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消费贷款那点事儿

  • 来源:金融理财
  • 关键字:个人消费贷款,银行
  • 发布时间:2017-08-21 15:08

  近日,深圳的占先生在浦发银行申请了26万元现金分期贷款,但因无法提供有效凭证证明这笔钱是用于老家房屋装修,而被银行要求一次性还本付息清偿分期余额23万多元。

  虽然后来证实,这笔钱确实用于装修。但是,从这件事可以看到由于近年来楼市比较火爆,监管机构要求银行严查个人消费贷款资金用途,银行加强了自查力度。

  个人消费贷款能用于哪些消费?有哪些限制?现在各银行面对互联网金融的竞争又是如何发力的?如何申请个人消费贷款呢?

  个人消费贷款要“专款专用”

  所谓个人消费贷款,又叫个人综合消费贷款,是用于包括房租装修、购买车位、购买各类大额耐用消费品、旅游、出国留学、子女婚嫁、医疗保健、购买大额人寿保险等个人生活消费。

  它的优点是审批和放款速度快、贷款额度较高、贷款期限较长、手续简单、使用便捷等。另外,担保方式灵活,包括抵押、保证等方式,部分银行甚至推出了“0抵押、0担保”方式。但消费贷并不是“随便贷”,它必须“专款专用”,不能用于购房、炒股等高风险领域。但是,在房贷收紧、高房价和牛市的诱惑下,总有人铤而走险:利用消费贷补齐买房款或者买股票。

  “购房款不够,消费贷凑”已成为近年来一些二手房市场公开的秘密。据调查,这条消费贷流入楼市的灰色利益链牵扯甚广,先是房产中介的牵线搭桥,再由担保公司出面向银行提交手续,装修、珠宝、红木等公司帮助“洗出”贷款,当然,这一过程也离不开部分商业银行的暗中协助。

  但是随着监管的加强,部分银行违规业务将被严格查处。这不,6月9日,建设银行大连分行因个人消费贷款被挪用,遭银监局罚款20万元。后续其他银行又将如何还不得而知。

  银行纷纷发力个人消费贷

  在互联网金融迅猛发展的时代,传统银行在互联网方面也有所进展,尤其是看重了个人消费贷款这块蛋糕,纷纷推出自家的个人消费贷产品,竞争也是非常激烈。

  据了解,目前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浦发银行、兴业银行等多家银行,都推出了个人消费贷款的互联网产品。简单来说,就是客户可以通过网银、手机银行、微信平台等互联网渠道申请贷款,在线提交申请后,马上就能获知贷款预批额度,并且很快获得放款。

  可以说,相比较互联网企业,银行的客户规模大、品牌信誉好、资金实力雄厚,所以该类产品一经推出就受到消费者的普遍欢迎。截至2016年末,仅建设银行的“快贷”,已有230万人次使用,贷款投放超过700亿元。

  中国银行业协会2016年度调查也显示,在商业银行个人业务发展重点的调查中,个人消费贷款连续四年成为个人金融业务中最重要的部分,选择此项的银行占比由2015年的68.7%上升至71.9%,其中个人综合消费贷款可以根据客户需求,由各家银行自主设计产品,满足教育、差旅、装修、购物等全方位金融需求,因而成为目前各大银行重点推行的业务。

  另有数据统计称,目前,个人消费贷款在银行贷款业务中占到10%以上。有关专家表示,未来该比例还可能进一步攀升。

  如何申请个人消费贷款

  那么,该如何申请个人消费贷款呢?

  首先需要借款人向银行提出申请,填写申请表,并提交相关资料。然后签订合同,银行对借款人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双方签订借款合同,担保合同,根据银行要求办理相关公证,抵押登记手续。其次是发放贷款,银行审批同意后,相关手续办理完成,银行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放款。

  贷款申请后,一定不要忘记按照合同约定按时偿还贷款本息。最后是贷款结清,包括两个方式:一个是正常结清:在贷款到期日(一次性还本付息类)或贷款最后一期(分期偿还类)结清贷款;另外是提前结清:在贷款到期日前,借款人如提前部分或全部结清贷款,须按借款合同约定,提前向银行提出申请,经银行审批后到指定会计柜台进行还款。

  文/本刊记者 李明敬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