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推进汇率市场化 双向波动将成常态
- 来源:公司金融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人民币汇率,外汇市场,国际收支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07-11 13:50
自今年2月以来,人民币汇率一改以往“升升不息”转为“跌跌不休”。人民币连续贬值现象一度引发了市场对央行引导的猜测。而近期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上调也被业界猜测为不排除央行对人民币汇率进行了适度干预。
但受访业界人士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上调20个基点并不高,这属于正常调节。央行在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亦表态,“基本退出常态式外汇干预”,且“未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会继续朝着市场化方向迈进,加大市场决定汇率的力度”。
●汇率市场化成趋势
今年以来的人民币贬值现象,一度引发了市场人士与经济学家对央行引导的猜测。在他们看来,稳定的人民币升值预期会使得跨境资本套利容易,导致大量热钱的涌入,而人民币的突然贬值会打破单边升值预期,增加了套利与投机的风险与成本,有助于抑制热钱流入。中国人民银行于2014年3月15日宣布,自3月17日起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1%扩大至2%。“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加大市场决定汇率的力度。”央行称,扩大汇率浮动幅度以来,外汇市场运行总体平稳,汇率双向浮动弹性有所增强。
央行在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称,未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会继续朝着市场化方向迈进,加大市场决定汇率的力度,促进国际收支平衡。
中国人民银行在最新更新的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显示,3月份央行口径外汇占款新增1742亿元,同期金融机构全口径外汇占款新增1892亿元。这也被一些业内人士视为央行有意引导人民币贬值,旨在增加套利投机成本,打破人民币单边升值预期。
据介绍,根据以往历史数据,如果在一个阶段内央行口径外汇占款与金融机构全口径外汇占款比较接近,则表明央行采取了全力买入美元的行为,这一阶段人民币汇率升值步伐往往出现放缓甚至走软的行情。
据海关统计,2014年一季度,中国进出口总值5.9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下降3.7%。
同理,近期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上调也被市场人士疑为央行干预。央行5月5日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的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6.1560,较比前一交易日上调20个基点。对于市场的猜测,央行表态称,基本退出常态式外汇干预。“根据外汇市场发育状况和经济金融形势,增强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央行基本退出常态式外汇干预。”央行在上述报告中称。
●双向波动将成新常态
央行近期在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亦称,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增强。2014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小幅贬值,双向浮动特征明显,汇率弹性明显增强。
央行报告数据显示,3月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6.1521元,比上年末贬值552个基点,贬值幅度为0.90%。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计算,2014年第一季度,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贬值1.37%,实际有效汇率贬值1.09%。
而2005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至2014年3月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累计升值34.53%;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升值30.23%,实际有效汇率升值40.59%。
人民币跌势拐点是否来临?受访人士称还有待观察。不过,瑞信预计,美元/人民币未来3个月将跌至6.10,未来12个月将跌至6.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