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见过钱
- 来源:软件和集成电路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阿里巴巴,美元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10-20 13:27
阿里巴巴上市第一天,市值超过2300亿美元。2300亿美元是什么概念?有好事者打了个比方,说阿里巴巴市值富可匹敌100多个国家的GDP。听到这个类比,总算有点儿概念了,进而感到的不是欣喜,而是担忧。
马云是“60后”,小时候也是穷孩子,说实在的,“50后”、“60后”、“70后”这三代中国人小时候很穷,都是没怎么见过钱的。没钱时,倒是大多数能够安分守己、辛勤工作、任劳任怨,而一旦有了钱,尤其是短时间内有了很多钱,反而会不知所措,甚至倒行逆施。现在国家“反腐”反出来这么多问题,跟这一点不无关系。
消息称,阿里巴巴上市,万余名员工平均身价超千万,表面上看,这是美国股市制造的又一起“共同致富”的典型案例。某种意义上说,企业上市如同赢取了一场合法的赌博,“一夜暴富”甚至都变成了情理之中的事情。阿里巴巴成功在美国上市,持股员工感觉跟购买彩票中了大奖似的。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全世界的媒体都喜欢跟踪报道那些因购买彩票“一夜暴富”之人的故事,有人甚至总结出了“世界各地彩票中大奖后十大最经典案例”,排在第一位的是2002年美国“强力球”彩票3.15亿美元(当时约合25亿元人民币)头等奖获得者-西弗吉尼亚州的杰克·惠特克,此人中奖后共打了460多场官司,大多作为被告出现。他因遭到绑架威胁而让孙女布拉格辍学,结果布拉格染上毒瘾并在17岁时丧命。惠特克认为孙女的死与他中奖有关,他说:“如果能换回孙女的生命,我宁愿把奖金全数归还。”像惠特克这样因“一夜暴富”而家破人亡的事例并非个案,引人深思。
如果说,发家致富是现在大多数中国人的梦想,恐怕并不为过。穷了很多年,穷怕了。改革开放30年,一个直观的印象是身边富起来的中国人多起来了,但是当我们告别贫穷、走上发家致富之路时,确实需要直面一个问题-我们真的对拥有金钱和财富做好心理准备了吗?
建议阿里巴巴公司给那些一夜成为千万富翁的内部员工每个人都建立一个档案,然后跟踪调查一下这批员工未来十年的工作和生活选择,十年之后再看一下统计分析结果,或许会很有趣。如果可以做到未雨绸缪,阿里巴巴应该给这些“一夜暴富”的员工提供必要的心理辅导。
“如何做一个有价值的人”和“如何做一个有钱人”并非等同概念,但是,现实中却常常有人将这两个问题混为一谈。马云花了15年时间证明了自己是一位优秀的企业家,他曾说过一句话,“做企业和做人一样,一定要有信仰”。在美国成功上市,也许将会是阿里巴巴遇到的最大一次信仰危机。
当信仰遇到金钱,到底谁的力量会更大?不妨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