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医院库房货位优化管理

  ——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为例

  医院的库房不同于企业的仓库,没有所谓的原材料以及零部件库、半成品库,医院库房既要在有限的空间里处理和储存更多的物资,也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更多的配送,所以配货速度和准确性成为衡量其工作效率的主要指标,而运用货位优化管理库房是降低库房管理成本、提高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

  改良库位存储弊端

  据统计,在传统库房的物资搬运作业中,卸货、储存、配货、装车占总作业时间的40%,剩余的60%是由于工作人员无效行走所造成的,其中分拣工序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后发展为物流库房的核心工序。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货物放置十分随意,无形中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降低了工作效率,造成人力的极大浪费,所以合理规划存货单元(SKU)的库位,是减轻配货困难、提高作业效率、降低配货成本的有效途径。

  货位优化策略

  货位即货物储存的位置。医院内耗材种类繁多,差异性大,只采用一种货位分配的方式并不能达到最优的配货需求,实际管理中往往采用两种或多种存储相结合的方式满足多方面需求。

  *常见的货位存储策略

  第一,随机存储,即货位随机产生且经常改变。其优点是简单,货位共享,空间利用率最高;缺点为出入库管理和盘点较为困难;适用于库房空间有限且物资种类少、体积大的情况。

  第二,定位存储,即固定货位。其优点是按物资特性安排货位,物资间相互影响最小,但是空间使用效率较低,该储存方式适于库房较大,且物资种类多、量少的情况。

  第三,分类存储,即同一类货物有固定货位,且在各类储区内按一定原则指派货位。该方式便于常用物资的存取以及日常的存储管理,但空间使用效率较低,因此比较适合物资间相关性大,各产品尺寸相差大,又易被同时订购、产品周转率差别大的情况。

  第四,分类随机存储,即同一类货物有固定货位,但在各类储区内货位随机。该存储方式可节省货位数量,提高储区利用率,但出入库管理及盘点难度较高。

  第五,共享存储,即不同货物可以共用相同货位。优点为减少货位空间和搬运时间,但在管理上造成一定困难,且需要确切知道各货物进出仓库的时间。

  *货位优化策略的确定

  货位优化管理是用于确定每一个产品能够以恰当的储存方式进行空间货位分配。货位优化管理追求在不同的货架类型、货位规划、人工成本等因素影响下以实现最佳的货位布局,努力达到成本最大化节约。

  产品放在仓库中的位置是由库位储存策略配合货位分配原则来确定的,最终目标是降低成本。决定存放位置的因素主要是存储空间和周转率的大小,体现在库房管理中用COI(Cube-per-Order Index)来表示。COI指数是基于货物的订单体积指数以确保占最大体积的产品能有最小的移动距离。

  COI=货物在一定时期内的存储空间需求/货物在一定时期内的需求次数。COI越低,说明货物所占的存储空间越小,配货需求越高。通过求出所有货物的COI值分配动态和静态管理区,将COI值低的一组分配到动态管理区中,采用定位存储模式;COI值高的一组分配到静态管理区中,采用随机存储模式,按照COI值由低到高依次远离出入口摆放。医院库房应通过COI指数将货物分区(动态和静态)管理,然后建立货位分配模型,制定货物存放策略。

  实例分析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的一次性医用耗材库房,采用货位分配模型对现有医用耗材进行库位优化,以提高工作效率。

  *库房布局

  由于一次性医用耗材种类繁多,且随病房需求时有调整,所以先以库房的部分布局为例说明货位分配模型的应用。

  货架排序编号依次为A-O,共有162个货位,现对85种一次性医用耗材进行货位规划,库房内只有一个出货口。数据收集时应按照存储面积确定货物存货单元(SKU)的大小。

  *分区管理

  以医院近一个月的出库量统计出每种货物的单日出单量,所需托盘数量按照三天的期望出货量来计算,最终得到各类常用耗材的COI。将一部分配货频率不高的耗材,即COI值大于1的货物分配到静态管理区中,小于1的分配到动态管理区中。据调查,该库中有47类货物的日常配货频率比较低,需要托盘量52个,而静态管理区中共有54个货位,完全可以分配到位,按照COI值由低到高依次远离出入口摆放即可,其余38种常用耗材分配到动态管理区内。

  *动态管理区的货位分配

  该库房的动态管理区按照货架管理,共有货位108个,货架10个,货架A-H共包含12个货位,货架M-N含货位6个。由于同一货架上的各货位间的距离相差甚微,所以每个货架到出货口的距离以本货架的中心位置为准,并运用C++程序中的线性规划得到优化后的货位分配结果。

  *编码管理

  如何方便快捷的找到货位所在是提高配货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本着“简单易懂”的原则将每种货物按照货架次序进行了唯一的编码,同时利用信息系统自动生成在领料单据中,如A-1-2指的是位于货架A第一层的第二个货位,并以此类推。

  编码管理后将会使“找货”的现状得到大大改善。比如配货工作易于上手,避免重复存取,即使配货员对耗材种类并不熟悉,只需按单配货即可,保证了配货的准确性;自动生成拣选最佳路径,按照货位依次配货,可有效减少无用行走,大大提高配货效率,并使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标准化体系管理,货位编码管理是库房标准化管理全面覆盖的重要一环,而所有标准化流程的制定最终目的都是如何用最低成本使利益最大化,配货管理也不例外。

  结语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的一次性医用耗材库房采用定位存储和随机存储相结合的方式,以配货时间最短为目标函数,得到了最优的货位分配方案,然后对货位进行编码管理,以简单易懂的方式有效提高了配货效率。分区管理与建模相结合的方法不仅可以使库房管理更加科学化,而且充分利用了空间,提高了人力资源和设备的利用率,是库房管理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文|陈卫清 盛锋 耿静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