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观察

  • 来源:卫生部公告
  • 关键字:新生儿,高胆红素,败血症
  • 发布时间:2014-11-24 14:03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高红素血症的临床观察;方法将2012年8月~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回顾;结果新生儿高胆红血素的病因分别为外围因素12例(42.1%),感染因素9例(29.8%),母乳性黄疸因素5例(16.5%),新生儿溶血病因素4例(12.13%);结论为了有效的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疾病的出现,首先要对母乳的喂养进行正确的指导,提高围生期的保健,严格防止新生儿感染情况的出现,及时对发病患儿进行治疗。把防治工作作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重点。

  关键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观察

  近年来,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受到了医学专家的广泛重视。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非常的多,病情的轻重差距也比较大,黄疸严重的患儿就很有可能引发胆红素脑病,并出现非常严重的后遗症,严重的患儿会出现死亡的情况[1],现对2012年8月~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资料共计30例,均为2012年8月~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男17例,女13例,年龄为1~29天,其中足月儿22例,早产儿8例,出现黄疸的时间低于3天的患儿7例,3~7天的患儿13例,7~28天的患儿10例。

  1.2发病原因

  高胆红素血症主要的发病原因是因为患儿酸中毒、窒息缺氧、颅内出血、头颅血肿、胎便排出延迟、脐带结扎过晚、早产;孕母患有妊高症、糖尿病、生产前使用了镇静剂或者催产素等外围因素,共12例患儿(42.1%),其此因为肠炎、脐炎、肺炎、败血症、尿布皮炎、脓疱疹等因素的感染导致的,共9例患儿(29.8%),另外因母乳性黄疸引发高胆红素血症的患儿共5例(16.5%),因新生儿溶血病引发高胆红素血症的患儿共4例(12.13%)。

  1.3治疗方法

  患儿入院后,根据黄疸的程度、发生时间、发病原因进行详细的分析,除了对先天性胆道闭锁患儿进行手术治疗外,对剩余的患儿统一使用蓝光照射,使用换血疗法分别对2例警告期患儿和1例高胆红脑素痉挛期患儿进行治疗,对于感染、早产、窒息缺氧、溶血病的患儿或者胆红素低于343LmoI/L的患儿使用碱化血液和白蛋白进行治疗,为了降低肝肠的循环,使用开塞露进行通便治疗,并给予溶血患儿适当的激素,使用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的方法治疗败血症患儿。

  2结果

  所有的患儿经过治疗后,无脑病症状的患儿病情都没有进一步发展,进入脑病警告期的患儿经过治疗后并且逐渐好转,所有的患儿在治疗4~17d以后,全部康复出院。

  3讨论

  在新生儿科疾病中,高胆红素血症是一个非常常见的疾病,当患儿出现黄疸1~3天内,如果发展非常的迅猛,同时患儿伴随有拒食、嗜睡、反应能力差等胆红素血症警告症状时,就有可能出现高胆红素血症。不仅会对患儿的肺、肾、肝、心等人体器官和免疫、血液系统造成损害,还对破坏人的中枢神经系统[2]。其中缺氧窒息、溶血、早产、感染、围生期、母乳性黄疸以及ABO溶血病是导致患儿血清胆红素升高的主要因素。当新生儿出现缺氧的情况时,就会抑制肝脏微粒体尿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活性,进而引发高胆。早产儿很容易出现低血糖、低体温、低蛋白血等症状,进而导致肝酶活性降低,对白蛋白和胆红素的结合造成影响。同时患儿在窒息后出现颅内出血、红细胞增多症以及产伤后头皮血肿都会对红细胞造成比较大的破坏,引发高胆[3]。另外使用过多的催产素也会引发高胆,催产素虽然具有抗利尿的效用,但是如果使用的催产素过量,就会导致孕妇血清钠和血浆渗透压降低,进而引发胎儿血出现类似的改变,在低渗透的情况下,红细胞会肿胀,可变性丢失,溶血加大。母乳相黄疸主要是因为未摄入足量的母乳,增加了肝肠的循环导致的,多喂乃可以有效的防止母乳性黄疸的发生。同时因为母乳性黄疸也会引发高胆红素血症,对新生儿的神经造成损害,要提前干预和预防[4]。胆红素神经中毒会对新生儿的神经系统造成无法逆转的伤害,本文对2例胆红素脑血病警告期的患儿进行干预治疗后,对病情进行了有效的控制,所以早期的预防和干预,是防止胆红素血症的有效方法。

  近年来,对新生儿的胆红素预防的重点放在了判辨病理性黄疸的方法,脑胆中胆红素水平决定了胆红素脑病的产生,而血清胆红素水平、新生儿脑屏障功能的状态和胆红素水平又有密切的联系。当血脑屏障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开放后,胆红素的水平就会过低,进而引发脑病。随着患儿逐渐长大,血脑屏障日益完善,脑病的发生率会逐渐降低。

  对患儿使用蓝光治疗,可以改变游离状态的胆红素,增加水溶性和排泄量,并且非常的安全方便,是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的首选方法。经研究证明[5],在治疗高胆的早期,使用高压氧可以起到一定的干预效果。对新生儿进行蓝光治疗可以有效的防止胆红素脑病的发生。对于高危儿可以使用预防性光疗的方法进性干预治疗。同时及时的发现治疗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有着非常重要的早期发现和干预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小春,黄智勇,林祥副,等.高压氧早期干预高危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初探[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9,17(5):102-103.

  [2]陈妍,王治平,张志芳,等.脑电活动对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预后的评估[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8,23(12):936-938.

  [3]刘芳,杜志芳,郑一博,等.足月儿高胆红素血症482例相关因素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2008,26(3):201-203.

  [4]方海龙,陈汉谋.5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病因素分析[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6,24(2):217-218.

  [5]郑惠,林文璇,曾丽,等.高胆红素血症对婴儿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及其早期干预研究[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09,3(9):1496-1501.

  邓涛 文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