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洛哥王国丹吉尔北部大区医疗中心项目投标回顾
- 来源: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摩洛哥,医疗中心,方案设计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6-27 09:52
摘要:文章简单介绍了摩洛哥王国丹吉尔北部大区医疗中心项目概况,从医疗流程梳理、建筑形体构思、BIM应用三个方面详细总结了方案创作的过程及设计特点。
关键词:摩洛哥王国;医疗中心;山地建筑;方案设计;医疗流程;BIM应用
2014年8月底,我们收到了一份来自摩洛哥的国际竞标邀请,项目是北部城市丹吉尔的综合医疗中心设计。该项目是摩洛哥推行国家级医疗体制布局的关键举措,服务于丹吉尔北部大区的人口,旨在改善北部地区的医疗覆盖面,提高综合医疗能力,发展新的医学教育中心,远期完成“医学院、药剂学院、综合医疗中心”的整体发展战略。
针对该项目,摩洛哥王国健康部组织了法国一家工程公司以及专家团队编制了详尽的策划任务书,对城市规划、建筑的可持续性设计、空间的人性化、气候的适应性等,尤其是功能规划和医疗工艺设计都提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
一、项目概况
在熟悉设计要求后,工作室迅速组织团队召开了项目启动会,分别对项目所在地的地理位置、气候特征、水文状况、文化属性、宗教信仰及医疗卫生条件等进行了分项研究和梳理,并踏勘了项目用地,取得了第一手资料。
摩洛哥地处北非,与欧洲仅隔着直布罗陀海峡,历史上以海港和海上贸易而闻名。其沿海城市多山,建筑多依山而起,迷人的巷道和梯坎空间成为老城独特的空间形态。同时,夏季炎热的海洋性气候和伊斯兰的宗教属性,使内向性的庭院空间成为穆斯林文化属性中独特而极为重要的一点。
项目位于最北端城市丹吉尔的新城区,位于老城西南方15公里,西侧3.5公里外便是大西洋,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该区域为国家保护森林,由当地主要树种组成,是整个大区名副其实的绿肺。
项目用地面积202700㎡,除去南部道路交通占地2公顷,净土地面积大约18公顷。该地块中部为较陡峭、植被茂密的山丘,制高点到山脚的两点高程差大约为35m,南部山脚连接着便捷的城市交通网。
多达300页的法文设计任务书、以欧洲医疗模式为蓝本的医疗功能需求、复杂的用地状况以及陌生的文化语境,对设计团队提出了不小的挑战。
二、从医疗流程梳理切入
经过对任务书的功能梳理研究,我们确定了设计切入点,即从医疗工艺出发,找出任务书一级流程下二级功能单元间的强关系,在流程的合理化组织基础上生成形体,避免为概念而概念,将流程创新外化为设计的创新点。
(一)将医疗中心分为五大中心
根据任务书要求,整个医疗中心分为五大中心,分别是医疗-外科中心、产妇中心、儿童中心、后勤中心以及行政中心。
具体而言,外科中心下设的二级单元包括内科外科住院部、病危照管区、影像科、急诊部、手术区、心脏中心、日间医院、透析区、门诊部、实验室以及医护工作区;产科中心下设妇产住院部、分娩技术科及医护工作区;儿童中心包括儿童住院部、儿科急诊、儿科病危照管区和医护区。这三个中心的二级功能单元构成了庞杂的网状交织的功能关系。
(二)梳理出四大功能单元区
根据功能单元的远近关系,我们梳理出四块具有强关联关系的功能单元区。
一是以急诊部为中心的功能单元区,包括与成人急诊相关的成人病危照管区,与儿童急诊相关的新生儿重症监护区,与分娩相关的技术单元和分娩手术区,以及急诊影像科、中心手术区以及相关的日间医院。这个功能区可以理解为生命线工程,需要有对外的独立出入口,且功能间相互支撑、交通流线最短。
二是以主入口接待处相联的功能单元区,包括影像科、门诊及功能检查、心脏中心、内科日间医院、透析以及检验科,这块功能区域由综合大厅(医疗主街)贯穿,并连通主入口。
第三部分为住院单元,包括内科、外科、妇产、儿科四个单元。
第四部分则为后勤单元,这块功能区可结合地形布置于地下或半地下,通过垂直交通体为各医疗功能单元提供后勤支持。
(三)勾画出简单的医疗规划平面
在四大强关联单元的功能逻辑组织下,我们勾画出初步的医疗规划平面。
在首层地面层集中解决了急诊、分娩中心、手术中心、重症监护中心以及跟手术相关的日间病房单元,目的是将急救车需要直达的所有功能单元和与之相关的抢救单元全部布置在首层交通最便捷的区域。
基座二层为常规诊疗和住院单元的主门厅出入口。主要功能为门诊单元及血透、影像科、心脏中心和检验科,新生儿、儿科重症监护与首层的分娩中心通过垂直交通体直接相连。所有的接待和出入院结算以及附属的商业功能全部布置在中部大厅。
住院单元体的外科单元与首层的手术部直接相连,而妇儿单元则与首层的分娩和妇儿中心通过垂直电梯联系。
(四)考虑现有规划与预留发展空间的无缝接驳
任务书还提出300床的预留发展空间要求,现规划的医疗功能如何与扩展的医疗功能无缝接驳且不影响院区的正常运转成为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问题,这方面的考量甚至影响了院区各出入口的设置以及大功能区块的布局。
用地的狭长形状决定了短向上的空间拓展可能性几乎为零,预留的这部分空间只能与先期规划的医疗院区横向接驳。未来拓展的医疗功能与先期规划的功能应能共享中心医技部以及急诊区,避免功能的重置和医疗流线过长。由此可以得出,先期规划的急诊部应位于整个场地的中央,而东面为城市交通主要来向,故急诊朝向东侧,先期规划的院区整体偏西而将预留发展空间留于东侧,成为该方案医疗功能布局的核心思路。
三、将功能转换为形体
有了医疗功能规划,下一步便是如何巧妙地将功能转换为形体落在这块用地上。在对场地的坡度、坡向、退线、防洪等进行分析后,确定场地可建设范围是西南部最宽处仅120m的狭长区域。
(一)利用不同标高分别设置各功能区的出入口
在山地建筑中常见的处理手法是利用地形高差,通过错层、架空等手段将建筑置于不同标高层上,化地形的不利因素为有利条件,增加各向采光面,并在不同标高层解决出入口问题。
在该项目中我们发现这种处理手法同样适用。将场地高差梳理出三个标高层,沿城市道路由南向西北逐级下沉,顺势解决了院区的急诊出入口、主出入口以及后勤出入口,并在北面沿山形成一个顺山坡道,满足消防要求并作为内部工作人员的出入口。这样,利用高差使得医疗及后勤、病患与职工、急救、妇儿与门诊等功能出入口在竖向上得以区隔。
(二)以街巷空间作为形体构思的切入点
摩洛哥多山,建筑多依山而建、层叠进退,鲜有高层;文化、宗教、地质条件等多因素作用下的城市形态呈现出地中海城市特有的迷人质感,街巷和内院是当地穆斯林建筑群落中不可少的元素。
在形体构思过程中,我们尝试以街巷空间作为切入点,先界定出“虚”,以“虚”围“实”,而非常规的先“实”后“虚”式的减法处理。“虚”在这个方案演化过程中反而成为设计唯一需要坚持的核心,即便在裙房大医技科室功能房间的组织上,也不能有丝毫让步。策略是街的宽窄在裙房和上方的住院部略有不同,裙房部分采用的是三实一虚,即三跨功能房间加一跨的“虚空间”,而住院部是二实二虚,把护理单元的跨度压缩到两跨,这样的巷道空间在竖向上也有变化,裙房顶上增加了一跨的屋顶平台空间,丰富了空间层次。
值得一提的是,所有的巷道空间都指向场地中央的山体景观,使城市与场地景观没有因为建筑而被割裂,“虚”是核心,所有的“实”都应顺山势消隐在地形之中。建筑的中央大厅也融合在这套体系当中,自西南往东北插入山体,将进入大厅的第一眼视线引向了中部山丘景观中心,也是圣城麦加的方向,颇具仪式感。
剖面设计上,裙房部分的体量尽量前压,少占山体;而住院部则采用南北两护理单元并置的模式,北端与山体产生或架空或平接的空间关系,此时,山地与建筑体的关系更为亲密,拾级而上的建筑空间与倾泻而下的山野绿色如十指对扣般交融在一起,虚与实在此达到辩证统一。
四、应用BIM技术满足项目的高要求
法文标书绝大部分篇幅是以图表的形式展现,将未来的医院需求清晰无疑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从一级流程直至三级流程,面积精确到个位数。投标中后期,我们便感觉到扑面而来的压力。
一是从科室面积到房间面积以及相应的交通面积都须一一核实,并以图表形式呈现在回标的文本中;二是图面上庞杂的房间名称及面积标注工作。最后确定采用BIM建模的方式来应对上述问题。
在使用AutoCAD确定二级流程的基本框架后,我们便转入Revit软件进行深化工作。BIM强大的数据列表功能,为出图的面积明细表的编制和审校节约了时间。
同时,运用BIM软件的相关节能插件,也为方案的绿色节能措施提供了有力支撑。摩洛哥当地夏季炎热干燥,采用被动式节能策略显然是在预算有限条件下的优先选择。根据节能分析,在该项目中的主要策略是基于室内环境控制的被动措施,即建筑外遮阳和被动式通风策略。
通过软件对当地的气候条件进行分析后发现,应通过立面的细部设计,使得四月至九月尽可能避免太阳光的直射以免室内升温过高,而十月至来年三月则应获取更多的阳光。通过Ecotect计算,偏南向的立面将采用860mm的水平向遮阳,既可避免夏季的强光照直射,又不会遮蔽冬日的暖阳。
被动式通风策略也是地中海区域建筑文化的一个重要措施。天井的不同部位设置开口,利用烟囱效应来组织气流,以保持室内的最适温度。CFD模拟软件给出了大厅及下沉庭院周边外表面开窗的精确位置及大小,并计算出夏季极端温度下室内外可能达到的温差效果,以反推设计的合理性。
另外,通过Ecotect软件的室内光环境分析,对内部空间进行优化,外墙、内院与采光井的合理分布及采光窗的设计,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人工照明的依赖。
五、结束语
在摩洛哥当地进行医疗资源调研过程中,我们惊讶地发现,公立医院的运行状况、当地居民的就医模式、床位与诊疗面积的配比,都与中国绝大多数二线城市的医疗状况相当类似;然而,当地医院的运行状况却远远不如国内同类型的医院,许多有洁净要求的功能区域,因为造价和运营成本等因素似乎都没能满足要求。我们自豪于国家随着经济发展对于民生工程的投入日益加大带来的医疗资源平均化和平民化的同时,也感觉到身为医疗设计工作者,能做的还很多。我们在医疗事业发展过程中所积淀的些许经验,对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医疗发展也是有所裨益的。
参考文献
[1]陈励先.医疗工艺流程中的绿色设计策略[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12,13(6):42.
[2]张远平.山地医院建筑设计重点[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15,16(1):36-39.
[3]王青.BIM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14,15(1):36-37.
褚正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