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在医院公共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 来源: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地域文化,医院,公共艺术,设计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3-26 13:17
——以杭州新建市属医院为例
摘要:文章以杭州新建市属医院为例,从抽象简化、元素解构、夸张变形、借代手法及场景再现等方面探讨了地域文化在医院公共艺术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地域文化;医院;公共艺术
近年来,公共艺术被逐步引入医院建筑设计中,但片面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和“拿来主义”使得医院公共艺术出现了“千院一面”的状况,导致了地域差异的消失。
地域文化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地理结构等因素的影响下,历经持久的社会发展所形成的具有自身独特的文化历史传承与审美积淀的文化现象。地域文化具有差异性,不同城市或地域所形成的文化各有千秋,“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形象地说明了这一点。在医院公共艺术设计中恰当地应用地域文化元素可以使医院公共艺术富有个性,避免“千院一面”的状况。下面以杭州市近年来新建的市属医院为例,探讨地域文化在医院公共艺术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一、抽象简化
将传统文化中具体、繁琐的细节简化掉,只保留一个视觉的、抽象的轮廓或简化的形体,使之体现出简洁、明快的结构,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传统景观的空间结构特色,不仅能表达出蕴含其中的文化韵味,还能加强医院公共艺术的视觉形式美。
例如,杭州市儿童医院门诊大厅中以“新生”为主题之一的卡通人物“潭潭”的形象,提取了杭州西湖十景之一、被誉为“西湖第一胜境”的三潭印月的元素。“新生”以潭潭为创作原型,运用立体视觉语言将活泼可爱的潭潭形象呈现于医院入口大厅,以潭潭的欢笑与开朗造型感染着大厅的整体氛围,既增强了儿童医院的空间特色,又缓解了医院本身带给孩子的心理恐惧与压力。“新生”的造型采用写实的艺术手法,依托楼梯空间来呈现,巧妙结合楼梯的空间结构,既呈现了“潭潭”的独立艺术造型,又恰当地遮掩了呆板的楼梯结构,实现了功能性与艺术性的统一;静态造型与互动装置相结合,内部采用互动发声装置,增强了大厅空间的活力与趣味。
二、元素解构
元素解构是指根据自身的需求,把传统景观符号中不同体系、时代和地域的一些单体符号按一定规律或随机地加以组合,形成一个新的体系,代表某种新的含义。对地域文化符号的解构,就是在本土文化元素的基础上,对元素进行分裂、片断化、不完整化和持续变化的创作手法,使原有的视觉元素产生新的形象与新的语义符号。
元素解构打破了原有结构的整体性,强调结构的不稳定性和不断变化的特性。对地域文化符号的解构与重新整合体现出朴拙、大气的文化内涵以及强烈而浑朴的生命本质,加之动感丰富的空间构架,形成全新的空间语境。保留文化符号的某些肌理,通过对元素符号的重新解构,使人们在感受设计创新的同时也领会到符号背后的文化内涵。元素解构的设计手法为医院公共艺术设计提供了新的空间表述方式,从而使地域文化具有了全新的视觉面貌。
如杭州市下沙医院门诊大厅背景墙上的不锈钢浮雕取材自被誉为“天下奇观”的汹涌壮观的钱江潮,既提示人们,医院位于被誉为浙江“母亲河”的浙江省第一大河钱塘江边,更提示人们要以“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的勇敢精神面对病痛,又告知人们要以“世人历险应如此,忍耐平夷在后头”的坚毅精神战胜病魔。在钱江潮的浪花中还加入了C、H、O、N、P这五种构筑生物体的基础元素,丰富了浮雕的文化内涵。
三、夸张变形
以当代的艺术手法,将元素意象加以夸张放大,产生具有震撼力的效果,夸张的目的是为了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是在某种限度和原则指导下的夸大和强调。在设计中,夸张往往是对符号的提炼、分裂与变形处理,无论是尺度、形状,还是材料、色彩等形式要素,都在原有的基础上融进了新的内容和含义并加以强化,使之成为一种新的象征符号,以此引起人们的共鸣,这种夸大的结果使人明白作品的“形”所强调的意义。
如杭州市下沙医院住院厅背景墙石材浮雕“富春山居”意境清和,悠闲自在,宁静致远,取材于元朝书画家黄公望以杭州富春江为背景所创作的、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富春山居图》。
四、借代手法
将地域文化元素中的局部、片段按照今天人们的审美情趣投射到当代医院公共艺术设计中,使其带有传统的文化信码,这样设计出来的公共艺术作品能起到新旧沟通的作用,并获得良好的视觉效果。
西溪湿地是位于杭州市区西部的城市中次生湿地,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质朴、文化积淀深厚,曾与西湖、西泠并称为杭州“三西”,也是目前国内第一个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湿地内河流众多,水渚密布,植被繁多,生长着形形色色的水生植物,如睡莲、莼菜、菖蒲、野慈菇等。杭州市西溪医院门诊大厅背景墙上的石材浮雕取材自医院所在地——西溪湿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水生植物睡莲,有着矜持超脱、芳华四溢、迎着朝气、抛去暮气的意境。
杭州市下沙医院门诊大厅的挑台阳角选用具有杭州地域历史文化气息的“良渚玉琮”造型,通过现代手法演绎,使空间凸显杭州地域特性。
五、场景再现
场景再现就是把历史事件或传说中的部分场景通过画面的形式直接体现出来。这样能使人们联想起某一时代的生活、某个地域特定的传统景观,使人们对地域文化的理解更加具体和感性。
如杭州市下沙医院在电梯厅、候诊区、门诊和病区过道等公共空间陈设以杭州运河和余杭塘栖、富阳龙门、桐庐深奥、建德新叶等江南古镇村为题材的马克笔画、风景油画和石材浮雕等,将江南古镇村的沧桑之美、江南园林的婉约灵动之美展现出来,带给人们清美的视觉享受。
六、结束语
要实现国内医院设计与国际接轨,除满足当今时代的医疗、保健、康复、科研、教育和精神需求,充分利用国外先进技术和设计理念外,还要坚持地域文化在设计中的应用和延续,在设计中保持国家精神文化、民族特色和地域文化,重视医患个人的价值观和审美观等因素。
参考文献
[1]刘玉华.从美学角度分析城市公共艺术设计的传承与创新[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7.
[2]柳琳,王珊.儿童医院室内色彩设计策略[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10(03).
[3]苏元颖,周相涵.医院建筑公共空间设计[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14(12).
文|项海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