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蛇咬伤90例临床救治体会

  • 来源:卫生部公告
  • 关键字:毒蛇咬伤,临床救治,护理措施
  • 发布时间:2014-11-24 15:17

  摘要:目的对毒蛇咬伤后的急诊救治技术进行探讨。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2013年8月间收治的90例毒蛇咬伤患者进行分析,总结救治方法与护理措施。结果患者经相应治疗与护理措施后疗效满意,治愈88例,死亡2例,治愈率达到97.78%。结论根据不同种类毒蛇咬伤情况选用对应蛇毒血清联合地塞米松给予迅速治疗,采用合理的护理方法对于毒蛇养伤患者起到很好的效果,值得广大医护人员重视。

  关键词:毒蛇咬伤;临床救治

  根据有关资料显示,全世界共有蛇类2500余种,其中有毒的蛇类大概有650种,而区区这650多种蛇却威胁着全球10亿人口的人身安全。资料显示,每年遭到蛇攻击的人数在30万之多,其中3万人因此失去了生命。分布在我国的蛇类大概有160多种,其中有毒的大概有48种,大部分分布在两广地区,毒蛇的咬伤发病时间短,并发症较多,病情十分难以控制,一旦出现治疗不及时和方法错误,对患者造成的影响非死即残,难以想象。

  2012年1月-2013年8月我院共收治了90例毒蛇咬伤患者,经过我院的及时治疗和精心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1、相关资料与治疗办法

  1.1一般资料

  按照毒素分类,毒蛇可分为神经毒素、血液毒素、神经和血液毒素兼有的混合毒素三大类,蛇毒的有效成分不一样,其作用的部位也就相应的不同,最终导致的并发症也不同。各种毒蛇毒液的毒性强度是不一样的,也可以说差距是非常大的,部分毒蛇咬伤后的死亡率相当高;而有的毒蛇只会引起并发症。

  90例毒蛇咬伤患者均为我院2012年1月-2013年8月间收治的,其中男患者48例,女患者42例。年龄区间在6-70岁之间不等。年龄区间为10岁以下8例,11-20岁患者34例;21-50岁患者33例;50岁以上患者15例。就诊时间:1-3月13例,4-6月21例,7-9月30例10-12月26例。诊断时间:最短20min,慢着数小时甚至数天不等,平均入院时间4h。咬伤部位:多分布在四肢的各个部位。

  1.1.4临床表现

  毒蛇养伤患者以伤口出血、肢体肿胀为主,患者大都出现疼痛。四肢麻木。头晕、恶心等症状。严重的患者甚至出现吞咽困难、声嘶、失语、眼睑下垂及复视。出现呼吸困难、血压下降及休克,致使机体缺氧、发绀、全身瘫痪等与神经系统调节障碍相关的症状。一些伤者的伤口会出现大小不同的血泡,这样会造成皮肤组织坏死,造成二次伤害。严重时全身广泛性出血,并且出现严重的吐血、晕厥状况。

  1.2诊断办法

  1.2.1判断毒蛇类型

  由于不同毒素的用药不同,在对患者进行诊断时首先要明确患者被何种毒蛇咬伤,毒素种类,通过伤口的特点,可以初步将神经毒素和血液毒素区分开来。

  1.2.2紧急救治方法

  救治过程中,要迅速阻止蛇毒的吸收和向身体其他部位的扩散,从患者的咬伤近心端向伤口方向排毒,在近心端伤口处进行扎肢,对于伤口达到皮下的患者,伤口要立即行清水冲洗,并可用吸乳器将其吸除或用拔火罐法及口吸吮法等促使毒液尽快排出。后者一定要注意自己身体的防范。

  对于神志清醒尚清醒者,可以尽早口服季德胜蛇药片或其他有效蛇药,同时进行外敷驱毒治疗,还应尽可能根据毒蛇类型注射相应的血清。对于意识模糊的患者,尤其是处于低血压或休克状态下,要对患者进行液体复苏,可以给予多巴胺80mg,阿拉明40mg进行升压治疗,同时要对患者进行蛇毒血清皮试,皮试结果为阴性的,静脉注射同种类蛇毒血清一支;而皮试阳性或重症患者应尽快进行脱敏法静脉注射蛇毒血清,并且同时静脉注射地塞米松30mg/d,对于病危患者应连续使用3d。

  1.2.3救治后的后期护理

  被毒蛇咬伤后几天时间内病情发展的关注较为重要,这段时间的中毒症状明显,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水电解质紊乱和休克,严重者会出现呼吸衰竭,心力衰竭,急性肾功能衰竭,溶血性贫血。因而后期护理中积极的全身治疗及纠正主要脏器的功能是举足轻重的。血压低时应及时给输血和补液,进行抗休克治疗,对呼吸微弱的患者要注射呼吸兴奋剂。为了最大程度上降低毒素的副反应,应静脉注射肾上腺皮质激素及抗组织胺类药物,以此来中和毒素。及时运用全身抗感染药物,可以对局部组织的坏死起到很好的防治作用,常规状况下注射TAT以预防破伤风的发生。

  2、结果和结论

  90例患者中,我们经过及时和准确的治疗,治愈88例,死亡2例,治愈率达到97.78%。这肯定了我院采取的积极的治疗和护理措施行之有效,临床医生以及护理人员工作相互配合度高。同时也说明了毒蛇咬伤患者及时就医并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所在。

  3、讨论

  3.1毒蛇咬伤患者的及时就诊,早期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资料表明,在患者中毒早期进行“+”字型切开排毒就可有效阻止蛇毒继续吸收扩散,延缓中毒并发症状发生、发展。如果两个小时之后患者仍没得到有效的治疗措施,患者的病情会明显加剧,治疗更加棘手。通过对本院治疗的90例患者进行分析,患者耽搁时间越短,疗效越好,反之,则越加困难。

  3.2诊断过程中运用多种方法及时判断毒素种类,对症下药各种毒蛇的牙痕有一定特征,这些特征不尽相同,我们可以根据牙痕作蛇种鉴别,及时判断出中毒类型,缩短诊断时间,为患者的康复创造更多的机会。

  3.3救治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虽然目前对于毒蛇咬伤患者的急救措施扔存在部分争议,但是笔者认为,在伤者伤口的近心端实施捆扎有着相当大的积极作用,这样可以延缓毒素的扩散,减少并发症的出现;在一系列的救治过程结束后,及时结束捆扎,并在捆扎过程中,每隔1h松开10-20min,以防止组织结构的细胞坏死,且捆扎过程最好应在患者中毒30min内进行。

  参考文献:

  [1]孙卫平,盛忠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毒蛇咬伤临床疗效分析.《医学信息》.2013年5期孙卫平

  [2]张三社.48例毒蛇咬伤急诊处理临床诊治分析.《中国卫生产业》.2012年10期

  [3]庄志辉.178例毒蛇咬伤临床分析.《健康大视野》.2012年8期

  [4]洪菲,贺娟,戴强.毒蛇咬伤患者肝、肾功能与心肌酶谱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检验医学》.2009年5期

  詹方勇 文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