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管理的“合作性创新”

  在二次工业革命后的近十年时间里,城市化进程逐渐在西方国家以外的地区,尤其是亚洲国家快速推进。与此同时,人类历史上出现了一个新的标志性事件,即生活在城市的人口首次超过生活在农村的人口。

  从全球范围来看,随着经济和政治权力的不断结构化转移,许多快速成长的大城市开始共同面临一些诸如资源匮乏、交通拥堵、环境污染、暴力犯罪和城市无限制扩张等问题和压力。因此如何通过不断提高行政管理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已然成为困扰各国政府的一项世界性难题。

  美国麻省州立大学国家数字政府研究中心简.芳汀教授(Jane.E.Fountain)在其2013年发布的《跨政府部门合作》报告中指出,尽管城市管理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千变万化,但是“政治影响”始终是一个关键要素,很多城市长期为政治斗争所困扰,这从根本上导致了其无法为民众提供更高水平的公共服务。因此,经过多年研究,各国学者一致认为,只有通过精心设计一套完整的跨部门间政府合作机制,并且通过技术等手段加以实现,才真正有可能减少那些不必要的政府职能“割裂化现状”,进而提高城市的整理管理效率。

  但要实现这一目标也许并非易事,因为城市的管理者们首先需要不断完善相关的法律和制度建设,平衡好政府部分之间的各种利益关系。与此同时,他们还需要切实从城市的实际需求出发,解决好那些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问题。

  换句话说,未来城市管理真正的挑战不在于构建城市发展的技术能力,而在于克服政府内部根深蒂固的组织性分歧或政治性分裂。而在此基础上,解决好市民的生存和生活问题,使之安居乐业,才是推动这一创新进程的关键方向。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