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自信的光照亮每个学生的心灵

  • 来源:学问
  • 关键字:自信,音乐
  • 发布时间:2015-11-04 10:13

  【摘要】音乐,是孩子们喜欢的,音乐课也应该是孩子们喜欢的课,关键是看老师如何去引导、调动每个孩子的积极性,发展他们的潜能。如何能让学生们热爱音乐、自信地歌唱呢?针对现在学生中有部分学生表现欲强,培养学生唱歌的自信心,笔者巧用“星星舞台”这个展示平台,帮助小学生确立自信心。

  【关键词】自信的光 照亮 学生的心灵

  音乐,是孩子们喜欢的艺术手段之一,音乐课也应该是孩子们喜欢的一种形式,关键是看老师如何去引导、调动每个孩子的积极性,发展他们的潜能。作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能看到自己的学生在宽大的舞台上落落大方地、自信地表演,展示他们悦耳的歌声,优美的舞姿,悠扬的琴声,这是非常令人欣喜的。如何能让学生们热爱音乐、自信地歌唱呢?针对现在学生中有部分学生表现欲强,培养学生唱歌的自信心,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谈谈自己肤浅的感悟:

  1 “星星舞台”——铺就自信的基石,树立学生自信心

  自信是通往成功的基石,而往往有一部分学生因为缺少锻炼,对自己没有信心,不敢主动上台表演。这时,教师就要创设和谐、轻松、愉快的氛围,使学生心情舒畅,积极主动地参与。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将会成为学生的沉重负担。"在小舞台刚开始实行时,总有学生明明准备好了,却不敢上来。这时,我就会走到他们身边,摸摸他们的头,对他们说:"老师相信你是最棒的,肯定行的,同学们,你们觉得呢?"此时,班里就会响起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上来。当这些学生表演完后,我又让其他学生找找他身上的闪光点,极力肯定他的优点,这样一次以后,第二次他就比以前大胆多了,能大大方方地上来表演了。所以,作为教师,应该在鼓励的作用下,帮助每一个孩子树立自信心。

  我在三年级1班,实行了“星星舞台”展示法的音乐教学,每节课安排两个学生进行音乐能力的展示,如唱歌、跳舞、乐器等,不在于区别谁能力的高低,而重在参与的过程。一年来,这个小小的舞台,不仅展示了学生个人的音乐能力,更展示了不同学生的不同心理发展过程。他们在这个小舞台中得到了锻炼,逐步健康地成长。

  2 理解宽容——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让其得到健康发展

  孩子的自尊心需要保护,我们教师也应该尊重学生的自尊心理。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影响学生内心世界时,不应挫伤他们心灵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那就是‘自尊心’。”自尊心是自我尊重并期望得到他人尊重的一种心理状态。它的基础是承认和肯定自己的尊严,从而不做有损于自己尊严的事,并且不容许他人的侮辱和歧视。自尊心是一种积极的行为动机,有助于克服自身弱点,促使自己去维护尊严。反之亦然。

  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比什么都重要,教学上采取的方式不同,将会获得不一样的效果,作为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感受,设身处地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待学习,看待老师,理解才是万岁,学生有了学习的信心,才能主动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才会加倍地感到自尊、自重与自信。每个学生的能力不同,常有学生大胆上台表演以后,因为动作可笑或音不准而惹得台下学生大声哗笑。这个时候,如果老师也随堂大笑或用鄙夷的态度对待这个学生,那么势必会对他的自尊造成极大的伤害,甚至于给他的心灵造成不必要的影响。所以,碰到这样的情况时,我首先告诉台下的学生要做个文明的观众,要学会尊重别人的演出,不能因为他的错误而取笑他。然后,我会鼓励他,就算今天有点小差错没关系,他能大胆地上来就已经很棒了。这样既对台下的学生进行了一次行为习惯教育,又保护了台上学生的自尊心,相得益彰。

  3 发现的"慧眼"——开发学生无穷的潜能,让自信的光照亮每个学生的心灵

  德国哲学人类学家米切尔·兰德曼说:“人的非特定化是一种不完善。可以说自然把尚未完成的人放到世界之中,它没有对人作出最后的限定,在一定程度上给他留下了未确定性。”每一个学生都是一片有待开发或需要进一步开垦的土地,由于年龄和教育等原因,在他们身上都存在着许多“不完善”和“不确定性”。在教育实践工作中,我们不能把学生看死,定型化,要坚信,每个心理健康的人都有潜在发展的因素,即使最差的一名学生,其底蕴也绝不是零,只要我们为之创设条件,提供舞台,其潜能终会被开发,其素质也将得到完善。

  有的学生在演唱时声音很轻,作为教师应该用激励性的话语:“老师相信你下次能唱得响亮”;“你下回能更大方!”曾有一个平时的“捣蛋鬼”,一直是我最感头疼的学生,但我没有放弃他,而是一如既往地关注他。通过日常观察,我发现他对于音乐并不是完全没有兴趣,就是经常管不住自己,有时候又对“星星舞台”的表演有点无所谓的态度。为此,我总是尽量抓住他在课堂中的一个小小的进步之处,激励他、鼓舞他。终于有一天,他在课上主动举手要求来表演节目,而且他唱歌时声音响亮,并且很有表情,和以前拖拖拉拉上台,草率了事,匆忙下场的风格简直判若两人,对于他的这种变化,我发动学生,做了积极的肯定,热情地鼓励,并提出了希望。人性最大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的欣赏和赞美。从此以后,他上课也听得认真了,回答问题也积极了,以往在学生眼中那个坏孩子的形象已经不存在了。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就是要有一双"发现"的慧眼,从一种新的视角,尽早地开发孩子的潜能,并加以关注、培养,创设一切可能的支持性环境,帮助他们走向成功之路,幸福之路,让自信的光照亮每个学生的心灵,使他们由衷地唱出自信的歌!

  4 互评互帮——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在肯定性评价中确立自信心

  现在的学生,多数是留守学生,缺乏父爱和母爱,性格孤僻,往往心胸狭隘,只看到别人的短处,以提高自己的威信。长此以往,势必会影响小学生健康心理的养成。比如每次星星舞台结束了,我让学生对自己表演的节目进行评价,让台下的学生也参与评价。一开始,自己表演的学生不知道自己存在着什么不足,而台下的学生总是会说这个不好,那个不好,可以说他们善于“揭短”,而要让他们肯定别人的优点对他们来说像是有什么重大的损失一样。

  为此,在进行评议时,我首先向学生说清楚评议的要点:要善于发现别人身上的闪光处,然后在进行评议时先说值得大家学习的地方,再提个小建议。这样坚持了一段时间以后,现在学生评价自己时,能说“我觉得自己的表情还不够好!”“我觉得声音还不够响亮。”而台下的学生更不会像以前那样光揭短了,他们学会了用宽容的、有深度的目光看待每一次的表演,并且能进行纵向横向的比较。他们会说:“他的声音比以前响亮了。”“他虽然唱得还不够响亮,但是他进行了充分的准备。”“他,其他什么都好,如果上台时能再大方一点就更好了”……类似这样的评价,现在每节课上都能听得很多,孩子们学会了欣赏自己,欣赏别人,发现别人的优点,学会了宽容、真实的评价,在肯定性评价中确立自信心,这一点对他们今后的人生之路是受之不尽的。

  通过一年的努力,在这个小小的舞台上,孩子们变得越来越自信了,从上台下台的礼仪,到节目的演出质量以及对“星星舞台”的热情都有了极大的提高,有时候我忘记了,他们会主动提醒你“老师,还有表演呢?”。

  我们的“星星舞台”有了自己的主持人,有了一群活泼可爱的演员,也有了一群文明的观众,更有了许多忠实、诚恳的评论员。每个学生既能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也能善意地对别人提出建议。他们的心灵在这里美化了,他们的人格在这里净化了,他们的兴趣在这里提升了,他们的能力、胆量也有了长足的改观。他们喜欢“星星舞台”,热爱“星星舞台”,转而变成喜欢音乐、热爱音乐,懂得欣赏音乐。有一位老师说得很好:不求吹拉弹唱全能,只以儿童兴趣为本,假如通过您的培养,每位学生能热爱音乐、懂得音乐、最终成为一名音乐爱好者的话,即使这位学生不会唱、不会奏、不会舞又有何妨呢?孩子们在学习中体验成功,享受成功的喜悦,这难道不是一种成功的教育吗?小小的舞台,培养了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练就了坚强的意志品质,让自信的光照亮每个学生的心灵。

  潘亚丽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