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威海 社会服务管理篇
- 来源:中国信息界•智慧城市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威海,社会服务管理,智慧型政府,智慧城市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11-15 12:10
管理就是服务,服务就要高效。秉持这一理念,环翠区以信息化助推服务转型,建立了环翠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指挥中心、社会服务管理中心、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信息系统、12349居家服务呼叫中心四大公共服务平台,树起创新社会治理的旗帜。
“这四大平台覆盖了社区管理、便民服务、综治、维稳等多个领域,如同一座座桥梁,一头连着广大百姓,一头连着党委政府。其沟通的是百姓心事,连接的是零距离服务。”环翠区有关负责人介绍。
以信息为支撑,环翠区强化了“马上就办”的服务意识,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扫清了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障碍,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向纵深发展,创造出社会各界点赞的“智慧环翠”。
需求先导谋局智慧型政府
作为城市信息化发展的新方向,智慧城市建设受到全市上下的高度重视。“智慧政府”先行,带动智慧经济、智慧社会等其他领域的建设,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基本思路。
“建设智慧城市合乎形势、合乎时机,是改善民生、转型升级的战略选择,是环翠区抢占新一轮竞争的制高点。”环翠区上下形成了这样的一个共识。
环翠区地处中心市区,人员庞杂、流动性大,是各种社会矛盾的交集地带。创新社会管理成为大势所迫、现实之需。而作为城市发展的新热点,智慧城市无例可循。
环翠区人意识到,在条块分割的行政体系下,完善的顶层设计成为建设智慧政府成功与否的关键。为此,环翠区整合资源,重构机制,迈开了“需求先导、分步实施、步步见效”的智慧型政府建设步伐。
为突出社会管理的综合性、系统性,环翠区成立了社区管理服务办公室,建成了4000平方米的区级社会管理服务中心,下设政务服务中心、社会矛盾调处中心、社会信息中心、社会管理服务指挥中心,同时将镇街便民服务中心升级为社会管理服务中心。
针对城乡社区,环翠区构建了三级平台(区社会服务管理中心、街道社会服务管理分中心、社区社会服务管理工作站)、四级管理(区、街道、社区、基础网格)的组织架构,开发了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信息系统,构筑起一个个服务和管理的合作体系。
本着“高效、便捷、安全、贴心”的服务宗旨,环翠区在全省率先建立了12349社区居家服务平台,将政务资讯、养老服务、医疗服务、社区导购、旅游指南、法律服务等送到百姓家中。公共安全视频监控指挥中心是环翠区社会管理领域的又一创举。中心整合全区公安、安监、城管、渔政、环保、教育等各政府部门资源,实现了全区视频资源的大联网、大集成、高共享。
围绕“民需”谋求“善治”之路,环翠区正借助信息化力量,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开启出智慧城市建设的路径,树起了社会管理创新的样板。
各司其职四大平台显神通
在环翠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指挥中心,只见监控指挥大厅的屏幕墙上,显示着环翠区城乡治安、交通、消防及校园安全等实时画面,整个辖区的大情小事尽收眼底。整个中心建有视频监控联网共享平台、视频联网实战应用平台、视频监控运维管理平台以及显示指挥平台四大实战平台。
依托四大公共平台,环翠区实现了上级与下级互通,部门与部门联动,网上与网下结合,构建起立体化、全方位的社会管理大网。
这是一项历时3年的浩大工程。自2012年起,环翠区相继实施了乡村平安网、城市平安网、镇街平安网建设,在城乡设置了3400个高清探头。但这些视频监控资源分布在不同的部门,造成了信息闭塞和资源浪费。为解决这一问题,环翠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指挥中心建设被置于台前。
“中心最大限度整合了各部门的视频监控资源,实现了系统管理、指挥调度、智能分析、视频转发、数据共享、综合应用等多功能一体化,系统应用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市公安局环翠分局指挥中心负责人介绍。
量身订制的信息化系统的引入,让环翠区四大平台各司其职,各显神通。去年开始,环翠区按照区-街道-社区-网格四级管理模式,以200至300人为一个单元,将辖区72个社区划分为412个网格。同时与企业联合开发了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信息系统,构建起集信息采集、事件处置、分析研判、督导考核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信息平台。
在这一平台上,网格协管员和社区是终端,区社会服务管理中心和街道社会服务管理分中心是枢纽,所有的社情民意通过终端集中到街道和区级枢纽。街道能够解决的,自行进行分解解决;不能解决的,区级枢纽将协调相关部门解决,实现了网格全覆盖、工作零缝隙。
顺应群众需求,面向辖区所有居民,环翠区在全省率先打造了12349居家服务呼叫中心,建立起老人紧急救助、居家养老服务、弱势群体帮扶的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其电话、短信、网络三位一体的“立体”受理方式,“不漏、不推、不堵”地回应了老百姓诉求。
社会管理服务指挥中心则囊括了社会监控、网格化管理、社情民意调查、社区矫正等方面工作,旨在推动政府适应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转变,全面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在“智慧环翠”的道路上,环翠区坚持立足社区、民需为本、服务为先,多渠道问民需、聚民智,多方式便民求、供民用,真正做到惠民生、利民益,构建起体系比较完整、载体趋向多元、服务方式灵活多样的为民服务工作体系。
信息畅通广大居民得实惠
前几天,市民邹女士发现自己手上的结婚戒指不见了,经回忆,她认为戒指很可能是一次开车购物时不慎丢失,并向城里派出所民警求助。接警后,民警根据邹女士的描述,立即到公共安全视频监控指挥中心察看了相关视频。
“监控指挥中心摄像头清晰记录下了当时的画面,一名男子在邹女士车旁做了一个弯腰动作,我们判断应该是在捡东西,随后通过监控对这人进行跟踪。”城里派出所民警介绍,经过3天搜寻,民警最终找到该男子,并帮邹女士要回了丢失的戒指。
据市公安局环翠分局指挥中心负责人介绍,推进视频监控建设,是创新社会治理,维护社会稳定的现实要求。公共安全视频监控指挥中心建成后,全区基本做到了视频监控“一张网”,已经在打击犯罪、便民服务中显露锋芒。目前,通过该中心,成功破获案件300余起,提供便民服务800余次。
立足社区的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信息系统,织出了一张纵到底、横到边的“大网”,把丰富的管理“血脉”延伸至社区肌体的最末梢,搭建起传递社情民意,推进各方面工作的快速通道,让广大居民得到实惠。
海城社区第五网格专职协管员李平端在巡查中发现,世昌大道86号一居民楼内有天然气味道,怀疑天然气管道有泄漏,立即将情况上报给网格长宋冬梅。通过走访发现,该楼一户居民在家里私自安装天然气热水器,存在安全隐患。网格长随即通过信息终端PDA,将情况上报到环翠楼街道网格化社区服务管理分中心,分中心工作人员接到报警后,将情况分流到安监办,安监办及时联系燃气公司进行检测和维修,避免了一起安全事故的发生。
智慧平台连接着环翠老百姓的千万期待、政府形象和公信力。以平台为媒介,向上反馈的,是政府最亟待解决、化解和行动的风向标;向下辐射到百姓心间的,是各级干部一心为民的真情和作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