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之差

  “鸡蛋,从里面向外破,就是新生的生命;从外面向里破,就是帮助别人延续生命的食物”。类似这样心灵鸡汤的段子真心不少。很多CIO长期聚焦于企业的内部管理,涉及到电子商务、微信微博这些工作,一般都是其他部门在打理。这个局面已经有很长时间了,CIO们还是认为内部的才是真切的,应该控制的。在一些重工业、材料生产的企业里面,这个情况更是突出。

  放在之前,无所谓对不对。放在现在,那必须是错了。有个企业的CIO联系我说,突然发现产品销售的快递业务变化了,怎么和系统做集成?以前一个销售订单的运单都是以吨为单位,动辄几个货柜、几辆车,现在只有几公斤,单件,要拆零。以前一天只有几十笔业务,现在2000多笔,怎么办理?

  还有个企业的CIO和我反映:“做设备制造的企业,老板却天天催着如何才能让互联网思维在公司内部落地。我们这个行业还需要吗?个人消费者又不买这些产品,怎么用互联网呢思维呢?内部应用吗?我们早就实现移动办公了。怎么办呢?”凡此,都是缘于“一念之差”。我们习惯于从企业内部去看企业的外部,不习惯于从企业外部来看企业本身。那么对于和企业有关的信息化应用,也往往找不到真切的感觉,总觉得有什么部分没有把握好。这其实是一个很让人揪心的流行病。当老板们都在普遍表达自己对市场的洞察和敏感时,CIO们如果还是很迟钝的话,这个流行病就必须警惕,并且此病已经到了非治不可的时候了。

  这个一念之差,如果不去治愈,很可能是职业生涯的分野。在另外一个侧面我们可以深入地体会到这一点,那就是在许多的关于CIO的调研里面,都显示出CIO这个岗位有边缘化的倾向,在IT服务越来越可以通过外部服务引进的时候,CIO还在以技术为安身立命之本,颇有刻舟求剑之嫌。另外我们也看到在许多关于CIO的岗位招聘中,薪酬虽然越来越高,但关于岗位的描述还没有进化到对“立足外部”有明确的释义,这可能是由于所参照的版本原因,技术往往还是一个很重要的要求。“IT不再重要”,实际上在移动互联网阶段已经螺旋式地迭代了一大圈。

  那么CIO们如何在这场变革中不让自己掉队呢?这有三点可以操作的建议:一是到市场终端去“蹲点”。这是很容易找到理由的,只是可能要“屈尊”。做店长、促销员、业务员,是真的按照岗位规则去做。不久你就会发现,关于许多方面的认知有了新的视角,而且非常刺激。当然,也可以以消费者、客户的身份去观察企业,道理是一样的。

  二是梳理CRM系统的客户参与度,畅想如果让客户进来会怎么样?如果你真的梳理了会吃惊。因为我们会很快发现,CRM缺失了一个重要的角色,那就是我们的服务对象。如果他们真的进来了,会发现我们内部的许多角色的工作要变化,甚至可以不要。有一个做品牌策划的企业,正在实施他们的CRM,希望内部的多个角色和客户的多角色进行线上业务互动,推进项目进程,同步项目动态。这一点非常重要。

  三是和老板去推演企业的未来。这事情实际上是CIO的长项,我们已经有了对企业许多业务环节的认知,但是老板自己的推演往往对这些环节的细节有缺失。如果CIO能够和老板一起来推演,那么往往会有珠联璧合的感觉。CIO的系统性、细腻特质以及项目思维对创意型、直觉型的决策是一个重要的补充。

  前不久我被邀请到一个企业进行“O2O”内训,发现他们的内部会议还是非常多,内刊都有好几种。老板在强调如何通过市场体系抓住属于自己的最终的消费者,很多干部消极对待。但在这里工作了十年的CIO却在思考如何将自己的事业方向切换到新的频道。这不仅仅是因为如果终端再不控制,在电商和竞争对手的“阳谋”之下,企业和消费者的阻隔一旦形成,对企业将是一场重大灾难,他不只是配合老板对企业进行一场“蜘蛛侠”般的拯救,更是对自己的“救赎”。

  这是不是一个积极的信号呢?CIO的转型有了新的曙光!

  王甲佳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