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花旗银行和汇丰银行来看,为何外资银行会出现地域撤离、业务收缩的现象呢?
“中国是目前全球数字化程度最高的市场之一,有8.5亿互联网用户,41%使用网上银行服务。”花旗中国相关负责人表示,关闭部分零售网点,最主要的原因是全球化、城镇化和数字化带来的变化。业内分析人士认为,既是业务导向造成的,也跟全球战略有关。汇丰银行(中国)网点不减反增,跟其全球战略有关,汇丰集团从2011年以来开始“由西向东”的转型之旅。但未来,新一代的消费群体习惯的电子化,甚至有可能推出远程开户等,这都会造成银行物理网点逐步减少。
此外,公司业绩压力也是原因之一。各大银行纷纷认识到,银行间同质化竞争导致削减成本成为最快提升利润的路径。2015年年初,花旗海外零售银行业务分行的负责人Jonathan Larsen称,“我们必须确保公司不会长期补贴处于临界点的业务。”他补充道,银行的政策将适用于更少的城市市场。缩减零售银行将会影响公司收入,至少在近期如此。在2015年公布业绩时,花旗银行预计将提出在第四季度约8亿美元的重组费用。花旗银行首席执行官高沛德公布称,在过去两年,银行已经追加了24亿的重组费用。花旗希望这些费用能最终每年为银行节省34亿美元。根据汤森路透的调查,分析师平均预计花旗的每股盈余由上年同期的77美分降至约10美分。此次转变突显出花旗集团面临的挑战:如何在缩减分行数不足的城市规模的同时,又不影响该行全球网络对客户的价值。“各家银行逐渐明白,为每一国家的每位客户提供每一产品和每种服务,根本就是不对的,”2007年至2012年执掌花旗银行的潘伟迪说。他曾经大力宣扬这家公司的全球性特征。“所以,各银行纷纷剥离资产。对于我们来说,这项任务还远远没有完成。”“我们已经放弃了在我们看来不成功的一些业务,退出了一些我们认为无法获得适当回报的业务。”花旗集团首席财务官约翰.戈斯帕奇表示。
花旗集团的转变,以及汇丰控股和其它全球性银行的类似变化,不只是为了削减开支。此举亦是为了更好地专注于最富有的客户,即高净值个人、大型企业和机构投资者,以获取更大回报。花旗集团表示,它如今变得更精简,更安全。但在为这些客户服务的同时,该行的交易业务显著膨胀。而在此之前,正是这项业务让其陷入困境。自金融危机以来,花旗承销的衍生品合约翻了一番,增至560亿美元。过去,这家公司的利润主要源自个人银行业务。现在,企业和投行业务成为其最重要的利润源泉。
曾几何时,汇丰零售业务在全球的触角甚至比花旗集团还要大,并自我标榜为“世界的本地银行”。如今,这家银行也开始收缩战线,正在退出或者计划放弃超过其进驻国家半数的个人银行业务,由此放弃的客户高达8000万。零售银行业务在利润总额中的占比已下降了一半,商业贷款和投行业务适时地填补了这一缺口。分支机构和客户数量的大幅削减尚未转化为盈利能力的提升。两家银行的股权收益率目前都是个位数——花旗集团和汇丰控股去年的股权收益率分别为8%和7%——远低于金融危机爆发前超过16%的水平。资本充足率要求的提高,加上重组成本和低利率都在蚕食着银行的收益。如果没有上述全面的变革,盈利能力可能会更低。
对汇丰而言,最大的风险是违反与美国司法部达成的一项延期起诉协议。2012年,因被指疏于监管涉及墨西哥贩毒集团和某些被制裁国家(其中包括伊朗、苏丹和古巴)的汇款交易,这家银行支付了高达19亿美元的罚金。再次违反上述协议可能会导致该行面临刑事指控,甚至有可能失去其美国银行业务的牌照。尽管汇丰未放弃埃及零售银行业务,但业务规模却在一直收缩。据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在汇丰埃及分行,首席合规官眼下掌控的权力甚至比CEO还要大。在土耳其,汇丰深受多个腐败丑闻的困扰,相较于微薄的收益,这家银行在该国面临极高的经营风险。“如果一个国家的业务仅占公司总资产的2%,此外,由于存在太多潜在的风险,你无法完全信任该国业务的合规性,你就不想呆在那里了。”在土耳其银行业浸淫30年之久的AK银行副董事长库哈奇说。
因涉嫌洗钱面临巨额罚单也是花旗集团一直考虑的风险因素之一。由于一些从事墨西哥和美国往来汇款业务的分行监管不力,这家银行曾向监管当局支付1.4亿美元罚金。其墨西哥分行Banamex正卷入一项涉及其客户的欺诈调查之中。花旗集团表示,该公司正在配合相关调查,但仍然看好墨西哥的增长前景,将继续留在该国。目前,花旗银行大约15%的个人银行业务收入源自墨西哥。
“自金融危机以来,为满足巴塞尔协议III全球性的要求,出售非核心资产的银行在进行新一轮全球业务调整。”中国银监会研究局副局长范文仲称。而亚投行首任行长的金立群表示,外资行撤出中国市场有多方面原因,并非不看好中国经济前景和中国金融机构的发展。其缩减在华投资主要源于欧美银行为满足新的资本监管要求,不得不卖出非核心业务;以及中国银行业规模相当庞大,股价较低,外资行入股后,仍很难推动股价上涨,相对而言,中小银行股价较高,有较高的投资价值,可以预计中小银行,尤其是特色的中小行将迎来外资行入股潮。
文/本刊记者 李明敬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