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语汇
- 来源: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新古典主义,建筑,医院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6-27 09:46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总体规划设计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及预防为一体的现代化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新建院区选址在大连市普湾新区,地势平坦,西阔东窄,近似梯形,由四周道路围合而成,南侧为城市主道路海皮路,其他三侧为规划城市道路,用地周围邻近沈海高速公路、哈大客运专线和哈大铁路等,交通便利。医院周边环境优美,基础配套设施完善,总建筑面积约200000m2,总床位2000张,总投资15.3亿元。医院以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语汇进行设计,力求和普湾新区的现代化基调相协调。
总体规划,分期建设
医院根据总体规划,分为两期建设,目前一期项目现已开工,总建筑面积约120000m2,设置床位1000张,主要划分为住院部、急救中心、门诊部、感染部、医技科室区、保障系统区、行政管理区、科研和教学设施区等9个功能区,计划2015年底竣工并投入使用。二期建设总建筑面积约80000m2,增设床位1000张。此外,医院与一期同步建设配套生活区,包括教师公寓、青年公寓、学生公寓等,为员工及学生提供良好的生活保障。
围绕资源,体现绿色建筑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的设计符合医疗建筑的生态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国际趋势,也充分体现绿色建筑设计的理念,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充分考虑医院远近期发展的需要,为医院规模的扩大留有余地。
*分片区设置
将新建院区以片区为单位进行划分,不仅能够合理的安排医院内部功能分区,而且节约了用地并预留了可持续性发展空间。以医疗功能划分为医疗片区与科教后勤片区,医疗片区位于基地核心区域内,约24800m2建设用地;科教后勤片区位于基地西北部,与医疗区紧密相邻。
*东西走向的集中式布局
医院为东西横向布置的医疗建筑群,主要医疗用房相对集中布局,最大限度的缩短患者诊疗距离。东侧为住院楼B座,中部为门诊部和医技部,前后紧密相连,并穿插多条通道,西侧为住院楼A座,整体造型以红墙白檐为主要元素,富有现代气息。
而纵向布置设计采取建筑高低错落有致的布局形式,门急诊综合楼采取4层庭院式布局,高为19.95m,住院部为两座15层的高层建筑,高为63.95m,两栋住院大楼呈东西对称展开,门急诊综合楼居中设置。
*预留发展扩建用地
考虑医疗区的可持续性发展,在医院主体建筑群的东部尚留有14916m2的预留发展扩建用地。
建筑造型,新颖别致
*建筑外轮廓呈M型
在满足医疗建筑平面功能要求的基础上,医院的造型设计以创新为出发点,融入欧式古典建筑特色。建筑的弧形外轮廓,呈M型,犹如一条昂首飞舞的大鹏,以极具韵律感的姿态由西南往东北铺展开来,同时以环抱状的主入口绿化广场拉开医院的序幕。4层“航空港式”门诊大楼以4个庭院和1个通高中庭相隔出6个模块并形成弧形的序列,与半弧形的入口景观广场相呼应,犹如在欢迎就医者,成为医院的亮点。
*彰显新古典主义风格
医疗建筑内部功能复杂,在门急诊、医技、住院等医疗建筑布局上充分满足其内部功能经济性的要求,以建筑体块虚实对比的组合,串联一组一组庭院式门诊模块,既体现当代建筑的现代感,又蕴育古典建筑的传统风韵。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体型组合中,外墙面以不同材质的建筑材料巧妙搭配形成创新的三段式的古典建筑样式,使整体建筑风格统一又不单调。底层基座采用沉稳庄重的石材,立面的主要材质则是棕红色砖材,极为复古,最顶端同样是灰白色的石材,穿插精美、细腻的线脚和浮雕,彰显新古典主义风格。
门急诊医技建筑空间穿插4个绿化庭院,既可使大多数房间能够直接地采光、通风,又使内外部空间互相渗透,形成具有传统庭院的递进空间环境,进一步丰富、衬托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
交通流线,高效便捷
*入口设计
由基地南侧的海皮路进入充满现代化气息的绿化主入口广场,并以此为中心,以宽敞、气派的弧形入口大厅及“医院街”延伸形成完整的主体建筑群;医院次出入口位于基地西部,由规划路进入,可以快捷到达后勤科教楼和住院部A座,并与院区道路相通;后勤出入口位于西北部,正对后勤科教楼;由基地西部近污物处理站设专门出入口至北部规划路出,所有的污物均由各部门的污梯直接运至地上一层统一运出,做到洁污分流,互不干扰。
*交通流线组织
为提高医疗建筑内部功能布局的利用率,一至四层的医疗各部通过“医院街”组成的东西交通网进行巧妙地连接。而另一条设置于中部医技科室的南侧东西走向的“医院街”将手术、放射影像、放疗、核医学、检验、病理等医技部门相连,实现共享为门诊、急救急诊中心、医技以及住院患者提供方便的医疗服务。医疗区内各部门的垂直交通均设置在交通网的关节点上,使路线畅通、便捷。
*车行流线及停车泊位
院区内设置环形消防道路,按照7m的双向车道进行设计,合理布置室外停车场,将机动车辆的行驶控制在院区外围,且能够方便到达各个建筑物,形成通畅的院区内、外交通网络系统。另外,为适应不断发展的机动车停车需要,设置机动车停车泊位690个,非机动车停车位1500个。
景观设计,与建筑和城市相融
医院的环境设计构思基于以人为本的宗旨,在小环境中,做到人与自然,建筑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在大环境中,力求创造一个城市中的花园医院,实现自然景色与城市医院的对话、交融。
*景观广场
由海皮路入口的大型立体景观广场约6000m2,以由东至西倾斜的弧形绿地形成别具一格的特大型景观广场,如一副优美的图画,寓意着信心与希望。两栋住院楼前的绿化广场面积约2000m2,神似龙爪戏珠,生动活泼。
*花园式绿化
医院整体采取以生态绿地为主题的环境布局,配以若干小花园点缀其中,形似一个有节奏的大花园,使患者时刻处于优美的环境中。
信息建设,打造现代与智能医院
医院建设将体现信息智能化、物流自动化、设备现代化的智慧医院理念。医院将配备HIS、PACS、LIS、电子病历、健康档案系统、远程数字化医疗系统、病房呼叫显示系统、气动物流系统、垃圾分类处理系统,体现出医院的现代化、数字化等理念;计划引进PET-CT、直线加速器、3.0T核磁、高端CT、检验流水线等一大批高精尖医疗设备,打造“智能化、自动化、现代化”的标签式医院品牌特色。
同时利用智能物联和数字化协同平台带动区域内医疗资源同步发展,搭建社区医疗服务网络,建设急诊急救中心、疑难复杂疾病会诊中心和医疗培训中心。
文|杨军 特邀通讯员|康海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