涉及20个国家和地区。此外,我国还加入了亚太贸易协议(包括中国、韩国、印度、孟加拉国、老挝和斯里兰卡6个成员国)。取得中国原产资格的产品在进入上述国家和地区时均可以享受关税减免,甚至是享受零关税的待遇。
湛江检验检疫局 麦文伟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