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城镇化的五个要素

  作为目标导向来说,我们整个智慧城市是在新兴城镇化的整个背景下展开的,也就是它的整个建设要围绕新兴城镇化的五个要素:以人为本、司法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传承文化。当然,它的内涵首先是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是人的城镇化,到2013年,我们现在城镇化是53.73%,基础设施建设无法支撑我们现在整个城市的发展,解决之道在于两个方面:农业转移人口,城镇化落户市民化。

  司法同步,如何做到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同步发展?首先要处理好推进城乡一体化,解决“三农”问题,解决产农结合;优化布局,其次要构建“两横三纵”这么一个城镇控制的布局体系,做到了大分散的均衡发展。优先发展21个城镇群和大中小小镇村发展,特别是要落实绿色低碳,完善交通网络;生态文明,特别是面对现在这个土地的资源严重浪费前提下,怎么来利用有利资源,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加大生态环境的治理力度;文化传承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这是我们整个智慧城市所要考虑的一个出发点,或者是围绕点。

  我们作为智慧城市建设,需要考虑的是经验教训,从几千年的城市发展史,有三条经验:1、精神文化的传承,不断的提升城市的灵魂,这是一条很重要的经验;2、保障体系的完善,有效的保障城市的安全,特别是城市的基本生命线,如交通、水、住房等等生命线;3、发展动力机制的健全,这是几千年来城市整个发展逐渐形成的,带有一种规律性的元素,也就是说我们作为智慧城市建设一定要考虑这三个要素的均衡。

  按照这样要求,我们推进智慧城市的建设,从2012年开始,我们启动了智慧城市的试点,到目前为止共有193个城市正在创建或展开这个工作。近期我们对这些城市进行了有效的梳理,总结出四条积极的经验:1、在观念上我们认为,现在创建工作进行较好的地区往往在整合资源上有所突破:2、具备完美的制度体系,从知识城到中新城都建立了一套良好的体系和规章制度;3、形成完善的具有技能人才的教育体系。根据已经取得相当成功经验的14个城市的案例,我们做了相当深入的案例分析,有一个很突出的现象引人注目,那就是往往是从知识层到管理层,到操作层形成的很有经验、很有素质的队伍,往往对智慧城市建设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其智慧城市的建设往往会取得比较好的效果;4、探索一个创新体系,特别是有些城市在新的一个区域内,短短的一两年内,融资便取得了巨大的突破,达到四五百亿之巨。同时还有政策制度、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多元主体参与的组织模式,特别是企业的参与,有很多城市,特别是华南,广东,这方面的探索走在全国前列。有企业主的主体在经营城市的基础建设,现在特别是PPT模式,长期都取得了一个很好的效果。

  智慧城市真正要取得的实效,掌握城市发展的规律是非常必要的。而城市发展规律中有四个环节是及其必要的:1、规划;2、建设;3、管理;4、运行。

  一、城市规划,我们认为有三个问题:1、作为知识层面来讲,是对空间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2、作为专业部门来讲,需要对空间进一步优化,特别是像发改委、国土、规划、建设、环保等等这些部门,要在这个空间里进行布局功能性优化。实际上,我们现在进行的智慧城市建设中所说的顶层设计,更多的便是停留在这个层次上面。

  二、建设层面,按照我们节约节能,低碳绿色的要求,有三个关键词要扣紧和实用,所谓实用是要符合民主性、时代性,要符合气候、材料,特别是材料,我们现在建设过程中,从南到北用的都是同一种采购,这是十分不妥的。尤其是我们不同的气候所需要的材料是不一样,怎么样符合这个要求,既能接水,接地,这个要求怎么来达到,确确实实是一个问题,这个是经济的问题,当然,还需要解决美观的问题,怎么样既传承文化又能够创新,借鉴国外的先进理念,而不是照搬,把国外的著名建筑直接的移植过来。

  三、城市管理,就是如何精细化、信息化的管理问题。在数字城市建设的时候,建设部做了一个模式。可以说,这是当年数字城市理念,基本上是取得比较好的效应和成果的一个项目。所谓比较好的效应,它不仅仅是业务上的,支撑了我们行业的管理和城市管理水平提高,更重要的是它培育了产业。

  四、关于这四个环节,城市运行的问题,就是怎么样安全,怎么样做到一直响应安全的问题,这是现在的重要问题。我们认为,这四个环节是我们对城市发展进行考虑中的一个规律性的问题,如果我们抓不住本质性的东西,我们就在讲所谓的智慧城市,那一定是不知所云,点不到问题上去。

  新兴技术的应用,这个更重要的是中间有一个转换,也就是说你的这些技术和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和运行,怎么样结合,这中间是有一个转换的。这个转换就是我们既要讲究经济实效,也要讲究环保节能,改变现在粗放的发展方式。效益,也就是你要考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另外,要实现产业化的作用。要考虑节约节能的问题,怎么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实现。我们要强调精细、精准和可视化的体系,使得城市能够正常的体系,这个至关重要,尤其是发展到今天,我们的城市规划和运行尤其要进行研究,尽量避免现在城市里的重大缺陷。

  在这个基础上面,我们认为第三个要素、第四个要素是创新模式的整体探索,这主要包括三个要素:注重支撑体系建设,注重人才和指示体系构建,注重实效绩效。关于人才和指示体系建设,需要特别强调一下,现在整个社会进入到一个经济社会,原来我们经济和变迁要素是土地,劳动力和资本,那么下一轮社会发展中,它的社会根本要素是什么?我们认为就是人才,也就是改进利用、创新要成为经济社会的根本要素,这是支撑着我们社会发展一个很重要的。

  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做?对于城市而言,就是要尊重我国城市多样性、复杂性的特点,分阶段的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工作,逐步达到城镇生态完整性、服务大洋性、资源安全性、管理科学性、实现可持续发展。然后进行标准、功能化的支撑发展的推广,这是对城市的要求。

  文/郭理桥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