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在美国纽交所成功上市,这是阿里巴巴的一个里程碑,也是中国互联网经济的一个里程碑。对于阿里巴巴的支付宝,大家赞誉有加,当然与之相关的各新型支付手段,包括指纹支付也甚嚣尘上。但2014年9月1日发生的“指付通”盗刷银行卡事件还是应该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
“指付通”是何方神圣?
上海立佰趣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立佰趣)成立于2006年2月,是一家以生物识别技术为核心的应用运营公司。立佰趣推出的主要服务是“指付通”,即指纹支付,无需钱包、现金,享受新体验。立佰趣作为亚洲第一家推出指纹支付的公司,也获得了投资界的热捧。2010年末立佰趣接受业内多家财团注资,总金额达5亿元人民币。而立佰趣于2011年年底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并且是唯一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的指纹支付企业。
“指付通”盗刷银行卡事件
“指付通”应该说是第三方支付的幸运儿,但它并没有走入大众视野,即使在某些场合出现,之后便消失得无影无踪。我是2013年7月某日,在一家小面馆吃饭时,服务人员推销试用“指付通”,现场简单登记了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并刷了一下信用卡和指纹,没有正式书面协议,并明确告知是免费服务,使用“指付通”可打折。当时也就收到一短信,告知“指付通”账户和密码。之后“指付通”也被我淡忘,那条账户短信也早被删除,更没有登录过立佰趣的网站。因此,我默认为和“指付通”没有任何关系了。2014年9月1日上午11时34分,上海银行信用卡短信提醒我消费人民币100元。因当时在办公室开会,也无网购,觉得信用卡被盗刷,立即致电上海银行。查询后上海银行告诉我:立佰趣公司收了100元“指付通”使用年费。至此,我才知道立佰趣公司,不过很奇怪什么时候开始收年费了?
我从来没有收到任何条款变更通知,也没有和他们签定任何书面正式协议。于是马上试图拨打立佰趣的400电话,一直拨不通。回头再找上海银行,上海银行告知只能找立佰趣,他们也没有办法。
之后在网络上查询类似的消息,才发觉一大批人碰到了同样问题,于是成立维权群。因为大家积极行动,“指付通”事件后,35小时内上海电视台新闻夜线播出新闻,48个小时内上海电视台午间新闻再次播出。于是55个小时后立佰趣在自己的网站上贴出公告,告诉大家如何退款事宜。70个小时后,上海新闻早报一整版报道了此事,其后的维权行动还一直继续。
“指付通”事件的思考
本以为“指付通”事件是服务方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瑕疵,只是一个孤例。而伴随维权进展,发现立佰趣2014年7月中旬就受到中国银联处罚和代理商围攻,并且9月10日央行也就第三方支付违规公司开出了最大罚单。这些也引发了我思考。
首先,第三方支付监管是否缺失或不足?第三方支付毫无疑问繁荣了金融市场,但是却不能让第三方支付搞乱了金融市场。在“指付通”事件的维权过程中,我们联系了各大银行即相关金融机构,甚至消费者投诉热线等,但都没有给出明确的方法,更没有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从这一点上看,第三方支付的监管问题还是非常突出的。
其次,立佰趣如确实违规,谁来规范?如何惩罚?规范第三方支付市场是当务之急,惩罚违规者也是“杀鸡儆猴”。在9月10日受到惩罚的第三方支付公司名单上,还没有看到立佰趣的名字,是否有相关部门已经介入调查了?
再次,作为银行,遇事后为自己辩白而后表示无能为力的做法是否值得商榷?只能让用户自己联系“指付通”。个人认为这是银行树立自己形象的最佳时机,为什么不转“危”为“机”呢?服务水平的提升不是向你的客户说对不起就够了,应该切实急用户所急才是正道,维权的最终目标是希望违规者得到惩处,维权者推动法制,执政者践行责任。让“指付通”方便万户千家,永远不要变成用户的“支付痛”。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