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征信:向互联网金融进军
- 来源:软件和集成电路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互联网,大数据,信用卡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9-12 12:26
诚信不再只是一个道德问题,而会直接成为你的资产。在未来,面对一个征信健全的社会,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甚至价值观,如果来不及改变,很有可能会吃大亏。
无论你是否察觉,一些变化正在发生。几年后,你可能会为了现在的一些行为而后悔,比如信用卡逾期,叫车爽约,地铁逃票,甚至是在景点弧线优美地扔了一个矿泉水瓶……这些小错很可能影响你的就业、贷款、保险,甚至婚姻……
在今年“信用日”的一次小测试中,至少有18%的人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今年6月6日,芝麻信用联合华润万家和全时便利店,在北京、杭州两地各开设了一家“无人超市”。一天过后,杭州店的付款率为82%,北京则更低。
这一天,并不会太久。实际上,随着人们日常行为的互联网化,大数据的采集、分析环境已经成熟,并将在未来5年里逐渐完善,获取充足的样本数据、分析、沉淀。在此之前个体的背景资料也将纳入参考体系,但这5年里第一批不受人为干扰、连续的、轨迹完整的网络数据,将占据更重要的地位。
数据合作将变得十分重要
现在点状分布的信用数据,会变得非常连续。比如一笔贷款的具体花费情况,也都会留存在云空间里,组成整个信用轨迹。以百度、谷歌、腾讯、阿里巴巴、亚马逊为例,都积累了这样大量、连续、高频的数据库。
信用数据不仅仅停留在借贷关系上。你平时搜索的关键词、网络社交数据等也会进入评价体系。互联网技术还可以跨地域搜集信息,并自动获得信用评分,从而大大缩短了授信决策过程,也提高了信用信息的一致性。现在已经出现了一天贷,甚至一小时贷的产品,以后甚至直接秒贷。传统征信企业的数据和模型依然十分重要,它们会成为母数据,并被用于对新信用模型的验证。这样,在不同细分数据领域里将出现公私营的多个巨头,改变当前央行征信中心的封闭现状,并提高整体产业价值。
蚂蚁金服的负责人曾公开表示,阿里巴巴集团从成立开始,就把信用作为核心的东西。在商业领域信用是最基础的东西,开放出去,输送给不同的机构、个人和不同的商业形态,让有诚信的人可享受更低的服务门槛和成本。
这种输入和输出的合作,平台会有需求和优势(见图1)。比如,融360拥有丰富的用户借贷行为数据(见图2),再结合芝麻信用、腾讯征信、考拉征信等征信机构的个人信用数据,就可以直接在一个名为“天机”的大数据风控系统算出放贷金额。一个5万元的短期借款,只需要用户授权读取其相关数据,而不必再通过复杂的见面和人工审核,大大提高了审批效率。在融360在线金融平台上借款,最快可以10分钟审批、24小时放款。
大数据征信最大的困难就是数据的全面性。各家数据一定是一个相互补充、相互印证的关系,没有可替代性,单靠某一方面的数据就会出现偏颇。同这些征信机构合作的目的是数据互补,从而实现更完善的信用评估和风控结果。由大数据支撑的信用和风控,可以破解老百姓没有征信纪录的困局,如此广大草根人群,例如自由职业者、个体户、小微企业主、学生等人群在线借到钱会变得容易。
当这些数据充分开放、归集、印证后,一个全面的征信时代就会到来。从现状出发,并对参与者的热情进行分析,我认为这个过程只需要5年。
5年后一个好的信用到底值多少钱?
以房贷为例,现在部分银行都会给信用优质的客户利率优惠5%~15%。100万贷款30年,打个九折,就要少缴纳约15万元。利率市场化后,这种优惠只会更多。
一个好的信用,更容易享受到各种金卡福利。例如广发银行曾免费提供保险;招商银行还能免费提供拖车、挂号、法律咨询服务,都用上也是一笔不小的财富……另外,很多银行还给信用良好的用户提供授信,比平常的个人贷款项目在利率上也有优惠。
进入互联网金融时代后,这种价值正在逐渐升高,并在不同领域开始体现。比如,芝麻信用推出700分就可申请新加坡签证,无须提供在职证明、个人信息表、户口本、身份证复印件等资料;750分可以申请去欧洲的卢森堡。传统签证准备材料一般需要5~10天,“信用签证”优化体验后只须2~3天。这就至少节省了一个工作日的时间,并大大提高了通过率。
一种联合征信奖惩的机制正在形成。类比美国,在这个信用产值全球最大的国家里,信用行业不仅仅是一种商业行为,更是一种社会信用体系,一旦不守信,就会严重影响个人的信用卡申请、购房、学业、工作、生意……
这种趋势也逐渐在国内显现,信用数据多、评级高的人群也是各大商家争夺的对象,因为他们可信并拥有足够的消费能力,是绝对的优质客户。人们希望借助征信系统来加强自身的主观判断。以至于,芝麻信用推出来后,还爆出了“丈母娘查准女婿信用分以判断是否靠谱”的段子。
如果真是这样,乱扔一个矿泉水瓶的代价就不止一百万了,而是整个人生!
5年如何赚出一个好信用?
首先可以尽可能多地去使用网络。新一代的信用评分体系,是建立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信息抓取技术上的。你的数据库越充盈,评价体系对你的评定才越笃定,否则它可能只会给你一个初始评级。
重视、规范你的网络行为。网络上的不诚信行为肯定会影响你的信用,比如谩骂、污蔑、灌水等行为很可能会导致被某个网站拉入黑名单,在数据合作的环境下很可能会带来负分。一些不起眼的小事,也会成为漏洞—比如一个注册后不常用的邮箱、账号,很可能被利用来发垃圾邮件,很可能会影响评分。
全面拥抱征信机构采集数据的平台。比如支付宝、淘宝等是芝麻信用的抓取平台;微信、京东很可能成为微众银行的平台;还有一些综合性的网站,比如融360跟8家征信公司有合作关系,甚至还有一些生活类服务网站。这些平台的数据在征信体系中会更有价值。
叶大清前沿观点:征信市场初步建成只需5年
不像美国需要花数十年打造一个全国性的征信市场,由于互联网金融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积极支持,中国征信市场可能只需要5年就会初具规模。
目前正在逐渐形成央行征信中心、腾讯和阿里三大基于各自大数据的征信阵营和多个互联网垂直平台为主的实力派系。
假如信用数据能够共享,现在信息和信用孤岛状况将得到改善,变得非常连续。在互联网不同细分数据领域里将很快出现多个实力机构,改变当前央行征信中心的封闭状况。
大数据征信最大的困难就是数据的全面性。各家数据一定是一个相互补充的关系,没有可替代性,单靠某一方面的数据就会出现偏颇。支付宝、淘宝等是芝麻信用的抓取平台;微信、京东则很可能成为微众银行的基础。基于网上交易的数据和基于社交的数据,只有相互印证才有价值。
未来每个消费者都会有自己的信用值,每个消费者也会小心呵护自己的信用值,这将是信用社会建成的标志。
虽然初步的征信市场形成只需要5年,但以征信数据作为原料的应用场景开发还需要一定时间。征信大数据能够解决老百姓面临的融资问题,例如提高风控和反欺诈水平、提高金融服务效率。
7月4日《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的发布,意味着互联网金融正式升级为国家重点战略。而征信环境的构建和大数据风控水平的提高,是普惠金融的关键所在。
文/叶大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