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结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后勤人才的培养现状,从重视人才储备与引进、人才的“补血”与“造血”两大方面详细阐述了多元而高效的人才培养方式,认为人才培养是医院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关键。
关键词:医院后勤管理;人才培养机制;公平竞争平台
提高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是医院发展永恒的主题,而医疗服务行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竞争。人才培养是医院管理和自身可持续发展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工作。
一、重视人才储备与引进
医改实施过程中,各大型医院均呈现出单体量逐步扩大的发展趋势,对相关管理岗位人才的需求也更加迫切。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作为有着近百年历史积淀和文化传承的三级甲等医院,创建初始就已充分认识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明确了只有依靠高素质的人才,才能展示医院的医疗水平、科技实力、教学质量、管理能力和精神风貌,才能促进医院各项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
医疗、教学、科研是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发展的生命线,人才储备和引进工作早已步入正轨,且形成了由上而下的完善体系。医院领导在审视了医院发展的趋势后,更是逐步加大了对后勤管理人才培养的力度,力争将医院整体发展的“短板”补齐,促使医院形成内外统一的服务体系标准,将后勤系统打造成同行业中的“水准原点”。为了突破后勤管理人员老龄化,专业理论知识水平良莠不齐的瓶颈,医院领导批准后勤部门从2007年开始引进相关专业的高校应届毕业生,计划至2015年后勤管理团队高校毕业生入职人数达到20人的规模。这一举措体现了医院领导层在医院管理方面的前瞻性和发展式思维模式。
二、人才的“补血”与“造血”
医院在积极引进外部人才的同时,也应加大对自有人才的发掘,达到既“补血”又“造血”的目的,逐渐形成后勤管理人才梯队发展的良好模式,使医院后勤团队名副其实的成为培养新兴人才的摇篮和自有人才施展才华的沃土。
(一)甄选人才的各项基本素质
后勤部门在长期甄选潜在人才工作中逐步总结并提出了符合自身需求的人才标准,需以良好的道德品质为基础,以良好的团队协作为核心精神,以敬业的工作态度为目标,以较强的沟通能力为合作前提,以丰富的专业知识为资本,以自主的学习能力为进步动力。
(二)多元而高效的培养方式
在两种人才培养的具体措施上,后勤部门提供了“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多样的培养方式。通过聘请各行业专家教授在医院内部进行学术讲座、专业培训或指导的方法来提高各岗位人才的综合管理素质。培养对象也可根据自身的专业特点、工作需要和发展目标的不同,选择参加正规学习、短期培训、在职学习等学习方式来提高自身专业技术水平或管理水平。后勤部门通过人员甄选后,提供了外派参加各种专业学术交流研讨会、三甲医院后勤机构实地参观等学习机会,使学习人员能够更加直接的借鉴同行业岗位的管理方法和成功经验。
至2013年,后勤部门已招聘专业人才12人,现已成为基层管理岗位的有生力量,主导完成的工作项目遍布总务处各职能科室。后勤部门在发掘自有人才的工作中也取得显著成效,其心血成果近年多在国家核心期刊的专业论文中发表,“新与老”两代人才一起为实现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后勤水准原点的目标而努力着。
三、结束语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人才培养体系,给每位优秀人才制定了具体目标,引入了人才培养竞争机制,真正做到了“唯才是举”、“唯能是用”,用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打破了唯学历血统论的壁垒,充分体现了院领导层把后勤人才培养作为一个系统工程进行实施,并创造了良好的氛围环境。在医疗服务行业里带头破除岗位、学历歧视,给予管理经验丰富、整体水平超前的自有人才与初始学历高的新兴人才一个公平竞争和展示才华的机会。这无疑成为了医院后勤系统迈向“水准原点”目标的强大助力,也将在医院整体发展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缪粤,永松,罗蒙.医院后勤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的探讨[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14.3
[2]张伟平.医院后勤人才队伍管理“六招儿”[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14.7
文|殷浩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