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园中的“童话世界”—上海市儿童医院新院区巡礼
- 来源: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智能,儿童医院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10-21 08:07
始建于1937年的上海市儿童医院是一所集医疗、保健、教学、科研、康复于一体的三级甲等儿童医院,是我国最早创建的儿童专科医院。近年来,随着儿科医学的不断发展,医院原北京西路院区占地面积1.59公顷、建筑面积25000m2、实际开放床位370张的规模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儿童医疗服务需求。2009年,根据上海市政府关于儿童优质医疗服务资源的整体规划布局,选址上海泸定路院区进行新建工程,历经4年多的建设,泸定路新院区于2014年3月5日正式落成并启用。
医院以打造精品医院、人文医院、智慧医院为愿景,以“为儿童服务就是幸福”为最高准则,以“打造儿童休养的理想之所”为终极目标,贯穿整体院区规划设计。
设计——传承历史构建生态建筑
新院区地处上海市首批重点推进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中唯一以“生态”为主题的集聚区——长风生态商务区,与长风公园、苏州河为邻,北靠同普路,东邻泸定路,南侧和西侧为规划公共绿化用地。基于与周边环境相容性的思考,为突破占地面积、建筑面积的限制,设计采取对建筑外立面局部细节的处理和内外空间中各种物态元素的有序转换为理念,在体现医院厚重历史文化沉淀的同时,打造高效、低耗、平衡的绿色生态建筑。
布局——三栋独立楼宇递进式
医院建筑整体由单层专家门诊楼、4层门急诊医技楼和13层病房楼组合而成。三栋独立的楼宇紧贴而建,如为一体,由南往北、自西向东呈半集中式、递进式依次传递,充分利用良好的自然光照环境。
每栋楼宇既独立又相互联系,之间利用多种形式的内院和连廊进行过渡和衔接,实现功能和使用上的分合有致,集约并共享各部门资源,极大提高运行效率。空间布局重视开阔、明亮、动静结合的景观视线,以下沉式广场、生态主题园、童趣内庭院、屋顶花园的多层面错落景观布置,使安全性、舒适性、人文关怀的设计目的在有限的空间实现了生动的表达。
外立面——新英格兰风格
医院建筑外立面采用暖色基调,以极具历史感的新英格兰风格哈佛红面砖作为主要材料,辅以面砖立体拼贴。东西立面以简洁的竖向线条结合经典的长窗元素,彰显挺拔,提升了建筑的视觉效果。裙房采用玻璃窗作为立面材料,同样辅以面砖的铺贴,突出建筑的虚实感和层次感。整栋建筑在给予患儿稳重、安全就医体验的同时,突显出医院的悠久历史。
内部空间——以母爱、微笑、关怀为主题
为满足患儿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等多层次治疗及生活需求,医院从细节入手,给予患儿医疗安全、色彩安全、物理安全、化学安全、生态安全、空间安全和家庭关怀多角度的人文关怀,积极打造恢复患儿健康的梦想之地。
*主题特色的童话病房楼
医院一改传统的白色,以分区施色与统一施色相结合的形式,辅以卡通形象装饰,对门诊、病房每一楼层进行个性化设计。
门诊以楼层为单位,对每一楼层设计不同色彩,并以海洋、森林、卡通等不同主题进行渲染,对输液区、部分功能检查室等患儿较为“惧怕”的医疗区,大面积引入卡通元素,柔化医院空间氛围。在使用率较高的放射科、B超室、心电图室的部分检查室内,用孩子们熟悉的卡通形象代替原本冰冷的白墙,吸引患儿的注意力,舒缓紧张情绪,更好地完成检查。输液区的输液椅和输液床是拥有多种色彩的优质环保软包,墙面是阳光爱心志愿者倾情奉献的童趣主题画,两者结合营造童趣化、卡通化的氛围,舒缓患儿的紧张心理。此外,医院在门诊区域选择多块大幅墙面,设计制作了儿童画展示墙,这些由阳光爱心志愿者和社会爱心儿童联合呈现的作品,不仅缓解了患儿对医院的恐惧心理,更是传播着爱与希望。
病房的每一楼层也都有代表性的主题色和卡通形象,绿色、橙色、黄色、蓝色、粉红色……猴子、狮子、木马、小鸟、企鹅、大象……鲜亮的色彩,形态各异的卡通形象,地面的动物脚印,有效柔化现代感较强的高技术诊疗环境,舒缓患儿的紧张心理,使患儿更好地配合治疗。顶、地、墙的空间变化和接近儿童认知的个性化设计便于儿童记忆和识别,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防走失的作用。
另外,在病房区域内还构筑阳光爱心小屋,开设健康影院、放置角色扮演玩具、搭建爱心志愿者平台等,淡化儿童由于疾病、住院而产生的不愉快心理。
*儿童专属视觉识别系统
建设基于成人视角的视觉识别体系的同时,充分考虑儿童的视觉识别能力和高度,借助色彩渲染、卡通元素的引入,以离地90cm~150cm为基准,在门诊及病房区域构建儿童“一米世界”的视觉识别导视系统,便于儿童观察,识别导视信息,加快儿童对医院环境的适应,减少陌生感带来的害怕、紧张等负面情绪。
*专科化诊疗的一体化流程
医院对门诊采用专科化诊区设置,相对独立的诊疗区域内设有相应的专科门诊、功能检查和专科治疗、护理康复指导,实现了专科化诊疗的一体化。门急诊各楼层均设置挂号收费、自助服务,实现了同层面一站式服务,优化流程,有效缩短了排队等候时间,避免患儿家长往返奔波,也减缓了垂直交通压力。推行一站式输液服务,通过输液药房的设置、排队叫号系统的引入,家长可以很安心地在输液区陪伴患儿等候输液治疗。
*打造恢复患儿健康的疗愈环境
内部空间以母爱、微笑、关怀为主题,室内装饰通过色彩的补丁、童趣的画面和艺术的氛围,创造“希望”、“梦想”、“未来”的整体环境氛围,渲染积极向上的内心世界,在安抚患儿因疾病而产生不安情绪的同时,更对治疗效果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
医院在门急诊、病房均配备了儿童专用设施。如在门急诊各楼层内设置哺乳室,解决了妈妈和患儿的后顾之忧;病房内的母子淋浴室配备有淋浴、婴儿换洗台等,满足患儿与家长的特殊需求;病房内的儿童视野窗台、儿童专用桌椅以及覆盖全院公共区的儿童卫生洁具、儿童安全扶手的配置,充分体现医院对儿童特殊生理需求的尊重与关怀。
智能系统——营造人文环境
医院设计中非常注重对大自然赐予的风、阳光、雨水、植物的有效利用,并通过各种自然能源之间的循环转换,使人、建筑和生态环境三者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系统,积极营造适于患儿休养的自然、人文环境。
*太阳能热水系统
裙房屋顶上设置有太阳能集热板,太阳能集中热水供水系统采用强制循环间接加热,每日产60℃热水量45m2供生活热水使用。
*雨水回收系统
收集雨水进行简单的消毒处理,回用于室外绿化浇灌、道路浇洒、地下室停车库地面冲洗,使雨水循环利用。
*生态景观系统
各建筑功能区之间建设生态庭院,提升空间视觉效果,提高采光、通风效率;地下餐厅结合景观下沉式广场,引入自然采光及通风;屋顶绿化以硬质场地和草坪灌木植被为主,间插种植坛及休闲设施,体现建筑与生态环境有机融合的同时,为屋顶和墙体提供保温和隔热作用,有效减小建筑物墙体的日光反射,降低能耗。
补白
当人们走进医院门诊大厅,映入眼帘的是一只只翱翔半空的翅膀;远眺医院大楼,楼顶之巅是高耸的学士帽。这种高低呼应正凸显了上海市儿童医院打造儿童休养的理想之所,一路呵护幼儿成长,构筑希望、放飞梦想、点亮未来的拳拳之心。
文|奚益群 唐燕 乔蓉 张志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