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大1.07亿加码生猪产业链 收购川宏67%股权完善动保板块

  广东海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大集团)5月27日晚间发布公告,以自有资金1.07亿元受让成都川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川宏生物)股东杨凤鸣、赵卫党及蒲满堂所持有的合计67%股权。至此,海大集团成为川宏生物最大的股东,正式进入生物制品行业。

  据悉,随着这几年饲料版块业务竞争的加大,不少饲料企业纷纷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而生物制品因其科技含量高收益较好,受到不少饲料企业的的青睐。而海大集团进军生物制品的决心也可见一斑:早在2011年海大集团就欲收购广东永顺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7%的股权,但碍于各种政策的限制,收购未果。今年1月,海大集团继续发力,欲入主云南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最后被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捷足先登,以15,096万元获取云南生物68%的股权,海大集团再一次与生物制品行业失之交臂。

  据海大集团董事长薛华透露,生猪产业链将是海大集团未来又一重点发展业务。据悉,2012年,海大集团投资建设猪苗、肉猪养殖场,培养专业服务人员,同时作为公司养殖技术及服务体系的研发基地;2013年,收购广东现代农业集团研究院有限公司100%的股权,加强动物用疫苗、兽药等方面的研究。

  “海大集团有足够的实力进行生物制品产品的开发。”公司研究院院长王贵平告诉记者。据悉,广东现代农业集团研究院有限公司主要研究开发疫苗与试剂盒,有6大研发中心,即养猪与猪病研究中心、饲料与动物营养研究中心、动物生物制品研究中心、诊断与检测技术研究中心、水生动物饲料与病害防治研究中心、作物育种研究中心。

  而此次对川宏生物的成功收购,行业人士认为是个双赢的举措。“通过收购川宏生物,研究院形成的技术储备能快速投入至生产中。”在薛华看来,疫苗、兽药等动保行业处于养殖业产业链的上游,行业毛利率可观且远高于公司畜禽饲料的毛利水平;随着政府对招标苗质量要求的提升以及各疫苗企业调整业务结构,预计至2019年疫苗行业规模达到162亿元。

  据悉,川宏生物成立于2007年,至2014年才开始规模化生产。从投资建设到取得生产批文、GMP生产资质,再到规模化生产共历时近7年时间,项目研发成本、取得生产许可成本、沉淀成本较大。根据广东正中珠江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川宏生物截止2015年3月末的未分配利润为-3,608.96万元。

  “海大集团的入驻能给川宏生物注入新的血液。”资深行业人士认为,随着行业的巨变以及国家政策的改变,不少生物制品厂将面临并购重组,甚至倒闭。

  根据海大集团的年报显示,2014年实现饲料销量554万吨,同比增长15.66%。动保产品全年销售收入1.34亿元,同比减少1.45%,产品升级后毛利率同比增长,全年实现毛利率超过50%。华南依旧是海大的主要营收市场,经历2013年的低迷行情后,2014年华南市场回暖,营业收入出现了16.58%的增幅。东南亚、华北市场的营业收入增幅最大,分别比上年增长72.77%、54.52%。

  《农财宝典》-新牧网记者 李丹 张帆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