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跨国引种数量大幅减少

  据统计,去年中国种猪进口约9714头

  2014年中国种猪进口量出现四年来的新低,分析原因,行业人士认为有以下几点:1、国内近几年已经引进了大量种猪,最高峰接近2万头,优质种猪的供应已比较充足;2、受政府控制的影响,比如之前美国爆发PED之后,中国对美系猪的引进加以限制;3、2014年猪价低迷,引种积极性受到影响,部分非专业养猪的投资方更在意短期获利,进而选择观望。

  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国内引进种猪约9714头,是自2011年国内引种数量大幅度上涨之后的再度下滑,已低于2011年水平(10784头)。统计中,可查具名企业共有13家,其中引种数量超1000头的有内蒙古朋诚种猪、浙江沃德威先和中粮吉林三家。

  我们不难猜测,受2014年国内生猪业行情疲弱影响,养殖企业一是资金上有所不足,二是企业基于行情判断,在引种计划数量上有一定幅度的下调。记者通过分类统计发现,2014年国内引进美(美国,下同)系种猪数量有较大幅度的减少,为近几年来首次低于加(加拿大,下同)系和丹(丹麦,下同)系种猪引进量。

  那么,美系种猪引进量的减少是由于美国的PED(猪流行性腹泻)疫情么?总量的减少是否也缘由于此?

  为此,记者采访了几位相关行业人士。加拿大种猪出口协商会驻华首席代表胡松认为,国内种猪引进呈现这样的趋势属正常现象:一方面源自行业需求的变化,国内近几年已经引进了大量种猪,最高峰接近2万头,优质种猪的供应短期内已比较充足,加之2014年猪价低迷,引种积极性受到影响,部分非专业养猪的投资方更在意短期获利,进而选择观望;

  另一方面,受政府控制的影响,比如去年美国爆发PED之后,国内对美系猪的引进加以限制,使得其进口数量大幅减少。

  美国种猪登记协会中国区运营总监周冬晔也认为,国内2014年上半年对美系猪的“国门关闭”政策对引种总量肯定有影响,但主要还是由于国内很多大型育种企业通过引种建立了自己的育种体系,体系相对完善之后能做到一定程度的循环、自给自足,从这个角度来讲,引种数量陆续减少是合情合理的。

  对于2012年国内引种数达到了峰值,周冬晔解释为2011年国内打开美系种猪进口限制之后行业积压需求集中爆发的体现,并不对应国内需求的真实数量,今后可能会处于一个相对平稳的水平。

  “从国外引种只是初期的建群和后期血缘改善的工具,种猪也不能一直靠进口。”丹育贸易有限公司首席商务官杨磊表示,虽然各品系引种数量有升有降,但总量的下降是仍然是正常、健康的,对国内影响不大,“只是他们(育种企业)在宣传的时候少了一个噱头而已”。

  综合来看,国内引种数的减少目前呈现为良性趋势,并很可能延续为一种相对平稳的状态。同时,这或许也是国内生猪产能下降或增长减缓的一个侧面反映。

  ■链接

  │中国种猪进口动态

  长期以来,美国是中国最大的种猪进口来源国,近10年中国从美国进口种猪数量占中国种猪进口总量的比例在30-60%之间。

  然而,2013年5月美国27个州爆发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疫情,中国政府随即禁止从美国进口种猪。

  2013年中国种猪进口量约1.73万头,其中,福建大北农、敦化PIC、河北美神、福建一春和安徽天邦等企业进口量均在1000头以上。

  2014年,中国进口的9714头种猪中,加系猪有3410头,丹系猪2444头,美系猪1810头,英系猪1270头,法系猪780头。

  (根据媒体报道资料综合)

  《农财宝典》-新牧网见习记者 杨磊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