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主沉浮?
- 来源:软件和集成电路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英特尔,智能手机,华为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9-12 12:19
虽然一直备受关注,但却从未如现在这般火热。
最近几年,手机芯片市场,尤其是手机基带芯片市场的变化可以用“眼花缭乱”来形容。德州仪器、博通等先后退出,而英特尔则高调重返手机芯片市场,高通、联发科仍然是这一市场的领头羊,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华为海思、展讯等中国大陆手机芯片厂商正在强势崛起。
手机芯片市场格局的动荡,从一个侧面也说明了这一市场竞争的惨烈。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机芯片正在成为全球IT产业竞相争夺的下一个制高点。根据市场调研机构Strategy Analytics的数据,2014年全球基带芯片市场规模达209亿美元,年增长率为21%。众所周知,要想在芯片产业生存和发展,必须具备三大要素:技术、规模、资金。由于有这三大门槛,使得手机芯片市场成为了不折不扣的巨人的“战争”。
事实上,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手机芯片市场都是由欧美企业占据主导地位,其中高通公司是这一市场公认的“领头羊”。
不过,最近几年,随着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消费市场,以华为海思、展讯、中兴等为代表的中国手机芯片厂商开始迅速崛起,并且已经在一些细分领域取得领先优势。一个很有意思的事件可以折射出中国手机芯片厂商目前的发展状态:2014年6月,就在博通失意退出手机芯片的同时,华为却高调发布了全球首颗8核LTE Cat6手机芯片“麒麟920”,并受到了业内高度评价。根据华强电子产业研究所的估计,2014年华为海思手机芯片出货量1500万,占当年华为手机出货量的20%,占中国4G手机芯片市场的8%,预计2015年华为海思手机芯片出货量为5000万,占今年华为手机出货量的50%,占中国4G手机芯片市场的14%!
当然,与高通、联发科相比,无论是在技术、规模、资金等各方面,中国大陆手机芯片厂商仍有很大的差距。但有中国庞大的移动手机市场作为基础,有政府对于国产芯片产业发展的大力支持,中国手机芯片厂商未来完全有机会在手机芯片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甚至有可能成为这一市场的主角。
正因如此,在本期《融合论坛》中,我们推出了《手机芯片之争鹿死谁手》这一专题,约请业内专家对手机芯片市场的发展现状、格局以及未来的趋势进行解读和分析,希望能够给中国大陆手机芯片厂商的崛起带来一些思考和启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