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前整理5大秘诀
- 来源:高峰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家具,心理,收纳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3-04 10:07
老了很多东西都整理不动了,但老了偏偏东西又最多,更重要的是,很多老人都舍不得丢东西,怎么办好呢?
1 不必一次全部做完
一开始整理就做到筋疲力尽的话,之后将会难以为继。在做整理的时候,因为必须一件一件地决定每样物品是要丢掉还是保留,这是十分消耗心力的事。如果想要一次全部做完,体力却无法负荷,就容易感到挫折导致半途而废。秘诀是每次一点点分批地做。首先,重点在于如何减少心情上的负担,以及设法让作业更省事。时间的设定短一点比较好,像是15分钟,或是播放一张CD的时间等。这个方法最大的好处在于帮助自己养成整理的好习惯。
即使没有每天做整理也不要紧,不需要因此而感到挫折,只要开始做就好了。在日历上可以用贴纸来标出有成功整理物品的日子,那么看到日历时心里就会觉得「已经做了这么多,如果不继续完成就太可惜了。」在日历上看见贴纸时,心里也会充满成就感,而产生继续做下去的动力。
2 一开始不必追求完美
「差不多就好」是持之以恒的诀窍。因为越想要追求完美,就越容易受挫,反而变得较无法持久。所以重要的是如何减少心理上的负担,以及下功夫让自己能轻松达成目标。这时候,最好不要太过在意细节,专心在减少东西的数量就好了。「每次减少一点,不知不觉间就全部整理完了」的状态是最理想的。即使只是轻松地整理,日积月累之下环境也会一点一点变干净。体会过整洁的好处之后,又会想要再持续做下去。
3 家人的东西不要乱碰
可以和本人讨论后,然后请对方自己动手整理。因为即使是夫妻,随便丢掉别人的东西还是违反游戏规则的。要知道夫妻两人的价值观不同,擅自决定的话事后一定会引起对方的不满。仔细讨论过后,让对方自己做取舍吧。对于这些东西的去留,有时即使透过讨论也难以达成共识。这时候就可以采用划分区域的方式,像是「这个房间随你使用,但是相对的,不能把你的东西放到客厅」这种折衷的方式来划清界线。对于离家独立的孩子们所留下来的东西,最好也留给本人自行处理。万一真的有必须代为处理的话,也别忘了在丢东西之前先和本人确认一声。
4 开始动手整理前,先别急着买收纳用具
添购家具就等于增加物品,但是减少东西的数量让家中变整洁才是我们想要的。你是否常常因为「有这个很方便」、「有这个的话更容易整理」而轻易买下许多收纳用品呢?像是收纳箱或附抽屉的整理盒等,明明是为了整理环境而买的,但买来以后却拼命往里面塞东西,让家中的物品不减反增。更何况放进这些家具后,地板面积变小,动线也会受影响。
正确的观念,是先确实地减少物品数量,经评估「这个地方如果摆放这类家具的话,收纳会更一目了然」后,再开始考虑采购能搭配空间的家具即可。
5 「会用到」和「还能用」的差别
「会用到」才是决定去留时的重点!如果以「会用到」的标准来看,有很多东西都是因为「还能用」而被留下来,才会导致东西过多的状况。试着改变角度,认真从「会不会用到」的观点来分析看看,就会发现有许多物品其实是「用不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