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伪狂犬病在我国再度流行,伪狂犬野毒阳性率逐年上升,部分地区的野毒阳性率接近30%。专家呼吁,在检测伪狂犬病毒时,不仅要分析伪狂犬野毒抗体(gE)水平,也要重视对伪狂犬gB抗体的数据分析。据分析,gB抗体值并非越高越好,达到96、97有可能已经感染野毒。
全国各地伪狂犬野毒阳性率不断上升,部分地区接近30%
根据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疫病诊断中心调查结果显示,2013年全国伪狂犬野毒抗体(gE)平均阳性率达到23.63%,华北和华东等地更是接近30%。
对此,据农业部种猪测定中心(广州)实验室主任樊福好认为,2015年gE的阳性率依旧呈上升趋势,猪场将面临巨大的防控压力。根据樊福好的检测数据显示,2011年与2012年全国伪狂犬gE抗体阳性率都在8%左右,而从2013年开始阳性率上升,2014年更是高达23.75%。“按照流行病学的发展趋势,2015年伪狂犬gE抗体阳性率将持续上升。”樊福好告诉农财宝典记者。
伪狂犬gB抗体值高达97有可能感染伪狂犬野毒
根据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疫病诊断中心调查结果显示,2013年全国各地伪狂犬病抗体(gB)水平整体较高,平均阳性率达88.05%,其中以中部地区如湖北、湖南、河南等地的阳性率最高。其原因可能是伪狂犬病近三年来肆虐,受威胁猪场更加重视伪狂犬病免疫工作,使伪狂犬gB抗体阳性率升高,达到90%左右。
在伪狂犬病毒检测时,樊福好认为在检测gE阳性率同时还应重视伪狂犬gB抗体的检测。“除疫苗能产生gB抗体外,野毒感染同样能诱导产生gB抗体。”
根据农业部种猪测定中心(广州)数据统计分析,2009-2014年伪狂犬抗体(gB)平均阳性率达75.79%。据樊福好分析,目前全国的gB抗体阳性率呈平稳趋势,但是还没有达到最佳状态,他表示gB的平均阳性率最好能够达到85%以上,这样才有可能净化伪狂犬病。
据樊福好介绍,如果猪群gB抗体检测值达到了96、97,该猪群很可能已经被感染,因为不仅仅只有伪狂犬疫苗能产生gB抗体,伪狂犬野毒在产生gE抗体的同时也会有gB抗体产生,gB抗体值如果达到96、97的高值,很可能就是野毒和疫苗同时产生的gB抗体值堆积起来。
《农财宝典》见习记者 鲍恒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