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医院的建筑设计特点

  医院建筑作为一类特殊的公共建筑,既有公共建筑的特点,也有其特殊。同时,不同类型的医院建筑,例如综合医院、儿童医院、老年病医院、精神病医院、康复医院等等,因为服务对象的不同,又有其各自不同的特点。

  为了让医院建筑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基础上,实现各个方面的优化组合,例如环境、人性化、节能、造价、土地利用率、未来发展空间等,就必须充分考虑各类医院的共性及特殊性。共性为医院建筑的设计提供了大的方向,而特殊性则使得医院建筑的设计更加细致、具有针对性以及鲜明的特点。

  以肿瘤医院的建筑为例,在设计过程中,既遵循着公共建筑设计的一般规律,又要考虑其作为医院建筑的特点,还要仔细分析其作为肿瘤专科医院的特殊性。下面,笔者结合所做的几个肿瘤专科医院的建筑设计项目,总结一下肿瘤医院建筑设计的特点,与同行分享。

  肿瘤医院建筑设计的特殊性,归根结底是患者的特殊性

  医院建筑的使用者主要包括患者及其家属、医护人员以及其他工作人员,但归根结底,医院建筑是为患者服务的,因此,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要仔细分析患者的特点及其需求。

  在肿瘤专科医院中,患者及与之相关的医疗活动有着鲜明的、不同于其他类型医院的特点,这就使得肿瘤医院建筑的设计也应与之相适应。

  首先,是门诊量比较小。来肿瘤医院就诊的患者大部分都是已经确诊的患者,这与综合医院有着很大不同,相应地与综合医院相比,门诊用房的数量要相对较少。同时,门诊科室是根据肿瘤医院的特点来设置的。

  其次,是医技用房数量多。在肿瘤医院中,医技用房的数量较多,这是由肿瘤疾病比较特殊的诊断和治疗手段决定的,各种类型和用途的大型诊断和治疗设备占用了大量的建筑空间。

  再次,是住院患者多、住院时间长。

  综上,在肿瘤医院的建筑设计中,从设计任务书开始,甲方会根据医院的特点,重点从医疗功能的种类、医疗流程、医疗用房的配置等方面提出要求,而设计人员则需要从自身的专业知识和相关经验出发,与院方共同完成科学、合理的方案设计。

  没有专门的标准,仍然参照综合医院的建筑标准进行设计

  虽然肿瘤医院比较特殊,但是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它的设计标准和规范,因此仍然是参照综合医院的建筑标准进行设计。

  前面提到,肿瘤医院的门诊量小,门诊用房的数量也相对略少,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门诊量的差异,肿瘤医院与综合医院门诊部的情景大为不同,前者的冷清与后者的喧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肿瘤医院的医技用房,特别是放疗用房的配置,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面积上,都是大大超过现行综合医院标准的。

  在选址、设计过程中,尽量创造好的环境

  通常肿瘤是较重大的疾病,一旦确诊,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影响较大。同时,肿瘤患者可能要反复几次进行放疗、化疗和住院,住院时间比较长。因此,在选址时,应该尽量为患者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以改善患者心情,创造一种有利于他们就医和休养的氛围。

  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要努力为患者营造一种“家”的氛围。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设计师要始终秉持人性化的设计理念,将这种理念贯穿于设计的全过程。应该站在整个医院的高度,从建筑布局、绿化、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建筑之间的关系、建筑内部设计等各个角度,将“营造家的氛围”这种人性化的设计理念落到实处,通过细节处处体现对人的关怀。在建筑内部,要减少或者避免使用让人觉得枯燥的以及让人觉得不亲切的色彩和装饰,应采用活泼、轻松、温馨的主题环境。此外,要处理好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做好绿化和景观设计,尽量利用绿化来改善医院的环境、改善院区气候、减少有害气体。同时,要让患者与绿化、景观能够进行“亲密接触”,让他们在不同的空间都能够接触到室外环境,感受到阳光、鲜花、绿树,增加对生命的渴望,增强战胜疾病的决心和信心。

  在流线设计、功能布局方面,梳理好各科室的关系

  在综合医院中,首次就诊的患者比较多,门诊量非常大,门诊部门和医技部门的联系非常紧密。而在肿瘤医院中,虽然也有一些初次就诊的患者,但是住院患者人数较多,因而住院部与医技部之间的联系较门诊部与医技部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很多住院患者要经常到医技部进行检查和放射治疗。

  为了适应肿瘤医院患者就诊的这种特点,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要将放射检查、放射治疗用房与住院部临近布置,或者上下垂直布置,或者水平临近布置,让患者可以在一个楼内活动,无论是接受检查还是治疗都非常方便。

  如果受条件限制,放射检查、治疗用房与住院部需要留有一定距离,那么,要将这个连接不同部门的空间尽量设计得温馨、舒适,减少患者身处其间的恐惧感及其他不良情绪。

  总体来说,在肿瘤医院中,肿瘤疾病特有的检查手段、治疗手段很多,而且相关设备的数量多、位置集中,这些设备集中的区域是肿瘤医院医疗活动的核心,该区域的布局是否合理、其与病房之间的联系是否方便,都直接影响到医院的运行效率以及使用者的心理感受。

  从患者、医护人员两个角度出发,做好细部设计

  对于建筑内部各个空间的设计,要同时考虑患者和医护人员的需求及使用感受,不但要从功能上满足要求,还要尽量创造高效、适宜的环境。

  对患者来说,肿瘤医院特有的一些检查、治疗区域通常是最让他们感到压抑、恐惧的地方,这就要求建筑师要为患者的等待区、休息区创造良好的环境,最好实现自然通风采光、环境绿化和景观设计的结合。如果受条件限制无法实现,也要通过各种手段,将空间做得有活力和趣味,给人温馨的感觉。

  对于医护人员来说,用房首先应该满足医疗流程的需要,同时,有些用房还有洁净度、放射防护等方面的要求,在这个前提下,机房要适度集中,形成集中的放射检查和放射治疗区。在放射治疗区附近,既要为医护人员设置工作区,也要设置适当的办公区和休息区。

  工作区和办公区既要联系紧密,又要适当分隔,这样有利于医护人员调整状态;工作区集中设置,便于医护人员使用不同的医疗设备,缩短工作和物资供应的流线,有利于医疗物资的集中供应与管理,同时还便于对多个医疗用房或者设备进行维护。

  办公区则应该设计得温馨舒适,尽量采用自然通风采光,为医护人员提供一个调整身心的良好环境。由于放射防护的原因,现在大部分医院将放射检查、放射治疗区集中设置在地下,其优点是地下用房比较集中、用地比较方整,可以布置多台设备;缺点是地下通风采光比较差。因此,要尽量使办公区能够自然通风采光,使医护人员由没有自然通风采光的治疗区出来后,能够享受到办公区的自然通风和采光。

  特殊设备用房的设计,已有成熟的样本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之前,肿瘤疾病放射检查和放射治疗所需的特殊用房是需要建筑师来设计的,其中涉及到与放射防护有关的各种计算,同时还要考虑节省建筑面积、使用的便捷性、降低造价等诸多问题。

  后来,随着设备的不断完善、设备生产厂家技术的逐步成熟,在各种设备的用房建设方面有了较完整的样本。建筑师在设计医院时,只需按照设备的用房样本来设计即可。这样一来,不仅减少了设计师的工作量,而且,由于厂家对其设备的各种参数、特点非常了解,对国家的相关标准、规范也比较熟悉,能够针对不同设备提出较为合理的用房样本,从而保证满足不同设备对用房的要求。同时,肿瘤医院内的很多大型设备的购置需要经过政府相关部门审批,在安装完成后,还会有专业的技术人员从各个方面进行评估,以确保安全和效果。此外,在院方确定了设备生产厂家之后,厂家也会介入到设备用房的设计、施工及设备安装过程中,进一步确保了设备用房符合要求。

  建筑师在设计方案的时候,要清楚各种设备在建筑内的大体布局,还要知道各个厂家的各种设备的尺寸及其用房的特点,以便准确定位各个设备在建筑内的位置,并确定用房所需的空间大小、墙体的厚度、用房的高度等。只有充分了解了各个厂家设备的基本情况及其用房样本,才能为设备留出具有“普适性”的空间,等到院方确定了最终选用的设备的品牌和型号之后,对用房进行适当调整后即可进行安装。

  总之,对于同一种设备而言,不同厂家的产品具有诸多相似的特点,对设备用房的需求也有很多相同之处。这就要求建筑师不断积累,熟悉不同厂家的各种设备的特点及其对用房的要求。否则,一旦设计方案中的设备用房无法满足院方最终确定的设备的要求,必将带来较大的调整。

  从单间和整体用房两方面,为大型医疗设备预留空间

  在多年的工程实践中我们发现,大型综合医院中的大型检查设备、治疗设备数量多、更新快,所以在医技用房设计中一定要留有余地。

  至于如何预留,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虑:

  一是从单间用房角度考虑,其尺寸、水电负荷等要留有余地。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方面,设备安装、设备用房装修等操作都需要空间,厂家样本一般为最小尺寸;另一方面,在有关部门进行放射防护评估时,常常会要求增加防护厚度,例如增加钢筋混凝土墙壁的厚度,这样会使得原有的设备用房变小;最后一方面,可以满足将来更换更大尺寸设备的需要。

  二是从医技用房的整体考虑,要预留一定数量的机房,将来用于增加设备或者设备周转。需要注意的是,在设计过程中,如果有些医院在指定的机房数量中已经预留了发展空间,这需要设计师应充分了解甲方的要求。

  结语

  肿瘤医院的建筑设计,从就医人群、检查流线和治疗机房等方面都有其鲜明的特点,因此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应自始至终贯彻人性化的理念,无论是院区规划、建筑布局、平面设计、内部装饰,还是室内外空间各个细节部位的处理,都要落实和体现对患者及医护人员的关怀,只有在这个理念的指引下开展工作,把为患者创造一个健康宜人的整体医疗环境作为目标,才能为医患提供人性化的环境设计空间。

  文|杨曙光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