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教育要把握教育的本质

  教育,是全社会最受关注的民生工作之一,是关系千家万户的,是为全民提供优质、均等的公共服务的。谈到智慧城市,我们经常讲两个关键词:1、智慧城市;2、创新,这两个是密切相关的。

  智慧城市是今天大会的主题,大家比较关注智慧教育。我们认为智慧教育最重要的是如何把握问题的本质,我认为智慧教育的本质是如何让我们的受教育者更加有智慧,让我们的受教育者更加快乐的学习,主动的学习,对学习感兴趣,这才是最重要的。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在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我们理解这个教育的现代化是信息化时代的现代化,是以信息化为前提和支撑的。中央提出来要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就是要构建信息化时代的现代化教育体系。

  我们也总结了过去推进教育信息化的一些经验和教训,我们比较关注信息化发展的规律,要把握信息化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有很多同志,包括我们教育界的一些同志一提到教育信息化就会想到远程教育、网络教育,甚至更多的想到了场景,想到了技术。我们认为这些认识是不全面的。我们现在关注的教育信息化不只是这些,这些不是主体。我们教育界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进行创新才是本质和主体。教育部在推进新时期的教育信息化的问题上,坚持一个核心理念,就是要将信息技术与教育实践进行深度融合,比如说我们城市建设当中的教育均衡问题,择校问题,学生的问题,招生考试注重改革的问题。围绕教学试点,就是如何在课堂上把我们过去比较关注的给学生传授知识,关注考试成绩,引导到关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意识,特别是独立思考的能力这个方面来。我们希望我们的教育信息化能够真正的推动教育的变革,特别是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变革,推动办学形态、教育模式和学习方法的转变,而不仅仅是提高我们学生的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他的独立思考能力,分析、观察、交流的能力要提高。这才是我们当前推进教育信息化的核心理念。

  我们推进教育信息化坚持两个基本方针:1、应用驱动。在这方面我们也总结了过去的一些经验,我们不是单纯的去先考虑硬件建设,而是根据应用来推进建设。我们的课堂教学需要什么,我们就去建设什么;2、机制创新。就是要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特别是相关企业的力量,积极的参与我们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因为我们教育圈子比较大,建设任务比较重,仅靠政府财政投入是不够的,我们是希望相关企业能够积极参与到教育信息化的进程当中来。

  我们在“十二五”、“十三五”建设的重点就是“三通两平台”。三通: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空间人人通;两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教育资源公共平台。

  宽带网络校校通正在建设,这是教育信息化的前提和基础。宽带网络接入要改善校内网络条件。优质资源班班通和网络空间人人通,都是群众在应用。班班通主要是强调课堂如何应用信息化手段来改进我们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效支撑素质教育。

  我们的课堂应用强调三个方面:一是主战场。我们要求在课堂上用,所有的学生都要用,而且要常态化。不是有人来检查就走一个秀,看一看;二是普遍用。在有条件的学校,有条件的师生都要用;网络空间人人通,是中国提出来是未来教育信息化应用的一个发展方向。我们今后网络空间人人通,就是我们的老师,不管走到哪里,你不用带教学的东西了,只要那个地方有终端,有网络,你就可以上课,你就可以备课,就可以和学生互动、批改学生的作业。有的学生可能生病发烧了,不能到学校,只要家里有终端,就可以与自己的同学同堂上课,我们这个网络空间人人通,是一个教学、学习的平台,也是组织实施教学管理的平台。

  两个管理公共平台,都是来支撑这个三通的,我们现在管理公共平台,到2015年要建成学校、教师和学生的数据库,要实现全国一人一号,全国的学校要实现一号一码。我们现在学生学习已经实现了电子学习管理,跨省转学,现在十个小时左右就可以办成,这个是革命性的变化,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我们的资源平台,我们希望地方的平台和省的平台,互相衔接,互相补充,我想这就是我们最后建设的重点。

  我们希望通过教育信息化能够推动教学的变革,在保持传统优势的基础上,支撑数字教育的有效实施,为我们教育的现代化做出应用的支撑。

  文/雷朝滋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