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
- 来源:水产前沿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养殖场,水产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10-31 08:58
和我一样被囚禁的还有这四千亩池塘里被豢养的鱼。它们的状况更糟糕。
养殖场目前总面积是五千亩,一共50个池塘,还在扩建中。每个池塘大小有差异,平均水深在1.5米。池塘分为8排,每两排作为一个分厂,每个厂有一名厂长作为负责人,下设一名副厂长,其余为工人。
这里面有7个塘只养草鱼、12个塘单养鲫鱼、9个塘单养鲤鱼,有10个塘是鲤鱼和虾混养,剩下的几个塘是草鱼和鲫鱼混养、草鱼和虾混养。所有的池塘都混养少量鲢鱼,起到防治蓝藻的作用。
养殖场是由盐场改造而成的,由于盐碱的底质,所有池塘的水很瘦,大部分水体呈黄色。公司为了抓住7、8、9三个月的生长旺季,从6月中旬开始就拼命肥水。为了“多快好省”的生产,公司以成本较低的磷肥等化肥为主,兼施生物肥。
盐碱地的pH较高,这些池塘的pH均在7.6-9.0之间。个别pH偏高的池塘在投入化肥过后,磷元素迅速升高,当时地面温度为34℃左右,并且全是静水,这样非常容易暴发蓝藻。养殖场有五分之一的池塘正在暴发蓝藻,暴发蓝藻的鲫鱼塘每天死200-500条,草鱼以及鲢鱼由于个体较大、抗逆性较好,死亡较少。
经过取水样、镜检发现,罪魁祸首是微囊藻。它的危害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1)分泌有毒物质抑制其他藻类生长;(2)在水面形成薄膜阻挡光照、阻止气体交换;(3)藻体死亡后分解产生毒素,并且分解耗氧。通常的治理措施有以下几种:杀藻、注入新水、开增氧机、解毒、降低pH、施肥并培养有益藻类形成优势种。
公司养殖厂由于底质的原因,在短时间内难以降低pH,并且排水口堵死,不能注入新水,而且塘里水很瘦藻类较少。只能从杀藻、解毒、增氧这几个方面入手。杀藻使用漂白粉,既便宜而且效果也不错,只是在泼洒漂白粉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会导致养殖鱼种因吞噬漂白粉而死亡。了解到北京某淡水池塘爆发蓝藻时,抽取表层水20-30公分,然后在加入蓝藻清和解毒灵。这种方法适合于面积较小的池塘,在本公司不适用。
水产人对养鱼先养水的道理并不陌生,像这种企业赶进度似的养殖,反而会欲速则不达。看着塘里日益严重死亡,站在岸边却无能为力。
此外,另一个严重的灾难就是养殖的鲫鱼因为肝胆综合症而大量死亡。早晨4点多巡塘的时候,容易发现由于缺氧,多数生病的鱼会表现异常。捞出奄奄一息的病鱼,观察发现:鲫鱼背鳍、尾鳍的鳍条末端发白,体表发黑、色泽发暗,鳃部有大量粘液,鳃丝充血,鳍条和鳃部轻轻触摸就会出血。解剖发现:肝胰脏肿大、发白,个别出现红白相间的“花肝”。
肝胆综合症发病爆发的时间一般为6月份至10月份。我实习的这段时间正是发病的高峰期。探究并寻找发病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养殖密度过高导致氨氮以及亚硝酸盐超标,引起肝中毒,由此引发免疫下降,受感染而死。事实上,进行水质测量时发现,发病池塘的氨氮含量为0.5mg/L,亚硝酸盐含量接近0.15mg/;
(2)过量投喂饲料,或者饲料脂肪含量较高,再或者投喂劣质饲料都能够引起肝胆综合症。根据调查发现,本公司饲料的投喂量是各个分厂统一规定的,这种大锅饭式的做法导致了有些鱼塘投喂量不足,而有些鱼塘投喂过量;
(3)大量或者长期使用杀虫药。据了解,发病前几天使用过拜特公司的“水毒克”进行杀虫,使用剂量偏高。总之,肝胆综合症往往是由多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通常的治疗措施为:
(1)内服抗菌药(多用诺氟沙星等)和维生素C,外用消毒药。注意使用抗生素一定要6天作为一个疗程,一个疗程后应当停药,以免大量死亡,这是一家饲料公司的业务员去打样的时候教给我的;
(2)在发病期间应当减少投喂量或者不喂;
(3)辅助的方法是使用微生态制剂调节水质,改良底质。
在休息的时候,我喜欢坐在塘埂上胡思乱想。每个人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选择,有时候不得不选,就像来到一个转弯口,要么向左要么向右,或者退出。每个人都有自己生活的姿态,不同的人有各自不同的选择,就像白鲢生活在水上层,草鱼选择了中下层。但有时候,我们却按照别人意愿被迫选择。尽管许许多多的不尽如人意,最后你还是你,你有自己的生活姿态。把一个救生圈按倒水面不管多深,只要放开手,它便会不遗余力的往上浮。这一切看起来是那么的顺其自然。
实习是一种绝望,是断绝一切浮躁和欲望,也是寻找新生的渴望。
(原文分“离歌”、“远方”、“高邮”、“囚徒1”、“囚徒2”、“劳动人民”六个小节,本文节选了第五小节“囚徒2”)
评委点评:
陈晨曦:文字功底较为深厚,表达流畅而不失优雅,意境超然而爽朗,为一篇不可多得之好文章。
作者:韩雪峰 中国农业大学(烟台)海洋学院
指导老师:刘峰、许乐乐、纪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