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区域管理体系,造海南罗非区域品牌
- 来源:水产前沿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养殖,文昌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10-31 08:30
9月10-11日,“2014海南罗非鱼可持续发展研讨会”在海口举行。研讨会由海南省罗非鱼养殖与加工协会(筹)主办,由可持续渔业伙伴组织(SFP)和荷兰IDH基金会协办。
出席此次研讨会的代表分别来自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珠江水产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质量与标准研究中心、全球水产养殖协会(GAA)、海南省的海洋渔业厅、科技厅、海南省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海南大学、海南省水产研究所、海南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海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等机构,以及文昌、琼海、定安、屯昌等地的养殖户、经销商代表、苗企、饲料企业和加工企业代表,共60余人。
本次研讨会旨在探讨如何依托海南省罗非鱼养殖与加工协会(暨海南罗非鱼可持续发展联盟)这样一个跨产业链的平台,以健康、可持续的罗非鱼养殖模式为核心,建设基于供应链协作的区域管理体系,从而降低病害风险、减少食品安全隐患,提升行业透明度、倡导求同存异有序竞争的同时,打造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海南罗非鱼区域品牌。
9月10日,研讨会组织专家在文昌养殖场和当地企业进行实地调研,与养殖户和企业代表进行了实地交流。专家感知到了养殖户和服务商们的勤奋和他们的丰厚经验,但同时也感受到了他们的无奈,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饲料的稳定性问题,对药物的依赖性问题等,表示要实现规模化,与国际高水平对接还有相当大的差距。11日在海口香江国际温泉大酒店展开了会议讨论。会上,SFP中国项目经理韩寒女士介绍了会议的主题和目标,对近几年来的海南罗非鱼养殖改良项目(AIP)进行了回顾,并表示希望听到关于罗非鱼行业接下来要做什么的各方建议。珠江水产研究所吴淑勤所长分享了江西水产养殖无疫区体系建设经验,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磊博士分享了水产品可追溯体系建设经验,分别包括池塘生态养殖模式、环境保护、病害风险评估与控制等理念和手段的介绍。此外,现场还观看了Fishin’Co.总裁Manish Kumar发来的视频,听取了国外采购商对海南行动的看法。
会上,政府单位、科研机构、各企业代表和养殖户分别在会上就区域管理和海南罗非鱼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了踊跃发言和积极交流,大家从中发现到了合作的机会,珠江水产研究所和建一、宝路等企业于现场确定了进一步展开具体工作的商谈时间。韩寒表示未来工作重心仍放在协调服务和信息传播方面,比如把海南省罗非鱼养殖与加工协会筹办起来,把双语网站建起来,为产业链中的合作项目提供交流平台,做好“后勤”服务。她还说到每一年会议中都可以看到大家的心态和意识发生转变,与前几年研讨会相比,此次会上的讨论则更加热烈,大家能做到敞开心扉对话,尤其是养殖户的发言主动性增强了,科研专家和企业间的对话也很务实,可以看出产业链中各环节彼此间的信任度在增强,寻求有效的区域管理体系,打造海南罗非区域品牌确实成为了越来越多人的诚心追求。诚然,这个体系建立起来后,收益的不止是海南,它还可以成为中国本土的一个很好案例,成为其它养殖品种的借鉴。
文/图 本刊撰稿人 陈娈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