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猪价可能高位震荡
- 来源:农财宝典畜牧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猪价,生猪,猪肉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6-15 08:54
破八,这是一个令人兴奋的词语。不过这回形容的不是GDP,而是猪价。根据新牧网统计,5月底广东天河市场外三元猪卖价已达8.1元/斤,嘉禾市场经营客户反映外省猪入场量有所增加。四会猪出栏体重维持至240斤/头-250斤/头之间。广东茂名仔猪价格18.3元/斤,四会仔猪价格20元/斤。
“北猪南运”显著 广东部分地区猪价已经破8
仿佛受了最近牛气冲天的股市影响,猪价也从四月份以来节节攀升。据新牧网统计显示,5月29日全国生猪出栏平均价高达7.28元/斤,比3月9日的最低点5.67元/斤上涨28%。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猪价上涨呈现“南高北低”现象:福建、四川、广东等南方地区位于上涨前列。
据新牧网统计,5月底全国大部份地区生猪交易主流价格:广东猪价7.63元/斤;福建猪价7.63元/斤;广西猪价7.55元/斤;湖南猪价7.38元/斤;湖北猪价7.28元/斤;江西猪价7.33元/斤;江苏猪价7.23元/斤;安徽猪价7.18元/斤;山东猪价6.95元/斤;河北猪价7元/斤;四川猪价7.55元/斤;重庆猪价7.5元/斤;贵州猪价7.3元/斤;辽宁猪价6.9元/斤;吉林猪价6.9元/斤;河南猪价7.1元/斤;陕西猪价7.05元/斤。
而部分地区猪价更是红火,鹤山牧阳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邓三辉表示,当地猪价已达到7.9-8.0元/斤,并且持续了一个星期以上。但于此同时河南猪价只在7.2元/斤。将近1元/斤的差距已经引来了不少外地生猪调入。邓三辉表示以往只要有0.4元/斤的差价就会有人运猪过来。
在业内看来,这轮猪价上涨主要源于供应端的影响。芝华数据畜牧行业分析师袁松表示,近一个月以来,国内生猪价格上涨明显。首先是5月以来,江南、华南等地持续出现强降雨,局部地区遭受不同程度洪涝灾害。特别是广东近期出现连续的阴雨天气,导致生猪运输受阻,市场交易量下降,屠宰企业采购困难。从全国范围来看,生猪存栏量也处于历史低位。农业部信息显示,4月份生猪存栏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9.4%,比3月份环比减少0.02%;能繁母猪存栏减少14.9%,比3月份环比减少1.7%。母猪存栏可能已降至3900万头的水平。
猪苗有价无市 养户普遍观望
尽管猪价持续强势,大部分业内人士还是对未来猪价持审慎乐观的态度。湖北宜城光大农牧董事长罗光山则预计猪价应该会维持在7.5元/斤以上,他也以此为依据对猪场的存栏结构进行了调整,光大农牧有3000母猪存栏,此前出栏猪中肉猪只占40%,猪苗占60%,现在则将肉猪占比大幅提高到了80%,猪苗仅剩20%。
阳春为群养殖场老板叶燕平也认为,根据她的观察,生猪存栏的持续下降趋势似乎已基本止住。很多散养户确实因资金不足退出之后,剩下的人都有一定实力,在行情支持下,都在坚持,不再减栏,但也多在观望后市,不会有太大动作。
袁松则认为,近段时间猪价以盘整为主,但未来上涨趋势不会改变,到6月底可能迎来新的上涨行情。他认为现阶段盘整的一大原因是,前段时间猪价尽管在涨,但还是在成本线之下,目前的猪价则已经能让大部分养殖户保本,只有少部分生产成绩不好的人才会亏损,因此养殖户的压栏惜售心理减弱,生猪的供应相对稳定。
叶燕平也指出目前当地的猪苗价格已经喊到600元/30斤,但其实有价无市。背后的原因在于当前猪苗整体不多,所以价格高,但若真以600元购入猪苗,再加上养大猪一般所需的1000元饲料,一头猪成本起码1600元,猪价要达到8元/斤才能有钱赚。很多养殖户对于猪价能否维持8元还是很有疑虑,因此购买欲不强。但卖家同样不着急,由于前段时间减栏严重,大部分猪场栏舍很空,卖不出去的猪苗可以留着自己养,从而形成了价格高却没成交的怪圈。
供给虽然下降,但猪肉的需求也处于弱势。袁松指出3、4月份春节过后,需求有所恢复,但5、6月的猪肉需求又疲软了。这两个月只有一个端午节,且节日效应并不明显,不仅猪肉,其他农产品的需求同样不旺盛。不过到了7、8月份,会是一个传统的猪价上涨季节。根据他的估计,目前生猪供应同比应该下降7%左右,但需求下降小于5%,所以长远来看,猪价的上涨是有支撑的。
进口猪肉未来可能搅局
如今的猪价受到供求关系的极大影响,但除了正常的供求之外,近年来,进口猪肉的影响也愈发明显。布瑞克咨询分析师林国发指出,从历史来看,2007-2008年我国生猪价格暴涨,进口猪肉数量随之出现较快增加,但2008年全国猪肉进口量仅为3.7万吨。2009年猪肉进口出现下滑,但2010年后猪肉进口再次快速增长,2011年12月达到峰值,单月进口达到8.9万吨。2014年全国猪肉进口量为56.2万吨,占国内猪肉产量1%左右。2011-2014年四年中,进口猪肉比例占全国猪肉产量维持在0.8%-1.5%之间,暂未对国内猪肉价格产生直接影响。
林国发认为2010-2014年中国猪肉进口量暴增的核心因素在于:近几年国内为了确保农民利润,不断提高粮食收购价格,最终造成国内饲料原料成本快速上升,加上人口红利快速消失,中国生猪养殖平均成本飙升至6.3-6.8元/斤。如果是2011年新建的猪场,养殖水平偏低情况下,生猪养殖成本甚至飙升至7.2-7.5元/斤。美国生猪养殖成本仅为4.0-4.2元/斤。巨大的成本差价,使进口猪肉出现不断增加的趋势。
短期来看,由于美国生猪养殖中会使用部分类型的瘦肉精,而国内完全禁止使用,美国进口猪肉中可能会检验出瘦肉精,特别是猪杂碎部分,该因素会限制美国猪肉的大量进口。但如果未来美国针对中国出口,不再使用瘦肉精,其低成本的猪肉可能大量涌入中国。欧盟方面,由于猪肉供应的区域过剩,加上其成本偏低,进口量也有望增加。但是,中国生产全球接近一半猪肉产量,通过大量进口来满足国内需求是不现实。目前来看,国内外生猪养殖价差偏大,未来几年中国进口猪肉仍将呈现上升趋势,但无法扭转国内猪肉定价的主导权。
他还分析道中国政府希望保证较高的粮食自给水平,保障农民利益,因此饲料原料成本难出现明显下降,养猪的饲料成本依然偏高。如何提高养猪生产水平,缩小猪肉内外价差,将是未来十年甚至更长时间,中国养猪业需要考虑问题。
农财宝典-新牧网记者 吴昊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