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囊,不就是端午节的荷包吗?有啥看的?别,可千万别觉得香囊看起来小小的不起眼,它可是越千年而余绪未泯的汉族传统文化的遗存和再生。
香囊的历史传承
节日的由来离不开历史的演变。远古时期黄帝部族发生的大瘟疫,听说就是广成子广成子用雄黄装包,让人们佩戴在身而治好的。到了南北朝时期,香包发展为香袋,到了唐代,香袋发展为精致小巧的香囊,同时出现了装有香料的香球。而宋代,香囊不再是为仕女、美人的专用品,男官吏们也开始佩戴装香料的荷包了,有的官吏上朝时干脆把荷包缀于朝服之上。由于香料昂贵而且不可多得,有人便用具有芳香气味的中药装入香囊随身佩戴,后来发现药物做成的香囊不仅气味芳香,还具有辟秽防病的功效,于是人们争相效仿,药物香囊便流传开来。名医华佗曾用丁香、百部等药物制成香囊,悬挂在居室内,用来预防肺部疾病。唐代医家孙思邈的《千金要方》中有佩“绎囊”,“避疫气,令人不染”的记载。到了清代,佩戴香囊成为皇宫的防病措施之一,乾隆皇帝曾发过“每年五月初一起挂五毒荷包”的谕旨。他自己就在端午节这天佩戴“五毒荷包”、“龙舟荷包”。关于现代的用法是放在衣柜上做防蛀用,因为可以保留其香气,(香薰)也有用来清新房间,保持室内空气充足而有香气。
香囊的情丝文化
香囊在我们通常的概念中,就是定情之物,它传情达意的密码是多种多样的,含蓄且优美。古人佩戴香囊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又因为香囊是随身之物,恋人之间也常常把它当做礼物相互赠送,以表衷情。许多香囊都有鱼的形象,鱼是中国传统的隐语,有期重性事融治的意思。侗族也有一种香囊很有意思:心形或葫芦形的绣囊下面,坠着圆滚滚的小人,献给情郎,寓意为“我为你生娃娃”。
香囊的制作方法
香囊以锦制作,又称锦囊或锦香袋、香包、香缨、佩帏、容臭等,今人称荷包、耍货子、绌绌。一般系于腰间或肘后之下的腰带上,也有的系于床帐或车辇上。由于奇特香料多来自外国的贡品,朝廷还把香囊作为赏赐之物。佩带香囊之俗,也在民间盛行。有用五色丝线缠成的,它是用彩色丝线在彩绸上绣制出各种内涵古老神奇、博大精深的图案纹饰,缝制成形状各异、大小不等的小绣囊,内装多种浓烈芳香气味的中草药研制的细末。古代的香囊是用来提神的,也有用香料来做的,因其香适合很多人的喜欢,后逐步改为纯香料。
香囊的质地
香囊质地种类很多,有玉镂雕的,金累丝、银累丝、点翠镶嵌和丝绣的。一般制成圆形、方形、椭圆形、倭角形、葫芦形、石榴形、桃形、腰圆形、方胜形等等,囊多是两片相合中间镂空,也有的中空缩口,但都必须有孔透气,用以散发香味。香囊长约十厘米,宽五厘米,厚二厘米。顶端有便于悬挂的丝绦,下端系有结出百结(百吉)的系绳丝线彩绦或珠宝流苏。
中药香囊的配方
增强呼吸道能力香囊:丁香,荆芥穗,紫苏,苍术,肉桂,辛夷,细辛,白寇仁各2克。
儿童防感冒香囊:1、丁香、冰片各3克,高良姜2克,桂枝、佩兰各5克;2、山奈、丁香、雄黄各3克,冰片、薄荷脑各2.5克,砂仁、蔻仁各5克。以上可任选一方,药料研细末并过筛,装入小布袋,每袋10~15克,给孩子佩挂在脖子上,或用别针固定于衣襟,香袋距离鼻孔越近则效果越佳,布袋中药末每10天更换一次,以保持药效。
解春困香囊:1、冰片、樟脑各3克,良姜15克,桂皮30克;2、川芎、白芷各10克,苍术20克,冰片3克;3、山柰、雄黄各10克,樟脑3克,丁香50克。任选一种配方,将药物粉碎成细面,取药面3—5克,用布缝制成小袋佩挂颈上,15天换一次即可。
防流感香囊:1、香囊采用十五种芳香药材,包含丁香公、川椒、白芷、肉豆蔻、冰片、沈香、艾叶、佩兰、桂官、益智仁、小茴香、菖蒲石、苍术、薄荷、藿香等名贵中草药做成的中药香包,可以挂在车里家里,或小孩子身上,也可挂在手机上,钥匙扣上,不但好看,而且能够有效预防秋冬季流感。2、丁香、荆芥穗、紫苏、苍术、肉桂、辛夷、细辛、白蔻仁各2克,最好能碾碎成小颗粒,扎好口后挂在宝贝胸前,睡觉时放枕边。
H7N9预防香囊:用藿香、艾叶、肉桂、山柰、苍术等各等量,将处方中各味药洁净处理,去除杂质,烘箱60度下干燥后,在洁净区内将药材混合粉碎至100目以上,有条件者粉碎至1000目(采用微粉粉碎法),将粉碎的药粉包装成3.5-5克/袋,再制成香囊袋剂。每人1个(3.5-5克/个),挂前胸佩戴,并每天置于鼻前闻香2次,每次3分钟,晚上睡觉时放置枕边,每周更换一次,用于芳香辟秽解毒。防治小儿上呼吸道感染香囊:山奈,苍术,藁本,菖蒲,冰片,甘松各等份。除冰片外,将各药烘干,研为细末,加入冰片,调均匀,装袋内,佩戴胸前,时时嗅闻。
传情也好,药疗也罢总之,香囊给人以原始生命的壮美感,包含和浸透着古代哲学的神秘色彩,内容无所不包。只要你浸入心神体会香囊的每一个画面,就会有怎一个妙字了得的感觉。
文/本刊记者 薛牧人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